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踏机械自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54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足踏机械自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人体按摩器种类虽较多,但涉及足部的机械按摩器主要为触点式或滚筒式,触点式按摩接触面积小,滚筒式局部按摩强度差,以上均靠人体自身动作进行按摩,由于主要结构选材多为塑料,承重差、噪音大、易老化变形,效果欠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不足,扩大足部按摩面积,加大按摩强度,以电动代替人体步行,增强疗效。利用定杆、摇杆、连杆、摆杆四杆传动原理,采用金属结构,延长使用寿命,为社会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的足踏机械自动按摩器。
本发明的实施步骤如下其特征是由结构框架①、微电机或微型减速机②、蜗轮③、蜗杆④、摇杆⑤、连杆⑥、摆杆⑦、足踏轮⑧、及外壳⑨所构成。结构框架①是由四块薄板⑩间隔与横梁固定连接组成支撑,并设置底圈连接加固,将六个足踏轮⑧对称分隔为两组横向设置于两内、外薄板⑩之间,结构框架①两内薄板⑩中纵向一端设有微电机或微型减速机②另一端设有蜗轮③、蜗杆④、蜗杆④纵向设置于固定在底圈的支架
上,蜗轮③与蜗杆④配合,蜗轮③轴两端定位于两内薄板⑩对应设置的孔上视为定杆。微电机或微型减速机②两端设置绝缘板
,从而保证与结构框架①绝缘,并通过绝缘连轴器
连接蜗杆④与微电机或微型减速机②轴,蜗杆④带动蜗轮③变速。蜗轮③轴两端分别与两内薄板⑩外侧的摇杆⑤连接,再各自用连杆⑥将摇杆⑤与摆杆⑦连接,以其齿轮为传动件,利用定杆、摇杆、连杆、摆杆四杆机械传动原理使摆杆作功。摆杆⑦上端齿形与直接按摩的足踏主动轮(8.1)端小齿轮
啮合,采用无毒、防静电塑料加设外壳⑨,形成整体结构。
两组足踏轮⑧各分为足踏主动轮(8.1)和足踏前、后辅动轮(8.2、8.3),足踏主动轮⑧端设有小齿轮
,足踏主动轮(8.1)设置高于足踏前、后辅动轮(8.2、8.3),其轮径相等,宽度相等,或足踏后辅动轮(8.3)宽度小于足踏主动轮(8.1)和足踏前辅动轮(8.2),足踏轮⑧设有中心轴,内层为木质,外层包有橡胶层,橡胶表面均匀设有凸顶。这样,足踏轮⑧不但防电绝缘,而且硬度适中,凸顶直接接触按摩部位,具有明显针刺感。
本发明四杆结构以齿轮为传动件,摆杆⑦齿轮虽只需用1/3齿形,可做成扇形半齿轮,也可做成全齿轮,使用磨损后可调换位置继续使用,节约材料,提高部件使用率。摇杆⑤为轮状,也可设为杆状。制造材料可选用钢、铜等金属,也可用维尼龙、硬塑等代替。各轴端传动件可选用铜瓦、轴承等,使之转动滑块,减小摩擦、降低噪音。
本发明原理是接通电源,启动微电机或微型减速机,使蜗杆带动蜗轮变速,通过四杆机械传动带动横向设置于结构框架内的左右两足踏主动轮做前后转动,按摩者将双脚分别踏正外壳轨线内,靠足踏主动轮自动滚动,带动足踏前、后辅动轮,步行按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足踏轮滚动中,脚掌滑距大,按摩面积大、强度大,通过足踏轮上交错分布的凸顶不断变位触及脚掌各穴位,反射中枢神经,加强血液循环,调解人体机能,运用物理原理强身健体。
2、电动代替步行,适于坐姿工作人员自动按摩,不影响工作。同时可自行活动踝骨和膝关节,对于行动不便者更为适宜。
3、选用铜瓦、轴承为传动件,运转滑块,减小摩擦、降低噪音,采用金属结构,承重强、不易变形,齿轮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
4、设有绝缘保护装置,结构合理、节电省材、安全可靠。


图1本发明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整体结构侧剖示意图图3本发明外形结构示意图①--结构框架②--微电机或微型减速机③--蜗轮④--蜗杆⑤--摇杆⑥--连杆⑦--摆杆⑧--足踏轮(8.1)--足踏主动轮(8.2)--足踏前辅动轮(8.3)--足踏后辅动轮⑨--外壳再请参阅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结侧盖板3,一面呈四分之一圆弧曲面,其曲面的两端,各为一呈“

”状的钩肋31,卡扣于支柱2的凸缘22上;故,本实用新型可迅速稳固卡扣于屏风的结合端角,且拆卸简便,更因本实用新型采长条板状的构造,更可全程卡扣固著于支柱2上。以提高按装效率,更确保中间部分不致松动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改良习用产品的缺失,然其应用上,确实为同类产品中首先创作,且可发挥更大实用功效,其新颖性乃无庸置疑,且其所揭露的构造确实可达预定的发明目的,而能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恳请惠予审查,并赐准专利,实感德便。
权利要求1.一种足踏机械自动按摩器,涉及医疗保健器械,其特征是由结构框架、微电机或微型减速机、蜗轮、蜗杆、摇杆、连杆、摆杆、足踏轮及外壳所构成,结构框架是由四块薄板间隔与横梁固定连接组成支撑,并设置底圈连接加固,将六个足踏轮对称分隔为两组横向设置于两内、外薄板之间,结构框架两内薄板中纵向一端设有微电机或微型减速机,另一端设有蜗轮、蜗杆、蜗杆纵向设置于固定在底圈的支架上,蜗轮与蜗杆配合,蜗轮轴两端定位于两内薄板对应设置的孔上,微电机或微型减速机两端设置绝缘板,并通过绝缘连轴器连接蜗杆与微电机或微型减速机轴,蜗轮轴两端分别与两内薄板外侧的摇杆连接,再各自用连杆将摇杆与摆杆连接,以其齿轮为传动件,摆杆上端齿形与直接按摩的足踏主动轮端小齿轮啮合,采用无毒、防静电塑料加设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踏机械自动按摩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两组足踏轮各分为足踏主动轮和足踏前、后辅动轮,足踏主动轮端设有小齿轮,足踏主动轮与足踏前辅动轮中心距为70-85mm,足踏主动轮与足踏后辅动轮中心距为85-100mm,足踏主动轮设置高于足踏前、后辅动轮,其轮径相等,宽度相等,或足踏后辅动轮宽度小于足踏主动轮和足踏前辅动轮,足踏轮设有中心轴,内层为木质,外层包有橡胶层,橡胶表面均匀设有凸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踏机械自动按摩器,其特征是所说的摆杆齿轮可做成扇形半齿轮,也可做成全齿轮,摇杆可为轮状,也可为杆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踏机械自动按摩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各轴端传动件可选用铜瓦轴承,也可用维尼龙、硬塑代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踏机械自动按摩器,其特征是所说的结构框架可采用焊接、铆接等,底部四角可设置胶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踏机械自动按摩器,其特征是外壳表面按露出按摩的足踏轮轮廓设置轨线,外壳表面可分别设置电源和运行开关及指示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械。其特征是由结构框架、微电机或微型减速机、蜗轮、蜗杆、摇杆、连杆、摆杆、足踏轮与外壳所构成。以蜗轮轴为定杆,利用四杆机械传动原理使摆杆作功于左右两足踏主动轮,分别带动足踏前、后辅动轮。该器械采用金属结构框架,足踏轮为木、胶合成,表面均匀设有凸顶。这样不但按摩面积大,而且具有针刺感,并以电动代替步行,增强疗效。该器械承重强、噪音低、寿命长,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H15/00GK2183758SQ9420401
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日
发明者张恩明 申请人:张恩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