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输液袋用易拉插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636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血、输液袋用易拉插口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输血、输液袋用易拉插口件,属于医用器材附件。
现有的输血、输液袋因缺乏与其相连接的插口件,仅采用一根塑料管与袋体连接,即将塑料管的一端与袋体连接,并使其与袋腔相通,另一端封死。使用时,医务人员要用剪刀之类的器具先剪去封死的封头部分,再用橄榄式接头(有玻璃的,也有塑料的)的一端插入之,另一端插入用于连接的过渡软管上,靠接在过渡软管上的输液针实现输液。这种输血、输液袋在使用过程中既不方便、又无法充分杜绝与外界的感染和渗漏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拧开即用、能防止交叉感染的、不渗漏的、使用方便的输血、输液袋用易拉插口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输血、输液袋用易拉插口件,它包括输液管主体11、输液孔8、10、上、下碟形块1、6、断裂槽4以及隔膜9,输液管主体11的上部末端封闭,输液孔8、10分别位于输液管主体11的下端侧部和底部,上、下碟形块1、6分别一体制作在输液管主体11的上部和中部,断裂槽4位于上、下碟形块1、6之间,隔膜9设在位于输液管主体11的下部的管腔3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输血、输液袋上的使用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的下碟形块6上有凸台6。凸台6随下碟形块6与输液管主体11一体成形而成形。由于位于上、下碟形块1、6之间的断裂槽4的壁厚相对于输液管主体11的壁厚而言薄得多,当使用本新型时,医务人员手捏上碟形块1并将其旋去时,断裂槽4便被撕断。为了防止在撕断断裂槽4而除去上碟形块1时,无为地撕破下碟形块6,进而撕破输液管主体11,因此,将断裂槽4的壁厚制得较薄的同时在下碟形块6上加制凸台6。这样既利于医务人员操作,又起到安全作用,保证了使用效果。
本新型的隔膜9位于输液管主体11的管腔3内,平时起封隔液体的作用,只有在医务人员拧去上碟形块1,用输液针穿透时,即拧开即用时,经输液孔8、10引入的液体才得以由输液针流通,而且不会产生交叉感染和渗漏。
本实用新型的位于输液管主体11下端侧部的输液孔8有一对。一对输液孔8的作用能保证液体充分流尽。
将本实用新型如图3所示连接于输血、输液袋7上,并使输液管主体11的下端具输液孔8、10的部分伸入袋腔。当将本新型与输血、输液袋7压接于一起时。随之将输液管主体11的上部末端封闭,形成管状封口2。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上碟形块1旋去,用输液针的针尖插入输液管主体11的管腔3,并捅穿隔膜9,此时输血、输液袋7内的液体由输液孔8、10进入管腔3,经输液针输用。当袋内液位低到无法由输液孔10流入时,再由一对输液孔8流入,从而能保证液体的充分利用。输血、输液袋7上的进液管12的作用是供向输血、输液袋7内灌液之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拧开即用、能防止交叉感染、不渗漏、操作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输血、输液袋用易拉插口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液管主体(11)、输液孔(8)、(10)、上、下碟形块(1)、(6)、断裂槽(4)以及隔膜(9),输液管主体(11)的上部末端封闭,输液孔(8)、(10)分别位于输液管主体(11)的下端侧部和底部,上、下碟形块(1)、(6)分别一体制作在输液管主体(11)的上部和中部,断裂槽(4)位于上、下碟形块(1)、(6)之间,隔膜(9)设在位于输液管主体(11)的下部的管腔(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血、输液袋用易拉插口件,其特征在于下碟形块(6)上有凸台(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血、输液袋用易拉插口件,其特征在于位于输液管主体(11)下端侧部的输液孔(8)有一对。
专利摘要一种输血、输液袋用易拉插口件,它包括输液管主体、输液孔、上、下碟形块、断裂槽以及隔膜,输液管主体的上部末端封闭,输液孔分别位于输液管主体的下端侧部和底部,上、下碟形块分别一体制作在输液管主体的上部和中部,断裂槽位于上、下碟形块之间,隔膜设在位于输液管主体的下部的管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拧开即用、能防止交叉感染、不渗漏、操作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39/00GK2276810SQ9622348
公开日1998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6日
发明者粱祖民, 周洪宝, 张炳林, 王青 申请人:常熟市医用器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