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子清脑保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221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电子清脑保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清脑保健装置。
目前人们以冷清脑、以热敷保健身体的办法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91205927.3的专利文件给出了一种电子驱困器,它由半导体致冷器、控制电路等组成,实现以冷降温清醒头脑的目的。但在使用中有以下不足之处1.半导体致冷器虽然采用电风扇冷却,可机壳上只有散热孔没有进风孔,散热效果差,致冷器的温差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小,一定时间后致冷器几乎不再制冷。2.电子控制元件与致冷器装在同一个机壳内,可达70℃的电子元件温度会影响致冷器的工作状态。3.接触皮肤用的金属片与致冷器热端用胶剂粘接,制造工艺困难,热阻大,金属片一旦脱落致冷器也随之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造价低廉、制造方便并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手持式电子清脑保健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半导体致冷器、散热器、小风机、电源插头、开关、机壳等组成。充分的利用了半导体致冷器切换供电电源极性后冷热端面可随之改变的特点,实现了以冷清脑以热敷保健身体的功能。使用时通过电源插头接通电源,手持机壳,将机壳正面的吸热或吸冷用的传导金属片接触人的前额或其它皮肤处可达到上述目的。机壳由前壳体、后壳体组成;所说的前壳体3正对前方中心位置开一个附有内槽的圆孔11,四周开有散热孔9,后壳体2平面中心位置设置一个圆筒型电机固定座,在固定座周围开有进风孔5,传导金属片8嵌卧在圆孔11内槽上一平面与致冷器CTI端面紧密相接,CTI另一端面与散热器6平面相接,后通过螺丝7夹紧固定在前壳体3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头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图1的B向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硬质绝缘材料加工成长方形机壳1,所说的机壳,由四周开有散热孔的前壳体3、后壳体2组成。在前壳体3中间位置正对于前方开一个附有内槽的圆孔11,在圆孔11槽内嵌装接触皮肤用的传导金属片8,所说的金属片8与半导体致冷器CTI一端面通过导热硅脂紧密相接,另一端面通过导热硅脂与金属材料制成的四边开有多口的槽形散热器6紧密相接。所说的散热器6平面四角处开有螺丝孔并通过螺丝7将散热器6、致冷器CTI传导金属片8夹紧固定在前壳体3上。
半导体致冷器CTI的温差是60℃,工作在制冷状态时其散热端要有足够的散热条件才能保证吸热端在0℃以下,所以在散热器6的槽内装有一个风扇片10,所说的风扇片10套在小电机D的输出轴上,电机D嵌装在后壳体2中间位置的圆筒型电机固定座4内,在后壳体2开有进风孔5。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开关装在后壳体2的下端,如图所示它由K1、K2组成,控制开关K1、K2设置在壳体2的下端。其中K2为电源极性切换开关装在机壳内,并盖有保护盖16。其中K1为工作开关,K2为制冷制热切换开关。为了防止由制冷突然切换到制热状态而损坏致冷器,将K2装在机壳1的里面,就是说要切换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必须通过螺丝17打开保护盖16才能完成上述工作。为了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伸拉导线18与电源连接,所说的导线18一端与K1、K2连接,另一端与导线对接插头19连接。图中发光二极管LED1、LED2分别为制冷制热状态指示。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头如图2所示由硬质绝缘材料制成的电源插头13上端为圆筒型,下端为方形,并开有散热孔21,它是根据机动车点烟器插孔形状制成的。插头13上端圆筒形两侧装有对应的导电用的弹性金属片14,顶端正对于前方安装一个导电用的弹性金属片15,使用时金属片分别与点烟器插孔内电源相接。所说的金属片14、15里边与线路板12连接,线路板上采用通用的直流稳压电路(本图未示出),为了使电子元件工作稳定,在插头13下端方形四周开有散热孔21。电源插头13通过导线对接插头19、20与控制开关K1、K2连接。图中的20为电源线对接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如图5所示,图中的M端、N端分别与弹性金属片14、15相对应。所说的M端通过导线对接插头19、20与工作开关K1的静触点相连,K1的动触点与制冷制热切换开关K2的静触点相连。所说的N端通过对接插头19、20连接于K2′的静触点上,所说的K2、K2′为双接点的双联开关,其中K2的动合触点与K2′的动开触点相连,K2的动开触点与K2′的动合触点相连后分别接与半导体致冷器的两端,其中风扇电机D与CTI并联,半导体致冷器CTI通过K2、K2′切换电源极性实现本实用新型制冷或制热目的。风扇片10套在电机D输出轴上,电机D嵌卧在固定座4内。
在实际使用中,通过电源线对接插头19、插座20对接后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上通电使用的工作过程,当然电源线对接插头19也可以在与其它直流稳压电源相接可灵活的使用于任何场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电压≤DC12V。
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机动车驾驶员,而且还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的夜间值班人员、保卫人员、高温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列车乘务员、科技人员等。本实用新型的出现能解除上述人员视觉疲劳,清醒头脑,保健身体以饱满的精神安全顺利的工作,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清脑保健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机壳、半导体致冷器、散热器、风扇片、小电机、电源插头、导线对接插头、控制开关、传导金属片组成的手持式电子清脑保健器,其特征在于机壳由前壳体(3)、后壳体(2)组成;所说的前壳体(3)正对前方中心位置开一个附有内槽的圆孔(11),四周开有散热孔(9),后壳体(2)平面中心位置设置一个圆筒型电机固定座(4),在固定座周围开有进风孔(5),传导金属片(8)嵌卧在圆孔(11)内槽上一平面与致冷器(CTI)端面紧密相接,(CTI)另一端面与散热器(6)平面相接,后通过螺丝(7)夹紧固定在前壳体(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子清脑保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源插头(13)上端为圆筒型,下端为方形,并开有散热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子清脑保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开关K1、K2设置在壳体(2)的下端,其中K2为电源极性切换开关装在机壳内,并盖有保护盖(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子清脑保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风扇片(10)套在电机D输出轴上,电机D嵌卧在固定座(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电子清脑保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源插头(13)通过导线对接插头(19)、(20)与控制开头K1、K2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手持式电子清脑保健器,它是将半导体致冷器装在壳体内,通过电源插头与电路相接,在壳体前端嵌卧一个用以接触皮肤用的传导金属片,使用时通过开关控制制冷或制热,实现以冷清脑,以热敷保健身体的功能。
文档编号A61F7/00GK2208908SQ9422894
公开日1995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4日
发明者李荣华 申请人:李荣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