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78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正确引导纹针进行线性往复运动且不易磨角的纹眉机线性移动导引机构。
纹眉机主要是经由一电源接头用外界电源,使驱动马达旋转,并利用一偏心传动机构,将驱动马达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末端传动杆的线性往复运动,该末端传动杆尾端一体成型或连接有一用以夹置纹针的夹针座,使纹针随末端传动杆而作一线性往复运动,促使纹针往复刺入受纹者的皮下组织中,藉以进行纹眉、纹身或纹眼线等工作。
为保持纹眉作业的安全性并确保纹成眉形的美观性,纹针应保持正确的线性运动,不能在往复运动中产生向两侧偏斜或震动现象;但因其驱动源为马达的旋转动能,虽经偏心传动机构将之转变为线性运动,但事实上,末端传动杆除承受一驱使其进行线性往复运动的轴向作用力外,还承受有部份残留的径向作用力,此一径向作用力将促使纹针和夹针座在进行轴向线性往复运动之余,同时具有一向两侧偏斜的趋势;在习用技术中,是在末端传动杆上设置一外径加大的圆柱形导引块,使之通过一圆形孔,藉以限制纹针和夹针座向两侧偏斜的趋势。由于纹眉机是供使用者握于手中操作的,其体积和重量均被要求小型化和轻量化,使其末端传动杆、夹针座均需使用塑胶射出成型的轻量化材料制成,这些轻量化材料较易磨损,且如上所述,该圆柱形导引块具有一向两侧偏斜的趋势,因此,在圆柱形导引块通过圆形孔的上、下开口端时,其圆周外表面易与两个开口端的锐利端缘相互磨擦,致使导引块的圆周外表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因磨损而产生凹凸不平的情形,进而导致纹针在往复运动时,因导引块表面不平坦而产生震动现象,这对于纹眉作业的安全和品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时甚至造成圆柱形导引块卡制于圆形开口端的端缘,使末端传动杆、夹针座及纹针均被卡死无法顺利移动。
由此可见,上述习用纹眉机在线性导引机构上,仍有诸多缺点,急待加以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它可避免习用技术中导引块与其所通过圆形孔的开口端端缘相互磨擦而受损致使纹针在往复运动中衍生震动现象的弊病,藉以增进纹针在轴向线性往复运动时的平稳度与准确性,而可确保纹眉作业的安全性和纹眉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它可有效防制习用技术中导引块卡死于圆形孔开口端的缺点,杜绝纹针卡死无法移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它可减少导引件在往复移动与接触壁面间的磨擦阻力,不但可降低导引块的磨耗损失,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使用较小功率的马达作驱动源,使纹眉机更为小型化而且更为省电。
具有上述优点的本申请的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包括有内部设有驱动马达、电源接头及偏心传动构构的纹眉机本体,该偏心传动机构可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其末端传动杆的轴向线性往复运动;该纹眉机本体内壁面成形一导引筒形壁面,而通过该引筒形壁面中心线的末端传动杆上,则向外延伸有数个呈规则排列且具有相同突出长度和轴向高度的突出柱体,这些突出柱体恰与导引筒形壁相互接触,藉以导引末端传动杆的线性行进方向,同时可限制末端传动杆因承受径向分力而向两侧偏斜的移动趋势,使之可保持稳定且精确轴向线性往复运动;这些突出柱体的往复移动行程短于这些引导筒形壁面的轴向高度,使之完全包容于该引导筒形壁面内进行线性往复运动,而不与这些导引筒形壁面的两个开口端产生任何接触,藉以避免这些突出柱体被导引筒形壁面开口端端缘所磨擦而受损或被卡死不动。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的轴向部份剖面视图,其中
图1的末端传动杆是位于上死点位置,而图2的末端传动杆则位于下死点位置;图3为该线性移动导引机构第一实施例的横向剖面视图;图4为该线性移动导引机构第二实施例的横向剖面视图;以及图5为该线性移动导引机构第三实施例的横向剖面视图。
请同时参阅
图1和图2,纹眉机的构成包括有内部设有驱动马达12、电源接头14和偏心传动机构16的纹眉机本体10,该偏心传动机构16包括有一末端传动杆18,该末端传动杆18的尾端直接成型或连接一夹针座20,再由夹针座20接合一纹针30,纹针30则穿过一套接于纹眉机本体10前端的握杆40以及一套接于握杆40前端的针套50内部,并由针套50前端开口51伸出外界。经由电源接头14接用外界电源,使驱动马达12旋转,并利用偏心动机构16将驱动马达12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末端传动杆18、夹针座20和纹针30的线性往复运动,促使纹针30往复刺入受纹者的皮下组织中,藉以进行纹眉、纹身或纹眼线等工作。
本申请的主要改良部份,主要是在纹眉机本体10内壁面成形一导引筒形壁面60,末端传动杆18恰可通过该导引筒形壁面60的中心线,且于该末端传动杆18上向外延伸有数个呈规则排列且具有相同突出长度和轴向高度的突出柱体70,这些突出柱体70恰与导引筒形壁面60相互接触,藉以导引末端传动杆18的线性行进方向,同时可限制末端传动杆18因承受径向分力而向两侧偏斜的移动趋势,使之可保持稳定且精确的轴向线性往复运动;这些突出柱体70的往复移动行程短于该导引筒形壁60的轴向高度,使之被完全包容于该导引筒形壁面60内进行线性往复运动,即这些突出柱体70进行往复运动时的上死点位置(如
图1所示)和下死点位置(如图2所示),均不脱离导引筒形壁面60的范围,使得这些突出柱体70不与该导引筒形壁面60的两个开口端62、64产生任何接触,藉以避免这些突出柱体70被导引筒形壁面开口端62、64端缘所磨擦而受损或被卡死不动。
该等突出柱体70可被排列成如图3所示的“I”字形,或被排列成如图4所示的“十”字形,或被排列成如图5所示的等角多边形;且各突出柱体70可直接由该末端传动杆18向外延伸(如图4所示),或者被预先制成为一套筒72,再将该具有规则排列突出柱体70的套筒72套置于末端传动杆18上(如图3和图5所示)。这些突出柱体70仅与导引筒形壁面60的部份表面积形成接触状态,非如习用技术中圆柱形导引块与圆形孔的全面积接触状态,其可减少线性移动导引机构在往复移动时的磨擦阻力,不但可降低导引机构的磨耗损失,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更可使用较小功率的马达作为驱动源,使纹眉机更为小型化且更为省电。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具有导引作用的各突出柱体,不与导引筒形壁面的两个开口端产生任何接触,藉以避免这些突出柱体被导引筒形壁面开口端端缘所磨擦而受损或被卡死不动,可避免纹针在往复运动中因导引用突出柱体表面受损致衍生震动现象的弊病,藉以增进纹针在轴向线性往复运动时的平稳度与准确性,而可确保纹眉作业的安全性和纹眉品质。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进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申请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该纹眉构包括内部设有驱动马达、电源接头和偏心传动机构的纹眉机本体,该偏心传动机构可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其末端传动杆的轴向线性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该纹眉机本体内壁面成形一导引筒形壁面,而通过该导引筒形壁面中心线的末端传动杆上,则向外延伸有数个呈规则排列且具有相同突出长度和轴向高度的突出柱体,这些突出柱体恰与导引筒形壁面相互接触,藉以导引末端传动杆的线性行进方向,且这些突出柱体的往复移动行程短于该导引筒形壁面的轴向高度,使之被完全包容于该导引筒形壁面内进行线性往复运动,而不与该导引筒形壁面的两个开口端产生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这些突出柱体是被预先制成为一套筒,再将该具有规则排列突出柱体的套筒套置于末端传动杆上。
专利摘要一种纹眉机的线性移动导引机构,是于纹眉机本体内壁面成型一导引筒形壁面,偏心传动机构的末端传动杆恰可通过导引筒形壁面的中心线,且于末端传动杆上向外延伸或套置有数个呈规则排列且具有相同突出长度和轴向高度的突出柱体,各突出柱体恰与导引筒形壁面相互接触,藉以导引末端传动杆的线性进行进方向,且突出柱体的往复移动行程短于导引筒形壁面的轴向高度,使之被完全包容于导引筒形壁面内进行线性往复运动,不与导引筒形壁面的两个开口端产生任何接触,藉以避免突出柱体被导引筒形壁面开口端端缘所摩擦而受损,可增进纹针在轴向线性往复运动时的平稳度与准确性。
文档编号A61B17/00GK2267769SQ96241559
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30日
发明者蔡国隆 申请人:蔡国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