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重穿脱方式的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08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双重穿脱方式的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尿裤,特别涉及一种兼具有包覆式和可穿式效果,可依实际需要方便更换穿脱方式,穿上后非常贴身,不易滑落,符合实际需要的具有双重穿脱方式的纸尿裤。
由于纸尿裤使用后可丢弃,方便为婴孩更换,又能免去再清洗的麻烦,且便于携带等,因此普遍受到欢迎。目前通常使用的纸尿裤若从功能上分类,如后述


图1所示,一种为一般纸尿裤10,呈展开型包覆式,使用时需使婴孩躺着方可顺利进行纸尿裤的包覆,且由扣接机构102来完成穿着,或者躺着后藉折开该扣接机构102折开整体;另一种为拉起训练型纸尿裤(俗称训练裤),似裤子形,使用时以一般穿脱方法就可以穿脱,特别对于幼儿来说,具有训练穿脱裤子的优点。
由于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上述纸尿裤具有以下的缺点1.对于上述纸尿裤10(1)当婴孩不肯躺着且没有适当地方可躺着更换时,此种包覆式纸尿裤在包覆使用上非常不方便。
(2)包覆穿着后,因为此种纸尿裤腰部完全藉扣接机构102将前、后腰嵌部101围绕扣合于使用者腰部上,并且藉位于对应腿开口及胯部间的弹性松紧带103的对应平行于胯部的纵向伸缩弹性,当包覆后,藉该弹性松紧带103的纵向缩紧效果使胯部折皱收于使用者的大腿内侧,导致纸尿裤不够贴身,看上去有膨松感,走动时容易滑动而滑落。
2.拉起训练型纸尿裤(俗称训练裤)(1)因似裤子形,使用时以一般穿脱方法穿脱,若使用者躺着时,在更换使用上非常不方便。
(2)当使用者欲大便时,往往需从纸尿裤两侧接合处撕开,才能避免直接脱裤时大便容易沾污使用者腿部,然而此种纸尿裤通常因材质关系不易撕开,而且先撕一边时,腰嵌部会弹性地向另一侧回缩成为和一般式纸尿裤相同,于对应腿开口及胯部间设有弹性松紧带,因此当撕开后会使整个尿裤缩收,容易使大便顺着到处漫延。
(3)对婴孩来说,当使用者穿着此种纸尿裤躺着睡觉时,穿脱更换上很不方便,而必须同时准备一般型及训练型两种纸尿裤,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求,使携带非常麻烦。
所以,传统的可丢弃的一般型或拉起训练型纸尿裤的结构设计,造成使用不方便,而且因外形不够合身,不但存在容易滑落现象,当大人怀抱婴孩时,因纸尿裤常常因松开、歪斜而导致使用者被大小便沾污,让大人必须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有包覆式及可穿式的双重穿脱效果,能使穿后合身牢靠,不会因走动而滑落,且可依实际需要方便更换包覆式或可穿式的穿脱方式的具有双重穿脱方式的纸尿裤。
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穿脱方式的纸尿裤,包括一层和使用者皮肤接触的液体可渗透衬覆层、一层液体不渗透性外覆层、一层位于内外覆层间的液体吸收层、一个扣接机构,以及可引伸机构,且将纸尿裤整体形成具有一对前后腰嵌部、一对腿部开口部及一位于该一对腿部开口部间的胯部部分。至少使该扣接机构位于一腰嵌部的侧边,以便于使该前、后腰部围绕使用者腰部时进行固定。该可引伸机构以张力横向伸缩,且至少将其设于该纸尿裤的腰嵌部的腰围与侧边处,进而也可将其设在该腰嵌部、腿部开口部及胯部等处周围。
不管本实用新型纸尿裤是采用展开型包覆式穿着,或是藉扣接机构而形成可穿式穿着时,都可藉该可引伸机构的张力横向伸缩结构而方便穿脱,且穿着后贴身,不易滑动。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双重穿脱方式的纸尿裤的实施例结构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传统一般型纸尿裤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的直线III-II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合成裤型(虚线表示穿着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如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穿脱方式的纸尿裤2的结构层大致由一层用于和使用者皮肤接触的液体可渗透衬覆层21、一层液体不渗透性外覆层22、一层位于内外覆层间的液体吸收层23、一扣接机构24,以及可引伸机构25所构成。
该液体可渗透衬覆层21能使与人体皮肤接触具有舒适感,且由液体渗透性材质编织制成。
该液体不渗透性外覆层22是以一种如无网线纤维织成,具有张力性和透气性但无法使液体渗透的特性。
该液体吸收层23大致包括一层位于上方的液体可渗透的衬里231、位于中间的吸收芯村232,以及一层位于底部的液体阻渗层233构成,使该阻渗层233底面附着并固定于该液体不渗透性外覆层22上,对应于人体胯部的平坦位置而连接成一体。将该液体可渗透衬覆层21覆置于该液体吸收层23的衬里231上方,并与该外覆层22连续成一体,这样组成最基本的纸尿裤。本实用新型纸尿裤的结构层大致上与以往的相似,因它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所以不再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由上述结构层所构成的纸尿裤2的整体形状大致设有一对前、后腰嵌部201、202、一对腿部开口部203、一位于该一对腿部开口部203之间的胯部204。该一对前、后腰嵌部201、202的形状为长度比宽度长,而该一对腿部开口部203由该前、后腰嵌部201、202的侧缘向中心内凹,如图2所示是弧形的,或是如图5-13所示是楞角形的,该胯部204位于该一对腿部开口部203之间,而且对应于该液体吸收层23。
将该扣接机构24设在该后腰嵌部202的两侧,使该前、后腰嵌部201、202围绕在使用者腰部时可粘固定位,该扣接机构24的形状,如图2、5、7、11所示那样以小面积且多片形式位于该后腰嵌部202侧边,或是如图6、8、9、10、12、13所示,以大面积且单片形式位于该后腰嵌部202侧边,这样都能达到扣接固定效果。
该可引伸张机构25可由聚氨酯(PU)的发泡橡胶材料制成,具有横向伸缩及纵向的弹性,大致由至少一对相对应而分隔开且纵向延伸并可被横向拉伸的第一弹性元件251,以及至少一个可横向延伸且可被横向拉伸的第二弹性元件252所构成,可按如下所述的实施例方式将该可引伸机构25及扣接机构24配置在纸尿裤上,即(1)如图2、3所示,用该胯部203将该可引伸张机构25的一对第一弹性元件251隔开,而设置在由纸尿裤2的前腰嵌部201的腰缘处,使纵向延伸部分经过该一对弧形腿部开口部203,而延伸到该后腰嵌部202的腰缘处,对应该一对腿部开口部203处的窄部分的第一弹性元件251藉纵向弹性而被张开配置在腿部开口部处,当除去张开力后,腿部开口部的窄部分(如图中标号2031所示)形成稍具有弹性收缩的皱折。
本实施例中具有一对第二弹性元件252,用该胯部203将该一对第二弹性元件252隔开,该两第二弹性元件252在张开状态下分别位于该前、后腰嵌部201、202且对应于使用者腰围的腰部上(并同时被藏置于对应腰部的衬覆层21及外覆层22之间),因此,当除去张开力后,该一对第二弹性元件252会使纸尿裤2的腰部处形成弹性收缩的皱折状态,如此就组成一纸尿裤2。
使用时,如果婴孩是躺着,本实用新型纸尿裤2可呈展开状态,将其放置于婴孩屁股上后,首先由位于腿部开口部203的第一弹性元件251所形成的小面积的收缩皱折作用,可顺利地将该前、后腰嵌部251、252依序围覆于使用者腰部,再藉位于该前、后腰嵌部201、202上的第一、二弹性元件251、252的横向弹性拉伸、收缩作用,使该前、后腰嵌部201、202藉扣接机构24粘着固定,使整个纸尿裤适当地贴合而牢固于使用者臀部上。当走动或怀抱婴孩屁股时,不会有滑动、滑落现象,而且,藉对应于腿部开口部203的第一弹性元件251的特殊设计,使纸尿裤胯部204能确实有效地贴合于使用者的胯部,提供纸尿裤对应于胯部的液体吸收层23以颇佳的吸附阻隔来减少大小便侧流,并防止外漏。
图4为将本实用新型上述构造组合成裤型(虚线表示穿着状态)的示意图,使用时,如果必须采用裤型穿脱的情况时,则先使该后腰嵌部202藉扣接机构24大幅度扣接在该前腰嵌部201上,以围成具有环状弹性腰围的裤型纸尿裤,然后可以手撑开该前、后腰嵌部251、252,藉其上的第一、第二弹性元件251、252的横向弹性拉伸、收缩作用,而形成适当撑开状态,使用者可如穿裤子般穿上纸尿裤后,放手解除撑开前、后腰嵌部251、252的力量后,藉第一、第二弹性元件251、252的复原作用而致使纸尿裤腰嵌部处形成弹性收缩状态,使纸尿裤整个地牢固贴合于使用者臀部上,达到与上述展开型包覆式纸尿裤的穿着方式相同的功效。
(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可引伸机构对应于腿部开口位置的展开示意图,该纸尿裤2大致结构、形状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扣接机构24、可引伸机构25的第一、第二弹性元件251、252配置于纸尿裤2上的方式因与第一实施例的生产过程改变而不相同,本实施例的纸尿裤2的对应于腿部开口部203’处是楞角形状,然而并不会影响使用的功效。
(3)如图6所示,该纸尿裤2的大致结构、形状都与图5(第二实施例)相似,不同处仅在于该扣接机构24’改为大面积设计,也能达到相同的功效。
(4)如图7所示,该纸尿裤2的大致结构、形状都与图6(第三实施例)相似,不同处仅在于使该可引伸机构25的第二弹性元件252’配置于该前、后腰嵌部201、202的整个腰嵌部(也就是加大置于该前、后腰嵌部201、202对应于使用者腰围的腰层间),当除去张开的束缚后,增加第二弹性元件252’在纸尿裤2腰部的弹性收缩的皱折面积。
(5)图8表示将图7中的扣接机构24’改为大面积设计。
(6)图9是将图6中的可引伸机构25的该一对被分隔开的第一弹性元件251’改成连续的,只是生产的方式由连续改为不连续的。
(7)如
图10、11所示,分别将图9的改变该可引伸机构25的第二弹性元件252,该第二弹性元件252分别配置在该前、后腰嵌部201、202的整个腰部(如
图10),以及该扣接机构24大、小面积的变化设计(如
图11),但都不会改变使用的功效。
(8)如
图12、13所示,其不同在于该第一弹性元件251″只配置于该纸尿裤2的后腰嵌部202的侧边(如
图12),或是配置在该前、后腰嵌部201、202侧边(如
图13),而在该一对腿开部口部203’处仍使用一般松紧弹性带产生大收缩皱折状态,这种设计,可用一般的纸尿裤做小幅度修改,使制作者能花费少而改善以往纸尿裤的缺点。
因此,以上所述只是供大众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有清楚的明了,根据以上所揭露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还可作许多修改或变更,例如,该可伸张机构在纸尿裤上的位置与组配结构,以及该扣接机构与纸尿裤相配置的形状、数量的相互配置关系等。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双重穿脱方式的纸尿裤,包括一和使用者皮肤接触的液体可渗透衬内覆层、一液体不渗透性外覆层、一位于所述内、外覆层间的液体吸收层、一扣接机构,以及可引伸张机构,将该纸尿裤形成具有一对围绕于使用者腰部的前、后腰嵌部、一对腿部开口部及一位于该一对腿部开口部间的胯部,使该扣接机构位于其中一腰嵌部的侧边,其特征在于该可引伸机构为横向伸缩结构,设有一对相对应而分隔开且可纵向延伸,并可被横向拉伸的第一弹性元件,以及一可横向及纵向延伸且可被横向拉伸的第二弹性元件,将该第一弹性元件设置在该纸尿裤的腰嵌部周侧,将该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该纸尿裤的腰嵌部腰围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引伸机构的一对第一弹性元件被所述胯部分隔开,且将其设置成由该前腰嵌部纵向延伸地经过该一对腿部开口部,并延伸到该后腰嵌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一对设计,且由该胯部分隔开地被设在该前、后腰嵌部的腰围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尿裤,其特征在于对应于该腿部开口处的所述可引伸机构的第一弹性元件为小片式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尿裤,其特征在于对应于该腿部开口处的所述可引伸张机构的第一弹性元件为大片式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尿裤,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可引伸机构的第二弹性元件局部地设置在该腰部嵌部的腰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尿裤,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可引伸机构的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该腰嵌部的整个腰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尿裤,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可引伸机构的一对第一弹性元件被该胯部分隔开,而设置在该后腰嵌部两侧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尿裤,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可引伸机构的一对第一弹性元件被该胯部分隔开,而设置在该前、后腰嵌部两侧缘。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双重穿脱方式的纸尿裤,包括液体可渗透衬内覆层、液体不渗透性外覆层、位于内外覆层间的液体吸收层、扣接机构及可引伸机构,且形成一对前后腰嵌部、一对腿部开口部及位于腿部开口部开的胯部,该扣接机构位于一腰嵌部的侧边,方便前后腰嵌部围绕腰部时固定,将可引伸机构设在腰嵌部、腿部开口部及胯部等处周围,具有可依需要将尿裤从包覆式变成可穿式形状,可藉可引伸机构的横向伸缩方便穿脱,穿载后贴身不易滑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F5/44GK2259150SQ95222159
公开日1997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9日
发明者林士强 申请人:富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