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慢支炎病药袋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003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慢支炎病药袋背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特别是一种防治慢支炎病药袋背心。
传统的背心,无论是夹背心,棉背心还是羽绒背心,均是用来御寒保暖的,无保健功能,更无防治疾病功能。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人类对中医经络学说的进一步认识,各种外用敷药涂抹患处或穴位的做法得到改进,出现了一批袋装药置于患处或穴位部,起到更有效地防治疾病的作用。袋装药置于患处或穴位多是采用缝于内衣的相应部位或用别针固定在内衣的有关部位,取换不变,且药袋常翻滚变位,随后人们研制出了一些长带,在带的有关部位夹上药袋,捆帮于身体的有关部位,由于贴身太紧,使人觉得很不舒服,很难推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90224614.3报道了《夹药背心》,将装有中草药的药袋置于背心的前罩和后背罩内。尽管这种背心适用,更换药袋方便,穿着舒服,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用药量大,二是不能根据人体经络分布和作用,对不同穴位施以不同份量或组份的药,并随病情变化而对药量和组份进行适当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药量小,并可根据不同病情而随时调整不同穴位的用药量和用药组分,取换方便,穿着舒适的防治慢支炎药袋背心。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在背心后背罩衬里正中纵线及两侧2-4cm处各设有一排纵向排列的衣袋,在背心前罩内片的衬里上边缘设有一衣袋。
后背罩衬里的衣袋可以制成单个衣袋纵向排列成排,也可制成一整体长衣袋,衣袋开口于一侧,用一拉链使衣袋开闭、长衣袋用缝线横向缝制或若干小衣袋。
后背罩衬里的正中线两侧最上端衣袋离后背罩上端8-12cm依次与下部衣袋间隔5-8cm。
背心前罩的钮扣设计成二排,也可设计成系带。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人体上躯干的穴位位置,可以保证各衣袋与有关穴位位置相吻合。根据针炙经络学说穴位定位标准,后正中线向下8-12cm平行向左右2-4cm为心俞穴,后正中线向下14-18cm平行向左、右2-4cm处为肺俞穴,后正中线向下22-26cm平行向左、右2-4cm为隔俞穴,后正中线向下14-18cm为神道穴,后正中线向上22-26cm为至阳穴,前正中线(两乳之间)为膻中穴。上述各穴对慢支炎病的防治有很好效果。本实用新型衣袋可保证其与上述各穴位相对应。使用时只要将所需药品装入一无纺布袋内,再根据各穴位的作用,将药袋置于不同衣袋内即可,并根据病情不同,有的衣袋可不装或装量少的药袋,有的则装药多的药袋,并据病情转归情况调整药量或组份。
用麻黄、桂枝、细辛、柴胡、半夏、天南星、瓜蒌皮、马兜铃、桑白皮、紫菀、款冬花、霍香、艾叶、菖蒲、橘皮、冰片、樟脑、附子、肉桂、丝瓜络、伸筋草、两面针、徐长卿、延胡索、川芎、寻骨风、皂荚、川乌、天仙子、洋金花、红花、木瓜等30余味中药混粉制成的袋装药置于本实用新型的各衣袋内,经1000余例临床患者使用有效率达98%以上。
附图及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背罩衬里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罩内片衬里正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所示,在后背罩衬里1的正中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排衣袋2,衣袋平面积为4至6×5至8cm,其上部衣袋距后背罩上端8-12cm,其后各袋纵向相距5-8cm,一般每排有三只衣袋,也可将三只衣袋制成一长袋,其口开于侧面,中间用缝线缝制隔开,袋口用一拉链制成可关启的袋口。在后背罩衬里1的正中线距后背罩上端14-18cm处设有一衣袋3,在其垂直向下5-8cm处设有同样的衣袋。如图2所示,在前罩内片的衬里4上边缘即离开前罩上缘4cm处设的侧边有一衣袋5。
必要时可将背心前罩的钮扣设计成二排,用于不同体型的人调整衣袋与穴位的位置。也可将钮扣换成一排系带。
权利要求1.一种防治慢支炎病药袋背心由前罩和后背罩组成,其特征在于后背罩衬里正中纵线及两侧2-4cm处各设有一排纵向排列的衣袋,在前罩内片衬里的上边缘设有一衣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防治慢支炎病药袋背心,其特征在于衣袋内面积为4-6×5-8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防治慢支炎病药袋背心,其特征在于一排纵向排列的口袋,可以是单个口袋组成,也可以是一整体长袋,袋口设在侧边,并用一长拉链制成袋口,长袋内用缝线缝隔成若干小衣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说的防治慢支病药袋背心,其特征在于各排衣袋纵向间隔为5-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防治慢支炎病药袋背心,其特征在于背心设有二排钮扣或一排系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治慢支炎病药袋背心,其特征在于,在背心的后背罩衬里正中纵线及两侧2—4cm处各设有一排纵向排列的衣袋,在前罩内片的上边缘设有一衣袋。由于上述各衣袋与肺俞、心俞、隔俞、至阳、神道及膻中穴相对应,放置麻黄、桂技等30余种混药粉制成的药袋,对防治慢支炎病有效率达98%以上。
文档编号A61M37/00GK2186584SQ9422719
公开日1995年1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4日
发明者张效春, 张效康 申请人:张效春, 张效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