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腹腔分流皮下导引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77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脑室—腹腔分流皮下导引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适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需皮下造隧道将引流管由头部引至腹腔,传统的脑室—腹腔分流皮下隧道的形成方法是用止血钳由头部到腹腔在皮下打通4~5个隧道,也就是在隧道通过的皮肤上微4~5个中接切口,全长一般为450~500mm,这种手术时间长,组织创伤大,出血多,同时也增加了感染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一次打通脑室—腹腔分流皮下隧道,切口少,手术程序简单、安全、有效的脑室—腹腔分流皮下导引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脑室—腹腔分流皮下导针由针头、针体、针把柄所组成,其要点是,在针头上设置一尖端针孔(2),为穿刺和消毒方便在针体(2)未端配有针把柄(4),由螺丝扣(3)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该脑室—腹腔皮下分流导引针是由具有一定硬度及弹性的钢质材料制成,它是由针头、针体、针把柄组成,其要点是在针头上设置一尖端针孔(1),其针孔直径为1~2mm,针体直径不能过粗亦不能过细,过粗损伤太大,过细易刺伤皮肤,一般为2~4mm为宜。针体长度可根据大人、小孩做出长短不同规格,如30cm,40cm,50cm,60cm。在针体末端有一与针把柄(4)相匹配的螺丝扣(3),将针体(2)与针把柄(4)连为一体,其目的是便于手术和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由头部切口放入该皮下导引针,由皮下打通隧道直达腹部,在腹部作一小切口,皮下导引针穿出小切口,将腹腔分流管上端系一七号丝线由导引针孔(1)穿出并系结固定,再将导引针由皮下抽出随同将腹腔分流管引出,剪断七号丝线,将腹腔分流管上端与泵接头接好,并将腹腔分流管下端由腹部切口导入腹腔,置肝隔间隙或直肠膀胱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该皮下导引针可一次打通隧道,手术一次到位,大大减化了手术程序,节省时间,且组织创伤小,设置的针把柄(4),不仅便于手术操作,而且便于消毒,安全可靠,可广泛临床应用于脑室—腹腔皮下分流。
权利要求1.一种脑室—腹腔分流皮下导引针,由针头、针体、针把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针头上设置一尖端针孔(1),在钟体(2)末端有一与针把柄(4)相匹配的螺丝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室—腹腔分流皮下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孔直径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室—腹腔分流皮下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长度为30~60cm,针体直径为2~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室—腹腔分流皮下导引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下导引针是由钢质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脑室—腹腔分流皮下导引针,由针头、针体、针把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针头上设置一尖端针孔(1),在针体(2)末端有一与针把柄(4)相匹配的螺丝扣(3),将整个针体与针把柄(4)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该皮下导引针可一次打通隧道,手术一次到位,大大减化了手术程序,副损伤少,设置的针把柄(4)不仅便于手术操作,且便于消毒,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M1/00GK2225249SQ9523193
公开日1996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8日
发明者杨春山 申请人:鞍山钢铁公司, 鞍山钢铁公司立山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