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式预成全口牙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35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式预成全口牙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牙科中镶复全口牙列产品,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变式预成全口牙列。
目前在镶复全口义齿时均采用单个假牙逐一排列,制作工序复杂,费时、费力,易出现误差,义齿质量低下。中国专利CN88211108.6号曾公开了一种名为“全口义齿分段组合牙列”产品。它的目的是为简化全口义齿的制作步骤,构成是制作六段弧形块状牙列,其中含切齿,尖齿一段可分成尖圆、椭圆和方圆三种牙弓形态,含有左右磨牙的可制成通用型,并根据患者牙槽弓的形状作水平或垂直的调整,它的不足之处是操作仍较繁复,义齿质量不能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制作方便,提高全口义齿质量,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可变式预成全口牙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将单个成品牙按照对称排列,正中为一对中切牙,两侧各为一枚侧切牙、一枚尖牙、二枚前磨牙、二枚磨牙的顺序逐个置于阴模内,在其龈面开出或预先制备出一连续的沟槽,将金属丝置于沟槽内并固定在各个牙上连成一整体牙列。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可变式预成全口牙列龈面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切牙,2-侧切牙,3-尖牙,4-前磨牙,5-磨牙,6-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附
图1所示为一付中等型号“拜耳”全口人造塑料牙,中间对称排列为二枚中切牙1、二枚侧切牙2、二枚尖牙3、四枚前磨牙4、四枚磨牙5,由可弯曲的弓形不锈钢丝6穿过每个牙龈面的沟槽内,不锈钢丝宽为2.0毫米,厚为1.0毫米。
可变式预成全口牙列的制作过程如下选择一付中等型号“拜耳”全口人造塑料牙,按正常的补偿曲线和横曲线排列于无牙颌石膏模型上,排好后的上、下牙列呈正中,广泛接触,弧度自然,左右对称,前牙呈浅覆,用硅橡胶翻制上下牙列印模,待完全结固后,制得标准牙列之硅橡胶阴模,将同型号的如附
图1所示的人造塑料牙按照对称排列,中央为二枚中切牙1、二枚侧切牙2、二枚尖牙3、四枚前磨牙4、四枚磨牙5,置于硅橡胶阴模内,用高速涡轮机牙钻在人造牙龈面磨切出一条宽度和深度适中的连续沟槽,选择一根宽为2.0毫米,厚为1.0毫米的扁形不锈钢丝6弯制成与牙列相应的弓形,置于人造牙龈面的沟槽内。人造牙龈面用氯仿溶胀1~2分钟,用复合树脂呈点状将不锈钢丝6粘结固定于各个牙上。将牙列整体从硅橡胶阴模内取出,即可得到一付可变式预成全口牙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可变式预成全口牙列,可根据需要改变弓形的大小,从而扩大了牙列的适应范围。
2、简化全口义齿制作工序,降低操作难度,基本步骤可实现工业化生产,使可变式预成全口牙列商品化和系列化。
3、可变式预成牙列中的金属丝可起到加强义齿基托作用,减少义齿使用过程中的基板折断。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式预成全口牙列,由对称排列的中切牙(1)、侧切牙(2)、尖牙(3)、前磨牙(4)、磨牙(5)组成,其特征在于成品牙按顺序排列,由可弯曲的弓形金属丝(6)穿过每个牙龈面的沟槽内。
专利摘要一种可变式预成牙列,该产品上、下牙列均由对称排列的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组成。它的特点在于成品牙按顺序排列,由可弯曲的弓形金属丝穿过每个牙龈面的沟槽内,使各牙连成一整体牙列,该牙列制作工序简单,操作难度小,省时,义齿质量提高,适于工业化生产,使可变式预成全口牙列商品化和系列化。
文档编号A61C13/00GK2173042SQ9322434
公开日1994年8月3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0日
发明者施长溪, 王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