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有效的婴幼儿喂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33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全有效的婴幼儿喂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婴幼儿喂药器,属于对看护婴幼儿用喂药器的改进。
婴幼儿自然免疫系统尚不健全,极易生病。一旦生病,给婴幼儿喂药就是大人十分恼火和头痛的事情。传统的办法是用筷子撬开小孩的嘴,用小匙往口里灌药水,这种方法需要至少两人配合喂药,而且小孩易被呛着,安全性差。为解决安全性问题,一种体积小而与大奶瓶无本质区别的看护奶瓶,是将药水或加入有糖的药水或加入奶中的药水装入该奶瓶中,让小孩自己喝,但是小孩在发觉异味后,会马上拒绝吸吮,事实上没有异味的中西药几乎是没有的。还有一种筒状喂药器,一端封口,一端为鸭舌状开口,用法是待小孩张口时,用鸭舌端压住小孩的舌头,将筒内的药水倒入口中,由于该喂药器的药水出口直接对准小孩的咽喉部位,药水易进入气管,呛着孩子,安全性不高,而且筒小,药水开口小,不能装较多的药水,当喂药量大时(如中药)使用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方便撑开小孩嘴巴,喂药器药水出口不直接对准小孩的咽喉部位,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婴幼儿喂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筒体内是可抽动的活塞,其端部有出口,筒体的端部为支撑结构,筒体的端部出口与支撑结构连通,支撑结构的顶端封闭、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呈T形)的安全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支撑结构的外表面可以为凹凸状波浪纹;筒体的外表面有剂量指示标志;筒体内活塞的尾端设有一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图3为支撑结构图 图4为支撑结构的安全出口结构图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筒体(1)内有可抽动的活塞(2),其端部有出口,筒体(1)的外表面刻有剂量指示刻线(4),筒体(1)内的活塞(2)的尾端设有一环(3),筒体(1)与其端部的支撑结构(6)连通,支撑结构(6)的顶端封闭、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呈T形)的安全出口(5),支撑结构(6)的外表面呈凹凸状波浪纹(如图3、图4所示)。
使用时,向外拉出喂药器筒体(1)中的活塞(2),使药水吸入筒体内,将喂药器的支撑结构(6)部分放入小孩口中保持嘴巴撑开,推活塞(2)将筒体(1)中的药水朝向两边脸夹从支撑结构(6)侧壁上的两个安全出口(5)进入口腔,完成喂药。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护理卧床病人或老人进流食。
本实用新型相比已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推拉活塞(2)将药水装入筒体(1)或推出筒体(1)、并通过筒体端部支撑结构(6)侧壁上的两个安全出口(5)喂进小孩口中,其装药喂药操作十分方便,支撑结构撑开小孩嘴巴,以有效防止小孩闭嘴时吐出口中的药水、并保证在换气对将药水吞进肚里,避免被呛着,同时药水从支撑结构(6)侧壁上的两个安全出口(5)沿两边脸夹进入小孩口中,减少药水进入口中的压力,也避免了药水直接对准刺激咽喉引起的小孩被呛,安全性和有效性极好。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2、根据喂药量的大小,筒体的大小可以制成多种型号,配合筒体(1)外表面的指示标志(4)可方便地控制喂药量,保证用药的科学性。3、为便于撑开小孩的嘴巴,支撑结构(6)的外表面可以作成凹凸状波浪纹,让小孩的牙齿能方便地咬住,以免滑动,影响喂药。4、拇指伸入活塞(2)尾部的环(3)中,可单手操作吸入和推出药水。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有效的婴幼儿喂药器,包括药水存贮器和其出口,其特征在于筒体(1)内有可抽动的活塞(2),筒体(1)与其端部的支撑结构(6),连通,支撑结构(6)的顶端封闭、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呈T形)的安全出口(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6)的外表面可以为凹凸状波浪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幼儿喂药器,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外表面有剂量指示标志(2)。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幼儿喂药器,其特征在于筒体(1)内的活塞(2)的尾端设有一环(3)。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有效的婴幼儿喂药器,包括药水存贮器和其出口,其特征是筒体(1)内有可抽动的活塞(2),筒体(1)与其端部的支撑结构(6)连通,支撑结构(6)的顶端封闭、侧壁上有两个对称的安全出口(5)。仅用一人可方便地装药和喂药操作,可有效防止小孩闭嘴时吐出口中的药水、使之在换气时将药水吞进肚里,避免呛着,也避免了药水直接对准咽喉引起的刺激被呛,安全性极好。适用于看护婴幼儿喂药和护理卧床病人或老人进流食。
文档编号A61J7/00GK2247531SQ9524222
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9日
发明者谢明唐 申请人:谢明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