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7745阅读:10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湿疹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湿疹、脓疱疮皮肤病的外用霜剂。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炎症,由湿热、干燥、日光、过敏等原因,使皮肤皮脂氧化,产生有害于皮肤的物质,汗液与人体脱落的细胞同外界灰尘混杂构成皮肤污垢,妨碍汗液和皮脂的正常分泌,容易滋生细菌,此外化妆品,服饰人造纤维的内衣所含化学元素引起皮肤病变,引发皮肤表层病变湿诊。由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引发的皮肤浅层化脓性皮肤病。目前对皮肤慢性湿疹采用高效抗过敏和止痒药物配制的“皮炎平”软膏,具有消炎,止痒、抗过敏的疗效,其治愈率63.8%,显效率86.6%,总有效率99%,由于内含激素,使用该膏剂后出现依赖性,影响治愈效果,而对脓疱疮无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止痒、收敛、抗菌、消炎的外用治疗皮肤湿疹、脓疱疮的霜剂。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于对皮肤类疾病湿疹和脓疱疮的病理、病变的发病机理认识及治疗原则,从西药成药中筛选出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氯霉素、病毒灵、甲硝唑,抗组织胺类药物扑尔敏,具过敏和消炎作用的激素其药物地塞米松、维生素类药物B6、B12提供皮肤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具有杀菌、消炎、抑制分泌、减少渗出、收敛、防腐的协同作用。
本发明治疗皮肤湿疹、脓疱疮的外用霜剂由以下组分配制(重量份)氯霉素250-500份、病毒灵100-200份、甲硝唑400-1,000份、扑尔敏10-20份、地塞米松5-10份、维生素B650-100份、维生素B120.5-1.0份、精制水20,000份、乳化剂10,000份。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外用皮肤湿疹霜的制备方法,将乳化剂适量混合,加热至90℃后,搅拌熔混均匀降温,选用合适的研钵,将西药甲硝唑片、维生素B6研碎成120目粉状,于58℃时加入,连续搅拌,然后依次加入氯霉素、病毒灵、扑尔敏、地塞米松、精制水冷却调制成乳状霜剂。
以下实施例方式具体说明本发明。
湿疹霜的制法,在不锈钢或耐酸搪瓷锅中将油相乳化剂由单脂防酸酯5g与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5g共10g加热至90℃后混匀,在消毒的研钵中将西药甲硝唑片400mg、维生素B650mg研碎为120目粉状,待料温降至58℃时加入连续搅拌,然后依次加入氯霉素250mg、病毒灵100mg、扑尔敏10mg、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0.5mg、精制水2ml冷却降至30-40℃调制成乳状霜剂装桶为成品。
实施例2,在不锈钢或耐酸搪瓷锅中将油相乳化剂甘油单脂肪酸酯5g与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5g共10g加热至90℃后混匀,在消毒的研钵中将西药甲硝唑片1,000mg、维生素B6100mg研碎为120目粉状,待料温降至58℃时加入,连续搅拌,然后依次加入氯霉素500mg、病毒灵200mg、扑尔敏20mg、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B121mg、精制水2ml冷却降至30-40℃调制成乳状霜剂装桶为成品。
湿疹霜中的西药氯霉素外用可直接杀灭脓疮病菌及痤疮杆状菌,甲硝唑对皮肤粘膜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病毒灵对湿疹和脓疱疮病因素中因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具有协同增强疗效的作用,扑尔敏具有抗组织胺、抗过敏,减少渗出的作用,地塞米松具有消炎、抗过敏、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及改善组织代谢功能,维生素B6、B12可增强机体表皮细胞的活性,改善皮肤、粘膜的代谢过程,并有抑制组织按作用。
应用“湿疹霜”治疗湿疹与脓疱疮110例,经过临床观察试验,男性42例,女性68例,年令最大者为36岁,最小者为初生后17天,以2个月至7岁者居多。其中湿疹79例,病程最长14天,最短2天。病变部位,头面部84例,颈部17例,其他部位9例脓疱疮31例。病程最长7天,最短2天。
“湿疹霜”治疗湿疹与脓疱疮110例疗效分析见表。<
>
典型病例湿疹组例1患儿刘×,男,11岁,学生,双侧耳垂部流水,瘙痒半月 半月前因耳部瘙痒自行抓后起“小红疙瘩”,自用“肤炎净”软膏外涂无效,近一周来溃破,流水而就医。
检查所见患儿双侧耳垂部出现小红斑和皱裂,中心部位轻度糜烂,少许渗出液,周围可见小米粒大小丘疹缠绕,界限不清,外耳道正常,周围淋巴结不肿大。诊断双侧耳垂湿疹。
治疗经过局部皮损清洗后,自行干燥后外涂“湿疹霜”暴露,每日三次。二日后复查自述不痒,不流水。局部检查糜烂面已消退,干涸,部分脱痂,周围丘疹已消退。继用“湿疹霜”日二次外涂,四日后复查已愈。
例2患儿范××,女,7个月,颊面部“发红”“起疹子”三天 局部检查前额,双侧面颊部可见小米粒大小集合或片状丘疹,部分脱屑、无渗出。患儿无发热,其他部位无丘疹与水疱改变 诊断婴儿湿疹。治疗经过面部清洗,自行干燥后外涂“湿疹霜”日二次,二日后复诊,局部红疹消退,痊愈。
例3患者王×,女,28岁,小学教师,面部擦“美容霜”后出现灼痒三天就医。三日前曾用过“美容霜”嗣后自觉面部灼痒不适,日渐加重来诊。平素油性面皮,经常涂用“友谊”面友无事。局部检查双侧面颊、前额、下颏部呈现斑片状红斑丘疹,界限不清,部分脱屑,无渗出。诊断化妆品性皮炎(湿疹性改变)治疗经过停用“美容霜”,局部外涂“湿疹霜”日二次,加用口服防风通圣丸日二次每次一袋(6克)。三日后复查用药后痒止,无脱屑,局部红斑丘疹消退,皮肤光泽正常,痊愈。
脓疱疮组例1患儿张×,女,3岁,左侧口角“水泡”溃破流水5天 一周前因“感冒”后左侧口角及下颏起小水泡,5天前水泡溃破、流水自涂紫药水不见好转,目流黄水而就医。
局部检查左侧口角及下颏部可见群集蚕豆大小糜烂面,部分结痂,有少许分泌物。诊断脓疱疮。治疗经过局部双氧水清洗后,自行干燥,外涂“湿疹霜”日二次,暴露。三日后复诊,局部糜烂面干涸,无脓痂及渗出,皮损复常,痊愈。
例2患儿刘××,男,7岁,左颊面腮部起“水泡”5天来诊。局部检查患儿左侧腮部及耳垂部可见蚕豆大小脓痂、糜烂面,少话分泌物,界限清楚,双侧腮腺不肿大 诊断脓庖疮。治疗经过双氧水清洗后,自行干燥,外涂“湿疹霜”日二次,三日后复诊,局部糜烂面消退,无分泌物,皮损复常,痊愈。
例3患儿赵××,女,13岁,学生。因“感冒”5天后左侧口角起“水泡“伸张口疼痛。局部检查左侧口角呈集簇状黄豆粒大小三处脓痂,少许分泌物。诊断脓疱疮,治疗经过双氧水清洗后,自行干燥,外涂“湿疹霜”日三次,加用甲硝唑片二片日三次口服。三日后复诊,脓痂脱落,无分泌物,皮损复常,张口自如,痊愈使用湿疹治疗皮肤湿疹和脓疱疮,兼有营养和药效作用,疗效明显,总有效率为99.32%,无毒副作用,用药简便,有效成分稳定,作用缓和,皮肤易吸收,无过敏反应,改善组织循环,具有营养、安全,消炎、止痒,防腐、收敛的协同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霜剂氯霉素250-500份,病毒灵100-200份,甲硝唑400-1,000份,扑尔敏10-20份,地塞米松5-10份,维生素B650-100份,维生素B120.5-1.0份,乳化剂10,000份,精制水20,00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湿疹、脓疱疮皮肤病的外用霜剂,由氯霉素250-500份、病毒灵100-200份、甲硝唑400-1,000份、扑尔敏10-20份、地塞米松5-10份、维生素B
文档编号A61K31/7135GK1157137SQ96115108
公开日1997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14日
发明者牟广志, 石世光 申请人:牟广志, 石世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