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纸代棉的外科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654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以纸代棉的外科敷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产品,特别是一种外科用来愈合各类开放性伤口的敷料,它主要用于人体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创伤后的伤口愈合包扎。
现有技术中外科用于包扎伤口的都是棉纱敷料,即棉花或纱布敷料,但据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棉纱敷料一般使用24-28小时后,易被伤口中的渗出液干结,并变硬而与伤口相互粘连,以致换药时不易揭下,须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方可勉强揭下,易损伤伤口的肉芽组织和新生上皮组织,并引起伤面出血,有的甚至撕裂,直接影响了伤口的愈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给医务人员带来一定的麻烦,同时,由于棉花价格的上升,使棉纱敷料的价格也相应提高,使用不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好、成本低且能减轻病人痛苦的以纸代棉的外科敷料。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它由精制棉制成的内层、中层及无纺布制成的外层组成,中层包覆在内层外,而外层则包覆在中层外,由此组成一外科敷料整体。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图2,该外科敷料主要由内层1、中层2及外层3组成,其中层2包覆在内层1外,外层3包覆在中层2外,由此组成一外科敷料整体,替代现有的棉花和纱布,内层1可用通过纸浆制成的精制棉做成,它可按伤口部位的需要分别加厚(从3mm-15mm不等),为防止内层1的精制棉外钻,设置有中层2,该中层2可用木棉纸或白色餐巾纸、卫生纸等做成,外层3则可用无纺布做成;为提高渗透性,也可在内层1的精制棉中均布具有吸水性的高吸水树脂或纸状精制棉。
本外科敷料可根据伤口的不同部位,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及不同的规格,如长(方)形、T形、菱形、三角形及其它异形,故其可广泛适用于人体需要的各个部位。
此外,为方便使用,也可在该敷料的非使用面上设置胶带,使用时,将敷料的使用面对准伤口,用胶带粘紧即可,但遇特殊部位或需活动部位,则需要通过绷带加以固定。
参见图3,这是使用于手关节的一个实例,使用时,将该外科敷料1对准消毒后(或放置外用药后)的伤口,用绷带4固定并扎紧;换药时,用镊子可轻易揭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疗效好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及通透性,伤口渗出液易被吸收,伤面干燥清洁,不易感染,可提前痊愈(期);2)使用方便、可靠可直接覆盖在伤面上,无副作用及粘连,并适于家庭日常备用;3)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换药时可轻易取下,不损伤伤面的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有利于伤口愈合;4)由于成本低,不足现有技术成本的50%,故可为国家节约财富,并为出口创造了条件,同时,高压消毒后不会变形、变质,且无菌率可达100%。总之,该以纸代棉外科敷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外科敷料,其特征在于它由精制棉制成的内层(1)、中层(2)及无纺布制成的外层(3)组成,中层(2)包覆在内层(1)外,而外层(3)则包覆在中层(2)外,组成一外科敷料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愈合伤口的以纸代棉外科敷料,它主要由内层、中层及外层组成,中层包覆在内层外,外层包覆在中层外,由此组成一外科敷料整体,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好、成本低及减轻病人痛苦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F13/02GK2222526SQ9521377
公开日1996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3日
发明者钟旭华, 蒋立群 申请人:钟旭华, 蒋立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