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全身组合式速定穴位套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74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体全身组合式速定穴位套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以中医针灸学为基础的医疗保健用具。
目前,在确定穴位方面,医生主要是沿用古代的指寸法,并结合临床经验确定,而针灸定穴米制座标尺也只是把古代量度换算成现代米制。所以,一般人在家庭中很难自行快速确定穴位,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保健,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每天对某些穴位进行自我按摩治疗,这就要求有一种可以广泛普及的,简单实用的快速确定穴位的方法,使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真正造福于每一个家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速定穴位套服,使一般人都能自行确定穴位,自我按摩治疗,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为达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穴位套服设计为组合式,分为头颈、胸腹、上肢、下肢四部分。各部分既可单独使用,亦可联成整体,其界面部位可用搭扣连接;在腕、肘、颈、肩、胯、膝、踝等处用双面粘条在骨端或沿周向定位。套服上穴位处制有圆孔,印有编号或名称。
整套穴位服共包括人体全身14经脉,主要穴位361个。各穴位间的量度符合新订骨度表。为使经穴的位置准确,套服应采用其伸长率固定,并与人体同身寸随身高变化的比例相等的弹性材料。此套服分为大小两种型号。小号适于身长140~164cm(相应同身寸为2.0~2.2cm);大号适于身长165~189cm(相应同身寸为2.2~2.4cm)。按人体左右对称的特点,套服做成可两面翻转的形式。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紧身套服形式,而且材料伸长率符合特定要求,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定位迅速准确,使用简单方便。新颖的组合式设计更能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广泛的普及,使一般人在家庭中,就能根据具体的需要,自行确定穴位,因此在普及中医知识,推广穴位疗法,增进人民健康方面具有积极效果。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体全身组合式速定穴位套服的总体图。由头颈部分(1)、胸腹部分(2)、上肢部分(3)及下肢部分(4)组成。
图2是上肢部分图,其中粗线表示双面粘条(5),圆孔表示穴位(6)。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并描述实现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选择具有特定伸长率的弹性材料做成紧身套服。四部分的使用方法是头颈部分(1)由头顶套下,并在两侧腋下扣合定位;胸腹部分(2)由一侧套入,沿另一侧扣合;上肢部分(3)由手指端套入,上部在肩端定位;下肢部分(4)由足趾端套入,上部在胯端定位。当需要确定某个穴位时,先从“穴名速查表”上查出该穴位的编号,及其属于哪一部分,然后穿套该部分的套服,依据编号或名称就可找到该穴在体表上的准确的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以中医针灸学为基础的人体全身组合式速定穴位套服,其特征是具有组合式结构,分为头颈、胸腹、上肢、下肢四部分;在接合处及骨端采用定位用的双面粘条;穴位处制出印有穴名或编号的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服,其特征是套服采用伸长率固定并与人体同身寸随身高变化比例相同的高弹性材料。
专利摘要人体全身组合式速定穴位套服是以中医针灸学为基础的医疗保健用具,需解决具有固定伸长率的柔软弹性材料,确定穴位及标示等问题。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具有组合式结构,分为头颈、胸腹、上肢、下肢四部分,既可单独使用,亦可联接成整体。各接合处及骨端采用双面粘条定位,穴位处制有圆孔。该穴位套服只用两种型号即可满足不同身高和体型的人的需要,其适用面广,可普及到每个家庭,使一般人都能自行确定穴位,进行按摩、治病和健身。
文档编号A61H39/00GK2238047SQ95215448
公开日1996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5日
发明者韩冠堂 申请人:韩冠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