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换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71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换药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卫生器具,特别是一种一次性换药盒。
目前换药碗,在外科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小伤口的清创缝合,感染部位的处理,术后刀口拆线等,长期以来重复使用,换药碗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现有技术CN2168562Y《一次性换药盒》,虽然也是一次性换药盒,但其小盒内设有横竖隔板分成三个空间,分别放消毒棉球、纱布、绷带,从临床角度出发不实用,敷料、消毒液应视伤情取用为宜,用途不同盒内取放的物品也不同,创口大小不同,对于物品的需求也不同,如果内贮过多,造成浪费,内贮不够还需二次取用。另外还加大了成本,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简便实用,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有效地避免清洗、灭菌、贮存、发放诸环节的疵露,防止医源性感染,因而更安全,更可靠的一次性换药盒。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塑料盒,由一只塑料袋包装而成。其特点是塑料盒大小、形状相同,其形状为口大底小的槽形体,槽口与槽底的四个角带有园弧,并可相互套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全可靠,能防止医源性感染,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运输贮备方便,不仅适用于各大医院,也适用于不具备灭菌设施或设施不完善的基层医疗机构,如基层连队,乡镇卫生院、门诊所,还适用于部队战地救护以及家庭、学校、工厂等单位的清洁换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个相同的塑料盒套叠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
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配用的塑镊3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配用的塑镊4示意图。

图1、2中塑料盒1、2的大小、形状相同,其形状为口大底小的槽形体,槽口与槽底的四个角带有圆弧,可相互套叠,减少体积。塑料盒1、2的槽口面积为14×10cm,槽底面积为12×8cm,高为4cm,塑料盒1、2套叠后用塑料袋封装后严格灭菌。
在图3、4中塑镊3、4长度为14cm,塑镊3的前端带有齿,塑镊4前端为平的,便于临床选用,塑镊3、4放在一起用塑料袋封装后严格灭菌。塑镊3、4与塑料盒1、2换药时配用的。
在使用时塑料盒1、2中的任何一个可取放无菌敷料或清毒液,另一个存放换药中的污染,废弃物品,安全可靠方便。塑料盒1、2与塑镊3、4分装,换药时合二为一,分开亦可各自为用,扩大了盒、镊合用,分用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换药盒,包括塑料盒(1)、(2),由一只塑料袋包装而成,其特征在于塑料盒(1)、(2)的大小、形状相同,其形状为口大底小的槽形体,槽口与槽底的四个角带有圆弧,并可相互套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卫生医疗器具,包括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塑料盒,用一只塑料袋包装而成。其特点是:塑料盒的形状为口大底小的槽形体,槽口与槽底的四个角带有圆弧,并可相互套叠。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能防止医源性感染,体积小、重量轻,运输贮备方便,不仅适用于各大医院,也适用于不具备灭菌设施或设施不完善的基层医疗机构,还适用于部队战地救护以及家庭、学校、工厂等单位的清洁换药。
文档编号A61B19/00GK2278444SQ9620818
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日
发明者赵金来, 杨立, 杨旭凯 申请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甘肃省总队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