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308阅读:17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髋关节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医疗中先天性髋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盆截骨术后的固定支架。
现有技术采用石膏固定,使患者易发生石膏压疮,关节僵直,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困难,治疗费用高,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医生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髋加压固定托板,有效的固定髋部位的大转子,使截骨端不移位,股骨头不脱出髋臼,而膝、踝可调整角度活动,使患者早期在支架内做髋、膝关节锻练。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背托板固定患者腰背部,髋部装有螺旋加压固定托板,下肢由支架杆与下肢固定托板和下肢加压托板及足底托板,采用顶丝套管的连接方式与支架杆连接成一体,并可根据不同的身体可随意调节。为了使两下肢之间保持外展位,装有下肢支杆调节双下肢外展角度,支架最底部装有足托板,可根据需要调整足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髋关节固定支架长短,宽窄,可根据患者的身高胖瘦,而随意调节,下肢外展角度及足底托板的内旋角度可随意调节,髋关节固定托板可保障股骨头不脱出截骨端,不移位,而使髋关节早期活动,防止术后关节僵直,保障手术的成功,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本实用新型髋关节固定支架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说明


图1是髋关节固定支架的主视图。
图2是髋关节固定支架A-A剖视图。
图3是髋关节固定支架的螺旋加压固定托板部位的B-B剖视图。
图4是髋关节固定支架的下肢固定托板部位的C-C剖视图。
图5是髋关节固定支架的下肢加压托板支架D向大样图。
图6是髋关节固定支架的下肢加压托板支架,套管与支杆支板连接处E-E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髋关节固定支架是由加压螺杆(0),螺旋支杆(1),顶丝套管(4)、(15)、(16)、(18),支架杆(2)、(12)、(30)、(31),侧托板(5),中托板(6),连接件(3)、(7)、(8)、(27),顶丝(9)、(17),下肢支杆(10),下肢支杆连接销(11),下肢托板(13)、(14),足底固定杆(19),足底旋转盘(20),足底托板(21),足底护板(22),下肢加压托板(23),槽形卡垫(24),托板固定件(25),髋加压托板(26),下肢加压托板螺杆(29),加压斜支板(41),垂直支板(45),横螺旋支板(43),连接轴(42),背托连接带(44)组成。中托板(6)与侧托板(5),通过背托连接带(44),用连接件(3)、(7)、(8)、(27)固定连接,连接带(44)两端部带槽可活动调节。侧托板(5)侧部位装有顶丝套管(4),将支架杆(2)穿入顶丝套管(4)中,用顶丝(9)固定后,形成一个整体的腰背托板。支架杆(2)的底部装有髋部加压托板(26)与加压螺杆(0)连接,顶丝套管(4)侧端装有螺旋支板(1)与加压螺杆(0)螺旋连接可调整压力大小。下肢支架杆(12)、(30)上分别装有下肢固定托板(13)、(14)及下肢加压托板(23),在其端部分别装有顶丝套管(15)、(16),将支架杆(12)、(30)分别穿入顶丝套管(15)、(16)中,用顶丝固定。下肢托板(13)、(14)搭接处带长形孔槽,用托板固定件(25)连接,在其底部装有槽形卡垫(24),将两板卡紧,防止移位变形,托板另外两端部与顶丝套管(15)焊接,实现了能调节的整体下肢固定托板。下肢加压托板(23)与螺杆(29)连接,并在顶丝套管(16)上部装有垂直支板(45),与斜支板(41),横螺旋支板(43)用连接轴(42)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能调节的支架,横螺旋支板(43)用连接轴(42)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能调节的支架,横螺旋支板(43)中部带有螺旋孔与螺杆(29)配合组成一个整体的能调节的托板支架。支架杆(2)下部装入支架杆(12)内,支架杆(30)装入支架杆(12)内,支架杆(31)装入支架杆(30)内互相搭接,然后用顶丝套管(15)、(16)在其搭接处固定连接。支架杆(31)下端与横向顶丝套管(4)焊接。足底固定杆(19)中部装有足底托板(21),托板底部装有足底旋转盘(20)上端与足底托板(21)底部连接,下端通过顶丝套管(18)与足底固定杆(19)连接。足底固定杆(19)两端分别穿入支架杆(31)下端的顶丝套管(4)中,并用顶丝固定。按以上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整体的髋关节固定支架,为了调整两肢之间的外展角度,分别在两肢之间的支架杆(12)中部装有下肢支杆(10),用支杆销(11)可调节搭接,下肢支杆(10)与支架杆(12)连接采用顶丝套管方法进行。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髋关节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中托板(6)与侧托板(5)通过背托连接带(44),用连接件(30)、(7)、(8)、(27)固定连接,侧托板(5)侧部装有顶丝套管(4),将支架杆(2)穿入顶丝套管(4)中,用顶丝(9)固定形成一体的腰背托板,支架杆(2)的底部装有髋部加压托板(26)与加压螺杆(0)连接,顶丝套管(4)侧端装有螺旋支板(1),与加压螺杆(0)螺旋连接,可调整压力大小,下肢支架杆(12)、(30)上分别装有下肢固定托板(13)、(14)及下肢加压托板,支架杆(2)下部装入支架杆(12)内,支架杆(30)装入支架杆(12)内,支架杆(31)装入支架杆(30)内,互相连接,然后用顶丝套管(15)、(16)固定连接,支架杆(31)下端装有足底托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下肢固定托板(13)、(14)及下肢加压托板(23)端部分别装有顶丝套管(15)、(16),将支架杆(12)、(30)分别穿入顶丝套管(15)、(16)中,用顶丝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髋关节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下肢托板(13)、(14)搭接处,带长形孔用托板固定件(25)连接,固定件(25)底部装有槽形卡垫(24),下肢加压托板(23)与螺杆(29)连接,并在顶丝套管(16)上部装有垂直支板(45)与斜支板(41),横螺旋支板(43)用连接轴(42)连接,横螺旋支板(43)中部带有螺旋板与螺杆(29)螺旋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杆(31)下端装有足底托板(21),在其底部装有足底旋转盘(20),上端与足底托板底部连接,下端与顶丝套管(18)连接,足底固定杆(19)穿入顶丝套管(18)内,固定杆两端装有顶丝套管(4),支架杆(31)分别装入顶丝套管(4)内用顶丝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杆(12)中部装有下肢支杆(10),用支杆销(11)可调节搭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髋关节固定支架是由背托板、髋部位螺旋固定托板、支架杆和下肢托板、下肢加压托板及足底托板构成,能有效的固定大转子,使截骨端不移位,股骨头不脱出髋臼,而膝、踝可调整角度活动,早期在支架内做髋、膝关节锻炼,是应用于医疗中先天性髋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骨盆截骨术后的最佳固定支架。
文档编号A61B17/56GK2302770SQ9620141
公开日1999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9日
发明者苏士海, 韩俊起, 魏奎东, 朱玉奎, 杨天奎, 黄桂艳 申请人:渤海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化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