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414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输液器,虽然较好地解决了乳胶管输液器所存在的热原反应问题,但是,由于一次性输液器的管腔较细,其内径仅为0.4cm,且管壁较硬,静脉输液时,穿刺针进入血管后血液回流少,不易辩别针头是否已进入血管,常有继续进针,致血管刺破而使穿刺失败,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改进的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以使进针时血量增加,便于操作者作出正确判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由输液管和调节阀构成,所述调节阀具有流量控制段A,该流量控制段A的滚轮轴槽为斜线,并且阀腔以斜线的起点位为“关”,沿斜线的上升而渐开,至斜线终点为“开”,其特征在于设置阀腔夹闭段B,阀腔夹闭段B是流量控制段A起点位的延伸,其轴槽为水平线,阀腔在夹闭段B内自水平轴槽起点至终点均为“关”。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调节器结构的改进,可使得进针过程中输液管存在负压,从而回血量增加,回血显而易见,对于细小或弹性较差的血管仍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借此提高医疗质量。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一人可单独进行静脉输液穿刺,不需他人辅助,省时、省力。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调节阀2由流量控制段A和阀腔关闭段B构成,流量控制段A长度为4~5cm,阀腔夹闭段B长度为2~3cm。该流量控制段A的滚轮轴槽3为斜线,并且阀腔以斜线的起点位为“关”,沿斜线的上升而渐开,至斜线终点为“开”,阀腔夹闭段B是流量控制段A起点位的延伸,其轴槽3为水平线,阀腔在夹闭段B内自水平轴槽起点至终点均为“关”。
本实施例中,设置调节阀挡圈4,该调节阀挡圈4位于距针头不少于20cm处的输液管1上。挡圈4的设置用以使得调节阀2不至于太靠近针头,而影响输液管内负压的形成。
使用时,首先将调节器上的滚轮5推经阀腔的“关”位,再继续推至阀腔夹闭段B的起点位,在穿刺针进入皮肤、未刺入血管之前,将调节器2上的滚轮5回推至阀腔的“关”位,此时,阀腔仍然为关闭,但由于滚轮5的回推,使输液管内形成一定的负压,继续进针至刺入血管时,立即可见回流的血液。
权利要求1.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由输液管(1)和调节阀(2)构成,在所述调节阀(2)上具有一倾斜设置的滚轮轴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槽(3)的底端,延伸设置一段水平的滚轮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距针头不少于20cm处的输液管(1)上设置调节阀挡圈(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槽(3)的倾斜段长度为4~5cm,水平段长度为2~3cm。
专利摘要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由输液管和调节阀构成,在所述调节阀上具有一倾斜设置的滚轮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槽的底端,延伸设置一段水平的滚轮轴槽。本实用新型可使进针时的回血显而易见,从而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医疗质量。
文档编号A61M5/14GK2309843SQ9723587
公开日1999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24日
发明者姚学娜, 于小然 申请人:姚学娜, 于小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