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01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
目前医院使用的灌肠器都是肛门式灌肠筒,即用一个搪瓷灌肠筒与胶管和肛管相连。这种灌肠器存在的问题是1、肛管反复使用,易造成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2、由于搪瓷灌肠筒为不透明体,灌肠过程中不易观察和控制灌肠液的流速;3、肛管质地较硬,插入时易造成肠粘膜损伤;4、肛管进液孔均在顶端,易被粪便堵塞导致灌肠失败;5、操作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易观察和控制流速,进液孔不易被粪便堵塞,并可防止肠内容物和灌入液体外溢四溅的多功能灌肠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包括灌肠液瓶、输液瓶插头、通液管、莫菲氏滴管、流速调节器、导管接头、挡片和肠导管。灌肠液瓶为带有刻度的透明的输液瓶。输液瓶插头一端插入灌肠液瓶胶塞内,另一端与上通液管相连。输液瓶插头的气嘴与通气管相连。莫菲氏滴管连于上通液管和下通液管之间。下通液管通过导管接头与肠导管相连。下通液管上装有流速调节器,肠导管上装有可移动的挡片。
下通液管与肠导管之间还可装有Y型三通管。Y型三通管与引流管相连。引流管上装有流速调节器。
输液瓶插头一端为锥形体,另一端为圆柱体,插头中制有沿纵向的出液管和呈L形的进气管。
导管接头的两连接端为锥形体。
肠导管的顶端为实心体,肠导管端部的进液孔沿肠导管周向交错均布。肠导管上制有刻度。
使用时,根据病情或医嘱在灌肠液瓶中配制灌肠液。将输液瓶插头垂直插入已备好的灌肠液瓶胶塞凹处。打开流速调节器,排出管内气体,并放出少量灌肠液,以润滑肠导管前端。然后关闭流速调节器,根据临床要求,将肠导管插入所需深度,再打开流速调节器,使灌肠液缓缓流入。待灌肠液将流完时,关闭流速调节器,拔出肠导管并销毁。
如果临床病人需要反复冲洗肠道,或给危重病人、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清洁灌肠。应使用具有Y型三通管的灌肠器,当灌肠液进入500ml后,关闭通液管上的流速调节器,打开引流管上的流速调节器,使肠腔内容物流入污水桶中,然后关闭引流管的流速调节器,打开通液管的流速调节器,继续灌肠。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用于临床灌肠,也可用于肛管排气,稍加改变,将肠导管换成导尿管,即可用于膀胱冲洗。将肠导管换成体腔引流管,即可用于体腔引流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一次性使用,杜绝了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避免了肠导管反复清洁消毒的烦琐程序;2、设置了莫菲氏滴管和流速调节器,便于观察和控制灌肠液的流速;3、肠导管进液孔设置在肠导管的侧壁,且头部为实心体,不易被粪便堵塞,操作使用简便,便于临床推广使用;4、肠导管表面光滑质地软硬适宜插入时不会损伤肠粘膜。5、使用挡片可避免灌肠时,肠内容物和灌入的液体外溢四溅,并便于固定肠导管。


图1是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构造图;图2是一种具有引流管的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的构造图;图3是输液瓶插头的剖视图;图4是导管接头的剖视图;图5是肠导管端部的构造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包括灌肠液瓶2(可用输液瓶)、输液瓶插头4、上通液管5、莫菲氏滴管6、下通液管7、流速调节器8、导管接头9和肠导管11。输液瓶插头4上端为锥形体16,下端为圆柱体,输液瓶插头4中有一个沿纵向贯通的出液管18,一个呈L型的进气管17。输液瓶插头4上端插入灌肠液瓶2的胶塞中,下端与上通液管5相连。输液瓶插头4通过气嘴21与通气管3相接。莫菲氏滴管6上部接上通液管5,下部接下通液管7。流速调节器8装在下通液管7上。下通液管7通过导管接头9与肠导管11相接。导管接头9的两端为锥管19。肠导管11上装有可移动的挡片10。肠导管11端部为光滑的半球形实心体20,端部的进液孔12沿肠导管11周向等距交错分布,肠导管10cm、20cm处有刻度22。
为便于临床病人反复冲洗肠道,灌肠器的下通液管7与肠导管11之间装有Y型三通管15。Y型三通管15上接有引流管14,引流管14上装有流速调节器13。使用时将灌肠液瓶吊挂在支架1上。
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采用高压聚乙烯或无毒透明聚氯乙烯制成。各部分的最佳尺寸是灌肠液瓶2可根据需要使用500ml、250ml、100ml几种规格的输液瓶。输液瓶插头4的通气孔直径为0.1cm,通液孔直径为0.2cm。上、下通液管总长为100cm,其中莫菲氏滴管5上部上通液管5的长度为25cm;管外径为0.5cm,管壁厚为0.075cm。莫菲氏滴管6长为6cm,管外径2cm,管壁厚0.1cm。肠导管11长30cm,管外径0.6cm、管壁厚0.15cm,顶端实心体20长1cm,进液孔12有三个,呈圆形,直径0.3cm,分别距顶端1cm、2cm、5cm,相互交错均布于管壁侧面上,在距顶端10cm、20cm处有刻度。引流管14长30cm,管外径0.5cm,壁厚0.075cm。挡片10为椭圆形,长径12cm,短径8cm,厚0.1cm,中心圆孔直径0.6cm。
在使用过程中,进液孔12一旦堵塞,可阻断上通液管5,挤压莫菲氏滴管5,便可畅通。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包括灌肠液瓶、输液瓶插头、通液管、莫菲氏滴管、流速调节器、导管接头、挡片和肠导管,其特征在于灌肠液瓶为带有刻度的透明输液瓶;输液瓶插头一端插入灌肠液瓶胶塞内,另一端与上通液管相连;输液瓶插头的气嘴与通气管相连;莫菲氏滴管连于上通液管和下通液管之间;下通液管通过导管接头与肠导管相连;下通液管上装有流速调接器;肠导管上装有可移动的挡片。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其特征在于下通液管与肠导管之间装有Y型三通管,Y型三通管与一引流管相连,引流管上装有流速调节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其特征在于输液瓶插头一端为锥形体,另一端为圆柱体,插头中制有沿纵向的出液管和呈L形的进气管。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其特征在于导管接头的两连接端均为锥形体。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其特征在于肠导管的顶端为实心体,肠导管端部的进液孔沿肠导管周向交错均布;肠导管上制有刻度。
6.按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其特征在于肠导管外径0.6cm,管壁厚0.15cm,顶端光精的半球形实心体长度为1cm,肠导管进液孔有三个,呈圆形,直径0.3cm,分别距顶端1cm、2cm、3cm相互交错均布于管壁侧面上。
专利摘要一次性多功能灌肠器,上通液管5通过具有进气管17和出液管18的输液瓶插头4与灌肠液瓶相连。上下通液管5、7通过莫菲氏滴管相连通。下通液管7上肠导管11通过导管接头9连通。下通液管7上装有流速调接器8。肠导管11上装有挡片10。肠导管11端头为光滑半球形实心体20。进液孔12沿周向交错排列在肠导管11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优点是一次性使用,操作使用简便,可以观察和控制灌肠液流量、流速、不易堵塞。
文档编号A61M3/00GK2237453SQ95203920
公开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3日
发明者周梅 申请人:周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