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剑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841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剑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伤科手术器械——锁剑刀,应用它可快捷、准确和有效地治疗骨伤科疾病。
中国针灸和骨伤科医学有着漫长的历史,古代有九针、现代又发展有小宽针和小针刀等。古代九针为传统针具,除毫针外,其它多数针具在临床上已不在使用;小宽针取穴治疗,仍停留在针刺疗法上;小针刀是从针灸针演化发展的闭合手术刀具,其疗法是一种闭合手术;锁剑刀是借鉴后古代九针中长针与铍针和现代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研制发明的。它继承了其各自所长、避其所短,成为中国传统医学与完善现代医学闭合手术疗法相结合的产物。它在古代九针中长针与铍针的外形上加以改进和创新,克服小针刀柄易滑、不牢固、针身圆柱体阻力大和欠灵活的不足,结合现代医学闭合手术的特点与自己临床工作和实践经验研制出本实用新型——锁剑刀。它具有刺入快、阻力小、使用方便灵活、持刀牢固、不易滑脱、病人痛楚小,疗效显著等特点。它的研制成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治病新途径。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这种骨伤科手术刀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骨伤科手术刀具——锁剑刀。应用它可达到为广大颈、肩、腰、腿痛、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折后遗症等患者免受开刀之苦,治疗时间短,又能解除病痛,疗效显著,巩固持久、安全经济和无副作用之目的。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采用铬镍(或其它硬度和韧性较好的)不锈钢为原材料,制成I、II、III三种型号,每个型号各六个规格。I——1、2、3、4、5、6号剑刀刀体宽4mm(1),详见附图


图1,厚1mm(22),见附图图7;II——1、2、3、4、5、6号剑刀刀体宽3mm(2),见附图图2;厚0.8mm(23),见附图图3;III——1、2、3、4、5、6号剑刀刀体宽2mm(3),见附图图3,厚0.6mm(24),见附图图9。I、II、III型1号刀刀体长130mm(4),见附图
图1;I、II、III型2号剑刀刀体长110mm(5),见附图图2;I、II、III型剑刀刀体长90mm(6),见附图图3;I、II、III型4号剑刀刀体长70m(7),见附图图4;I、II、III型5号剑刀刀体长50mm(8),见附图图5;I、II、III型6号剑刀刀体长30mm(9),见附图图6号。各型各号锁剑刀刀柄同半个梅花形普通钥匙柄(10),最宽处27mm(11),长25mm(12),窄处14mm(13),孔直径7mm(14),详见附图
图1。I型各号剑刀剑头长5mm(15),见附图
图1II型各号剑刀剑头长4mm(16),见附图图2III型各号剑刀剑头长3mm(17),见附图图3。剑刀刀体剖切平面为长方形(25),四个角呈弧形(18),见附图图7。剑刀刀头正反两面双侧开钝刃,I型各号刀刃宽1mm(19),见附图图4,II型各号刀刃宽0.8mm(20),见附图图5,III型各号刀刃宽0.6mm(21),见附图图6。以上各型各号锁剑刀质量要求表面光洁、平整,剑刀体垂直成线,宽厚均匀,尖锋锐利。结合附图具体实施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I、II、III型1号剑刀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I、II、III型2号剑刀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I、II、III型3号剑刀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I、II、III型4号剑刀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I、II、III型5号剑刀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I、II、III型6号剑刀俯视图图7、8、9是本实用新型I、II、III型全刀体厚度剖切平面图。
权利要求1.一个由钥匙把形的柄(10)、(11)、(12)、(13)、(14)与剑刀体和剑刀头组成的骨伤科手术器械——锁剑刀,其特征是制成I(1)、(22)、II(2)(23)、III(3)(24)三种型号,每型各六种规格(4)(5)(6)(7)(8)(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锁剑刀,其特征是I型各种规格剑刀刀头两侧开钝刀(15)(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锁剑刀,其特征是II型各种规格剑刀刀头正反两面双侧钝刃(16)(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见规定的锁剑刀,其特征是III型各种规格剑刀刀头正反两面双侧开钝刃(17)(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见规定的锁剑刀,其特征是剑刀体剖切平面呈长方形(25),四个棱角弧形(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伤科手术器械——锁剑刀。它是采用铬镍不锈钢为原材料制作,它的柄同半个梅花形普通钥匙把,剑刀体同宝剑形,剑刀刀头正反两面双侧开钝刃,剑尖锋锐。制成I、II、III三种型号,每型各六种规格,共十八把。针对临床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人员和不同治疗方法等而选用施之。其特点和用途是制作简单、实用性大、安全经济、无毒副作用;应用它可治疗颈、肩、腰、腿痛,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折后遗症等各类骨伤科疾病,疗效显著,巩固持久。
文档编号A61B17/32GK2224598SQ95200699
公开日1996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18日
发明者黄济时 申请人:黄济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