儿童用保健磁化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30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用保健磁化奶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儿童用保健磁化奶瓶,属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保健磁化用品。
生物磁学的发展,无论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充分地论证了磁处理水具有一系列医疗保健功能。在儿童保健领域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磁处理水溶钙、溶氧等磁场生物特性对三岁前婴幼儿易因缺钙而致佝偻病,发育不良,身高偏低等常发病症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保健作用。对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增强免疫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生产的小型日用磁水器,一般采用单磁体静置或双磁体对置,其磁体对置间距大都在10公分左右。其容器内部磁场感应强度由于其磁体间距过大梯度衰减达不到设计效果,并易产生退磁。
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以上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闭合磁路的、适合儿童使用的保健磁化奶瓶。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儿童用保健磁化奶瓶,是由奶瓶嘴、瓶盖、瓶体组成。在瓶盖内的中间部位或瓶口处设置有一个密封防水的腔管,在腔管的周围设置有形成闭合磁路的磁体和导磁环形片,磁体位于腔管与导磁环形片之间,瓶盖和腔管的材质均为无毒塑料。当幼儿吮吸奶瓶中液体时,液体通过腔管垂直流经磁场闭合中心感应区域而产生磁化效应。由于液体流通的腔管直径仅约1公分左右,使水流间隙磁场感应强度远远大于一般瓶体设置的磁场感应强度,并能减少磁场衰减自退,以保证产品的磁化效果和产品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腔管设置于瓶盖内的儿童用保健磁化奶瓶的主视剖面结构简图。
图2,为
图1中A-A部视图。
图3,为腔管设置于瓶口处儿童用保健磁化奶瓶的主视剖面结构简图。
儿童用保健磁化奶瓶是由奶瓶嘴[1]、瓶盖[2]、瓶体[6]组成。瓶体[6]为一般传统结构造形。如
图1所示,在瓶盖[2]内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密封防水的腔管[5],腔管[5]上端距瓶盖[2]顶部有一定距离,成漏斗状逐渐放大到与瓶盖[2]顶端奶瓶嘴[1]套装孔边缘以塑料模压成型相连,在腔管[5]上部形成一个小储液室,以利幼儿吸液充分。腔管[5]下端与瓶盖[2]内侧以塑料注塑成型相连。在腔管[5]的周围设置有形成闭合磁路的磁体[4]和导磁环形片[3],磁体[4]位于腔管[5]与导磁环形片[3]之间,磁体[4]与导磁环形片[3]密封在瓶盖[2]与腔管[5]之间,使磁场闭合,磁力线贯通成场。奶瓶嘴[1]在瓶盖[2]以上部分与传统结构一样,在瓶盖[2]内部成漏斗状逐渐缩小,使其通过腔管[5]延伸至瓶盖[2]内侧直径大小,以起密封垫圈作用。
如图3所示,也可在瓶口处设置一个密封防水的腔管[5],在腔管[5]的周围设置形成闭合磁路的磁体[4]和导磁环形片[3],磁体[4]位于腔管[5]与导磁环形片[3]之间,将磁体[4]与导磁环形片[3]模压在密封的塑料腔管中套装在瓶口处,不与瓶体[6]连为一体,以便清洗瓶子。
由于幼儿使用奶瓶过程中的反复起落和瓶内气体吸动负压回流振荡,使液体多次反复在磁场感应区进行磁力线切割,可有效地保证磁化处理效应。
本实用新型全部材料均采用国际卫生标准。磁体密封于瓶盖与腔管之间不直接触及瓶内液体和幼儿身体部位,磁场闭合后,磁力线能量在闭合磁场内循环,对幼儿有可靠的安全屏护作用。本设计使用方便、安全,磁化效应强、制作简单可行,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用保健磁化奶瓶,是由奶瓶嘴[1]、瓶盖[2]、瓶体[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盖[2]内的中间部位或瓶口处设置有一个密封防水的腔管[5];在腔管[5]的周围设置有形成闭合磁路的磁体[4]和导磁环形片[3],磁体[4]位在腔管[5]与导磁环形片[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保健磁化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和腔管[5]的材质均为无毒塑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儿童保健磁化奶瓶,属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该奶瓶由奶瓶嘴、瓶盖、瓶体组成,在瓶盖内设置有形成闭合磁路的磁体和导磁环形片,当幼儿吮吸奶瓶中液体时,液体通过腔管垂直流经磁场闭合中心感应区域而产生磁化效应。磁体密封于瓶盖与腔管之间,不直接触及瓶内液体及幼儿身体,磁力线在闭合场内循环,对幼儿有可靠的安全屏护作用。本设计使用方便、安全,磁化效应强,制作简单,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J9/00GK2188953SQ93223438
公开日1995年2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3日
发明者吴玉光 申请人:吴玉光, 吴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