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医用灌肠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173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医用灌肠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灌肠用导管。
目前,各医疗单位普遍用橡皮导尿管作为保留灌肠管来使用,它存在以下几个缺陷一、橡皮导尿管价格昂贵,多次消毒易老化;二、橡皮导尿管的消毒如果不彻底,容易交叉感染;三、橡皮导尿管仅一个开口,容易阻塞,不利于缓性滴注;四、橡皮导尿管插入肠腔无深度标志,插入深度如有偏差,会影响药物在肠腔内的吸收效果。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一种CN2208943Y“一次性医护用灌肠导管”,其主要改进方案为灌肠管由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成,并设置一个套接管,同时在插肛管端顶部设置多个孔,但是它仍不能有效地克服容易阻塞以及存在无深度标志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阻塞,使用方便的一次性医用灌肠管。
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管、插肛管与套管,套管设置在导管的端部,其技术解决方案为在插肛管的端部设置导入器,导入器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孔,出液孔后设有开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决方案为在导管与插肛管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管。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的结构,解决了普通灌肠管容易阻塞以及无深度标志,使用效果不佳的缺陷,使用方便、理想、效果佳。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图1本实施例的结构视图;图2
图1的B-B视图。
本实施例包括导管2、插肛管4及套管1,套管1设置在导管2的端部,连接注射器与导管2,同时在插肛管4的端部设置导入器5,导入器5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孔6,出液孔6后设有开槽7,这样就使得万一出液口6被粪便阻塞后,输液可以沿着开槽7流出。在导管2与插肛管4的连接处还设有连接管3,本实施例中,连接管3在插肛管4一侧的端面与导入器5出液孔6的距离为15cm,因为一般灌肠管插入的深度为15cm,这样就使得连接管3起了深度标志器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灌肠用导管,包括导管、插肛管与套管,套管设置在导管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插肛管(4)的端部设有导入器(5),导入器(5)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孔(6),出液孔(6)后设有开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灌肠用导管,其特征在于在导管(2)与插肛管(4)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管(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灌肠用导管,包括导管、插肛管与套管,导管的端部设有套管,插肛管的端部设有导入器,导入器上设有若干个出液孔,出液孔后设有开槽,导管与插肛管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灌肠管容易阻塞以及无深度标志,使用效果不佳的缺陷,使用方便、理想、效果佳。
文档编号A61M3/02GK2282887SQ9624669
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9日
发明者李道勋 申请人:李道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