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05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具,特别是具有特殊护理功能的重症病人专用病床。
目前医院所用的病床存在着功能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故不能满足重症及长期卧床病人在医疗护理和康复过程中的需要。为解决现有病床的不足之处,出现了一些护理床。这些床配置了部分卫生及医疗设施,确实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结构均较复杂,成本都比较高,且床板都只能作纵向的侧身动作,或只能作横向的起身及曲膝动作,这显然是不能满足危重病人的医疗护理求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综合病床,它既能提供安全的侧翻身动作,又能提供起背及曲膝动作。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床面的活动床板包括背位板、臀位板和腿位板三部分,该三部分活动床板又沿床的纵向分成两半,腿位板又分成大腿位板、小腿位板和脚垫板三段,相邻的活动床板间由铰轴连接,在床框上分别装有使背位板、腿位板作横向折叠运动的起背驱动机构和曲膝驱动机构,以及使活动床板作纵向折叠运动的侧身驱动机构。活动床板的分段设计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所做出的,相邻的活动床板间又是用铰轴连接,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既能侧身又能舒适地起背及曲膝的问题,因此本床可避免常见的昏迷、瘫痪、烧伤及脊柱手术病人的褥疮发生,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期。
下面,依照本实用新型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其结构作进一步细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床支承脚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位板的反面及板间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身驱动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便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插孔1、销柱2、床头板3、背位板4、便孔封板5、臀位板6、活动扶手7、桌面架8、桌面9、固定边板10、脚垫板11、小腿位板12、滑杆13、滑道14、曲膝驱动机构动力轴15、大腿位板16、侧身驱动机构动力轴17、封板升降机构动力轴18、便盒窗19、复位柄20、床升降驱动机构动力轴21、起背驱动机构动力轴22、万向轮23、开口卡24、横杆25、套管26、铰轴27、齿条28、纵杆29、半圆蜗轮30、蜗杆31、手柄32、链条33、床框34、外管35、链轮36、丝杆37、挡块38、螺母39、内管40、竖杆41、套管42、销杆43、弹簧44、滑道45、便盒46、便盒盖47。
参见各图,活动床板包括背位板4、臀位板6和腿位板16、12、11三部分,该三部分活动床板又沿床的纵向分成两半,腿位板又分成大腿位板16、小腿位板12和脚垫板11三段,相邻的活动床板间由铰轴27连接,在床框34上分别装有使背位板4、腿位板16、12、11作横向折叠运动的起背驱动机构和曲膝驱动机构,以及使活动床板作纵向折叠运动的侧身驱动机构。只要将手柄32与起背驱动机构动力轴22、由膝驱动机构动力轴15或侧身驱动机构动力轴17连接,转动手柄32,即可达到起背、曲膝或侧身的目的(参见
图1)。为使重病员排便更方便,在臀位板6中间设有一便孔封板5,在其之下的床框34的滑道45上放置着便盒46,且床框34上还装有使便孔封板5升降的封板升降机构。欲排便时,转动封板升降机构动力轴18,便孔封板5降到低于滑道45的位置,打开便盒窗19,将便盒46沿滑道45推到孔下,便盒盖47被挡在床沿使便盒敞开,完了以后,抽出便盒46,便盒盖47进入便盒上的槽中,避免臭味散发出来(参见
图1和图6)。床的四个支承脚可采用套管结构,即外管35固定在床框34上,内管40上装有螺母39,与螺母39连接的丝杆37上端固定着链轮36,丝杆37上的挡块38又抵住外管35,四个链轮36用链条33连接,床框34上装有使链条33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当转动床升降机构动力轴21时,四个链轮36同步由链条33带动,丝杆37的升降而带动外管35和床框34升降(参见图2)。床头处的床框34上设有插孔1,床头板3的下部带有与插孔1配合的销柱2,将床头板3卸下时,可方便地为病人洗头或进行医疗操作(见
图1)。床框的纵向两侧边上装有滑道14,滑道14中装有滑杆13,滑杆13的上端又以转轴连接着桌面架8,将滑杆拉到坐起位置处,把桌面架翻起,就可当做桌子使用,而将滑杆13拉到滑道14末端,放下桌面架,就可作为床尾挡板,此外滑道14上还可连接输液架(见
图1)。活动床板旁有两块纵向的固定边板10,其下面的床框34上固定有套管42,随床配备的活动扶手7的竖杆41插装在套管42中,使病人在坐姿时,可将手舒适地放在上面,而翻身时则将身体挡住,避免摔下床;使用时,将活动扶手7拉起,销杆43在弹簧44的作用下,其销子部分卡住竖杆41,阻止活动扶手落下,向右拨动复位柄20时,活动扶手则可落到最低位置(见图3)。背位板4及腿位板16的纵向铰轴27上皆固定有套管26,板背面固定着开口卡24,套管26中装有横杆25,横杆25的两端位于开口卡24中,相应的驱动机构中的齿条28作用于横杆25上,这样既可使床板横向折起时受力较好,又可达到床板纵向折起时不发生干涉(见图4)。侧身驱动机构是以半圆蜗轮30作用在活动床板上的,固定套管26设在臀位板6上,开口卡24设在背位板4和腿位板11、12和16上,纵杆29装在固定套管26中并同时卡在开口卡24中(参见图5)。
本实用新型上述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达到以下效果(1)半坐卧曲膝位功能,解决了使病人处于半坐卧位姿势的要求;(2)侧翻身功能,为不能自主翻身及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翻身提供了方便;(3)排便功能,使病人在半卧位或平卧位时就能舒适地排便,并且也显得较为卫生,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4)床的升降功能,可解决病人或护理操作时所需的不同高度要求;(5)移动功能,床脚所装的万向轮使移动方便,可直接将病人推到其它科室检查或治疗;(6)床头板拆卸功能,可方便地取下床头板,有利于在病人头部作医疗操作及洗头;(7)桌子功能,翻起桌面架时可当桌子用,放下则可为床尾板,拆去可满足2米以上病人用;(8)医疗设施的安装功能,床侧的滑道便于安装输液架,监护仪等设施,减少占地面积,且可随床移动;(9)扶手护栏功能,可将扶手从床面拉起,作为扶手用,为病人翻身时又可挡住,防止其落床摔伤。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病床,由铰轴连接在一起的活动床板和床板驱动机构所组成,其特征是活动床板包括背位板、臀位板和腿位板三部分,该三部分活动床板又沿床的纵向分成两半,腿位板又分成大腿位板、小腿位板和脚垫板三段,相邻的活动床板间由铰轴连接,在床框上分别装有使背位板、腿位板作横向折叠运动的起背驱动机构和曲膝驱动机构,以及使活动床板作纵向折叠运动的侧身驱动机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病床,特征是(1)臀位板中间设有一便孔封板,在其之下的床框的滑道上放置着便盒,且床框上还装有使便孔封板升降的封板升降机构;(2)床的四个支承脚为套管结构,外管固定在床框上,内管上装有螺母,与螺母连接的丝杆上端固定着链轮,丝杆又抵住外管,四个链轮用链条连接,床框上装有使链条运动的床升降驱动机构。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是(1)床头处的床框上设有插孔,床头板的下部带有与插孔配合的销柱;(2)床框的纵向两侧边上装有滑道,滑道中装有滑杆,滑杆的上端又以转轴连接着桌面架;(3)活动床板旁有两块纵向的固定边板,其下面的床框上固定有套管,随床配备的活动扶手的竖杆插装在套管中。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是(1)背位板及腿位板的纵向铰轴上固定有套管,板背面固定着开口卡,套管中装有横杆,横杆的两端位于开口卡中,相应的驱动机构中的齿条作用于横杆上,(2)侧身驱动机构是以半圆蜗轮作用在活动床板上,固定套管设在臀位板上,开口卡设在背位板和腿位板上,纵杆装在固定套管中并同时卡在开口卡中。
专利摘要多功能病床,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卧具,特别是护理重症病员用的病床。活动床板包括背位板、臀位板和腿位板三部分,整个床板纵向分成两半,各相邻床板间由铰轴连接,床框设置有可作起背、曲膝和侧身动作的活动床板及相邻的驱动机构,此外还装有床的升降机构,床板设置了便孔。本病床的功能较多,结构简单而紧凑、动作可靠而精确、成本较低、更符合人体的结构特点。
文档编号A61G7/00GK2224612SQ95204539
公开日1996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0日
发明者戍嘉志, 王明书, 戍嘉吉, 荀建国 申请人:戍嘉志, 王明书, 戍嘉吉, 荀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