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指压穴道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94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指压穴道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配合人体工学及顺应生理气血进行的自动指压穴道按摩床。
脊椎是人类肢体的大梁,生命输送的道路,其维系着我们全身的健康,而在人的背部与内藏各器官之间连结着无数的神经,这些神经左右着人体的各项机能,因此,当背骨出现弯曲异常时,将会妨碍人体的正常机能;所以矫正神经出入口的背骨,封人体健康有其医学上的根据及重要性。而解除神经肌肉疲劳的有效方法是指压位于背脊两侧的穴道,做有效的刺激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然而,目前市售的按摩床,其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其虽有按摩的作用,但是在使用中却存有以下的缺点一、习用的按摩床主要是利用滚轮往复运动来按摩背部,但是其无法像姆指一般在背脊周围指压穴道,且常发生有因按摩床设计不良,无法配合人体工学原理,致使产生滚轮滚动时会伤到背脊的现象,尤其年纪较大者,其背脊非常脆弱,以致于反而造成伤害,得不偿失。
二、目前习用的按摩床其构造很多,并未针对人体气血运行加以研究,仅是强调有多项功能,致使很多的按摩动作为根本违反生理自然现象的设计;根据医学资料,人体的气血运行路径是由后方的头部→颈部→背部→脚部,然后再由前方的脚部→胸部→颈部→头部,如此不断循环运行;亦即人体的气血是由背部向下单方向循环,再由前方由下往上循环;因此正确的背部按摩应该由上往下单方向按摩,才顺乎人体自然运行的现象;但是,目前的按摩床,其大都是往复式滚动按摩背部,亦即是由上往下滚动按摩,然后又由下往上来回滚动按摩,如此将造成气血循环不顺,且易造成气血逆流或乱流的现象,对于年纪长者,这种按摩动作不仅没有任何医疗功效,甚至容易造成脑溢血或内伤;因此,使用按摩床不可不慎,否则易造成人体伤害而始料未及。
鉴于习用产品的缺点,本设计人以其长期从事按摩床的设计、制造经验及专业知识,针对上述问题加以研究改良,经过反复研制并改进,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自动指压穴道按摩床,使其配合人体工学原理,借由特殊结构设计的指压棒,具有像姆指般的在背脊周围指压按摩,以达到实质性的疗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指压穴道按摩床,其使指压棒从人体头部背后,由上往下单方向按摩,以顺乎人体气血自然运行现象,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且不伤害人体健康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指压穴道按摩床,包括床架体及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床架体,由两侧相向的U型槽体所组合而成;该U型槽体内侧凸设有一长方形环状体的轨道,且该轨道前端部呈圆弧型体,并在圆弧型体内侧与U型槽体间形成一缺槽口;一表面层,覆盖在床架体的四周,其可由布或软性材质所构成;一传动装置,其包含有设于轨道前后端的缺槽口的齿盘,该齿盘的外径须略凸于缺槽口,而前后端的齿盘其上连接一链条,且该二轨道前端部平行所设的齿盘分别利用一轴杆所连接,且该轴杆的两端部定位在U型槽体的轴套上;一驱动装置,设于任一齿盘的内缘面,其以一小马达经减速齿轮箱减速传动并增加扭力,减速齿轮箱的输出带动一齿轮旋转,将该齿轮与齿盘相啮合;一控制器接出于表面层,控制小马达转动;至少一支以上指压棒,其中心轴凸伸在指压棒的两端,并连接在链条上,且中心轴两端套设有滑轮,指压棒被链条带动以滑轮在轨道上滑移;上述构件相组合,将指压棒由上往下进行单方向按摩。其可以顺乎人体气血自然运行现象,具有促进血液正常循环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按摩床,其中所述的指压棒是由塑料成型为一体,其两端部向中央渐次缩小并在中间处形成一凹弧体。
前述的自动指压穴道按摩床,其中所述的指压棒其表面缘一体成型有众多状似姆指的凸体,且该每一支指压棒的两侧嵌套有轴承,中心轴贯穿后指压棒自由旋转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自动指压穴道按摩床,其包含一床架体,一两相向U型槽体所组成,其内侧凸设有轨道;一表面层,覆盖在床架体四周;一传动装置,其利用轴杆连接位于轨道缺槽口的齿盘,且前后齿盘其上连接有链条;一驱动装置,设于齿盘的内缘面,借输出轴带动一与齿盘相啮合的齿轮;一控制器接出于表面层,用以控制驱动装置的马达转动;至少一支以上指压棒,其中心轴凸伸在指压棒的两端,并连接在链条上,且中心轴两端套设滑轮,使指压棒被链条带动时,借由滑轮可在轨道上滑移。借由上述构件的组合,其使指压棒由上往下单方向按摩,以顺乎人体气血自然运行现象,具有促进血液正常循环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指压棒从人体头部背后,由上往下单方向按摩,以顺乎人体气血自然运行现象,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且不伤害人体健康的功效,使按摩时非常舒适及安全;其配合人体工学原理,借由特殊结构设计的指压棒,具有像姆指般的在背脊周围指压按摩,以达到实质性的疗效;其摒除了习用按摩床上下往复在背部按摩所造成的逆血现象,而以较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按摩背脊,其具有促进血液正常循环,且不伤害人体健康的功效,成为一确实具有实质疗效的新颖设计;又本实用新型为同类产品未曾出现过而确属首创,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部份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A向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首先,请参阅
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指压穴道按摩床,其大体上包含有一床架体1,由两侧相向的U型槽体11所组合而成;该U型槽体11内侧凸设有一长方形环状体的轨道2,且该轨道2的前端部呈圆弧型体21,并在圆弧型体21内侧与U型槽体11间形成一缺槽口22;一表面层3,覆盖在床架体1的四周,其可由布或软性材质所构成;一传动装置4,其包含有设于轨道2前后端的缺槽口22的齿盘41,该齿盘41的外径须略凸于缺槽口22,而前后端的齿盘41其上连接一链条42,且该二轨道2前端部平行所设的齿盘41,分别利用一轴杆43所连接,且该轴杆43的两端部431定位在U型槽体11的轴套12上;一驱动装置(如图5所示),设于任一齿盘41的内缘面,其借由一小马达51经减速齿轮箱52减速并增加扭力后,利用减速齿轮箱52的输出轴521带动一齿轮53旋转,使该齿轮53与齿盘41相啮合;一控制器6,接出于表面层3,用以控制小马达51的转动;至少一支以上的指压棒7,其中心轴71凸伸在指压棒7的两端,并连接在链条42上,且中心轴71两端套设有滑轮72,使指压棒7在被链条42带动时,可借由滑轮72在轨道21上滑移;借由上述构件的组合,其使指压棒由上往下单方向按摩,以顺乎人体气血自然运行的现象,具有促进血液正常循环的功效。
如图2、图3所示,该指压棒7由塑料一体成型,其两端部向中央渐次缩小并在中间处形成一凹弧体70;再者,除凹弧体70外,其表面缘一体成型有众多状似姆指的凸体73,且该每一支指压棒7的两侧嵌套有轴承74,供中心轴71贯穿后,使指压棒7可自由旋转活动。
请继续配合参阅图3、图4、图5、图6所示,兹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动作及功效说明如下一、本实用新型的指压棒7,依人体工学原理设计,即其两端较高,而中间较低,并形成凹弧体70,如此,使人体8躺在指压棒7上进行按摩时,倍感舒适而不会偏移,更重要的是,该凹弧体70的位置是人体背骨的位置,而此一凹弧设计可防止指压棒7接触背骨致使背骨不舒服或受伤,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按摩时非常舒适及安全。
二、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动作是依据人体的血气运行方向来进行,即由人体后方的头部→颈部→背部→脚部,则上往下单方向滑移按摩,而指压棒7回收时是由轨道2的底面由下往上滑移,故不会接触按摩到人体8,因此,本实新型已摒除了习用按摩床上下往复在背部按摩所造成的逆血现象,而以较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按摩背脊,其具有促进血液正常循环,且不伤害人体健康,成为一确实具有实质疗效的新颖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指压穴道按摩床,包括床架体及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床架体,由两侧相向的U型槽体所组合而成;该U型槽体内侧凸设有一长方形环状体的轨道,且该轨道前端部呈圆弧型体,并在圆弧型体内侧与U型槽体间形成一缺槽口;一表面层,覆盖在床架体的四周,其可由布或软性材质所构成;一传动装置,其包含有设于轨道前后端的缺槽口的齿盘,该齿盘的外径须略凸于缺槽口,而前后端的齿盘其上连接一链条,且该二轨道前端部平行所设的齿盘分别利用一轴杆所连接,且该轴杆的两端部定位在U型槽体的轴套上;一驱动装置,设于任一齿盘的内缘面,其以一小马达经减速齿轮箱减速传动并增加扭力,减速齿轮箱的输出带动一齿轮旋转,将该齿轮与齿盘相啮合;一控制器接出于表面层,控制小马达转动;至少一支以上指压棒,其中心轴凸伸在指压棒的两端,并连接在链条上,且中心轴两端套设有滑轮,指压棒被链条带动以滑轮在轨道上滑移;上述构件相组合,将指压棒由上往下进行单方向按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压棒是由塑料成型为一体,其两端部向中央渐次缩小并在中间处形成一凹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压棒其表面缘一体成型有众多状似姆指的凸体,且该每一支指压棒的两侧嵌套有轴承,中心轴贯穿后指压棒自由旋转活动。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指压穴道按摩床,其包含一床架体,——两相向U形槽体组成,内侧凸设轨道;一表面层,覆盖在床架体四周;一传动装置,利用轴杆连接轨道缺槽口的齿盘,前后齿盘连接链条;一驱动装置,设于齿盘内缘面,借输出轴带动一与齿盘啮合的齿轮;一控制器接出于表面层控制驱动装置的马达转动;一支以上指压棒,中心轴凸伸在指压棒两端连接在链条上,两端套设滑轮,链条带动滑轮在轨道上滑移。其使指压棒由上往下单方向按摩,具有促进血液正常循环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H15/00GK2215910SQ9520265
公开日1995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16日
发明者曾正义 申请人:曾正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