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990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属内科医疗器械。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上消化道鼻胃肠管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国内济南生产的三腔二囊管,主要由长约104cm、带有A、B、C三个纵向孔(孔径分别约为3、1、1mm)的胶管构成,胶管尾段带有与A纵向孔相通的侧孔,侧孔前段为相邻设置的、与B、C纵向孔分别相通的两个气囊,该管工作时,利用下部气囊压迫胃底、贲门,与其相邻的上部气囊压迫食管,可用于治疗肝硬化食管,贲门、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止血,通过侧孔可回抽胃液来判断止血效果。另一种为国内江苏生产的单腔单囊管,主要由长约120cm、带有单个纵向孔(孔径约为3mm)的胶管构成,其尾段设有一个气囊,气囊内部胶管上有通孔与纵向孔相通,该管气囊压迫胃底贲门时,可用于肝硬化胃底、贲门及食管下段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止血;气囊内注入稀钡在X射线的引导下,使气囊进入十二指肠球部进行充气压迫后,可用于十二指肠球部出血的止血。上述两种管的缺点是对胃粘膜病变引起的大出血无明显止血效果,而且对胃粘膜表层寄存的幽门螺旋杆菌不能实施局部封闭加药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三腔两囊式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其两气囊之间通过一段带有侧孔的胶管隔离开,两气囊可分别用于压迫堵塞贲门、胃底及十二指肠球部,实现止血和局部加药治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主要由带有A、B、C三个纵向孔的胶管和两个气囊构成,两个气囊设在胶管的尾段,两者通过带有若干侧孔a的一段胶管隔开;两个气囊内的胶管上带有通孔分别与B、C纵向孔相通,气囊之间的胶管侧孔与A纵向孔相通。
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胶管未端的气囊内的胶管内部置有长约10mm的铅丝,用于引导气囊在体内的定位。整个胶管的有效长度为125~140cm、外径5~7mm。
当胶管未端上部气囊压迫胃底贲门时,用于肝硬化食管下段、胃底、贲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可以同时从侧孔抽吸胃液观察止血效果;当底部气囊压迫十二指肠球部时,通过侧孔向胃腔注入止血药,用于实施对胃部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由于其尾段的两个气囊被带侧孔的一段胶管进行了隔离,使上下两个气囊可以分别用于压迫胃底贲门和十二指肠球部,具备对上消化道各种出血的止血、可随时观察止血效果,以及对胃腔实施局部药物治疗、可防止药物流失等多种功能。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痛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中A-A、B-B、C-C、D-D剖视放大图;图3(a、b)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参见
图1、2。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主要由带有A、B、C三个纵向孔的胶管1和气囊2、3构成,纵向孔A、B、C的孔径约为3mm、1mm、1mm,胶管1未端对A、B、C孔进行封闭,三孔的前端分别与A、B、C三个胶皮套管相接;气囊3、气囊2设在胶管1的尾段,两者通过带有若干侧孔a的一段胶管(1)隔开;侧孔a与A纵向孔相通,气囊3内的胶管1上带有与纵向孔C相通的通孔c,气囊2内的胶管1上带有与纵向孔B相通的通孔b;侧孔a用于体内外液体(胃液或药液等)的流通,通孔b、c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放气。
在胶管1未端的气囊3内中心胶管A纵向孔内部置有长约10mm、直径约3mm的铅丝4,用于气囊3进入体内十二指肠时,通过体外X射线进行定位。胶管1的有效长度为125~140cm、外径5~7mm,其中气囊2、3纵向长度为4~6cm,两气囊的近端距之间带侧孔a的胶管长度为4~6cm。
其工作原理参见图3a、图3b。如图3a,将胶管1上的气囊3、2从鼻腔送入胃内,从B管向气囊2进行充气后,回拉气囊2,使其压迫固定在胃底贲门5处,可用于治疗肝硬化食管,贲门、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的止血,并可随时通过A管上的侧孔a回抽胃液来判断止血效果。如图3b,将胶管1上的气囊3、2从鼻腔送入胃内,利用气囊3中胶管1内的铅丝4,在X射线的引导下,使气囊3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6,从C管向气囊3进行充气,使其压迫固定在该处。这样,通过A管上的侧孔a向胃腔内注入止血药,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病变大出血,如胃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等,并可回抽胃液来判断止血效果;通过侧孔a向胃腔注入高浓度抗菌药物,短期内能有效杀灭胃粘膜表层的幽门螺旋杆菌,并可及时回抽药物,避免药物被小肠吸收,药物毒副反应轻、病人依从性好。
权利要求1.一种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主要由带有A、B、C三个纵向孔的胶管(1)和气囊(2)、(3)构成,其特征在于,气囊(3)、气囊(2)设在胶管(1)的尾段,两者通过带有若干侧孔a的一段胶管(1)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在胶管(1)未端的气囊(3)中胶管(1)内部置有长约10mm的铅丝(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胶管(1)的长度为125~135cm、外径5~7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胶管(1)尾端气囊2、3纵向长度为4~6cm,两气囊的近端距之间带侧孔a的胶管长度为4~6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消化道多用途鼻胃肠管,主要由带有A、B、C三个纵向孔的胶管(1)和气囊(2)、(3)构成,气囊(3)、气囊(2)设在胶管(1)的尾段,两者通过带有侧孔a的一段胶管隔开,在胶管(1)的末端置有铅丝(4)。两个气囊可以分别用于压迫胃底贲门和十二指肠球部,具备对上消化道各种出血的止血,以及对胃腔实施局部药物治疗等多种功能,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痛苦。
文档编号A61M25/00GK2257197SQ9621148
公开日1997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4日
发明者卫金歧, 汤洁浩, 郭万瑞, 乔林帮, 刘春奎, 康妙霞 申请人:河南石油勘探局职工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