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手法式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86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手法式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骨科临床治疗器械,主要涉及一种仿手法式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器。主要用于踝关节不稳定型骨折脱位的复位与固定。
目前骨科临床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复位和手法复位。手术复位内固定创伤较大,操作困难;功能恢复慢,优良率不高。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复位效果相对差,并易再错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不加重原骨折创伤,使骨折脱位良好复位和牢固固定的仿手法式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两根螺杆和两侧板构成框架结构,框架的一侧板下端连接有相对框架可上下调整位置的可调螺杆,复位螺纹针螺纹联接在其一端并可左右位移,框架的另一侧板下端固联有基座,复位钩针通过针锁固定在基座上并可相对基座上下移动;基座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根骨圆针。
本实用新型固定器为组合式结构,模仿孟宪杰整复踝关节骨折的基本手法,将胫骨下段内侧外踝、内踝三个部位作为固定器的三个作用力点,通过经皮穿针,使力直接作用于骨骼,以针代手,整复固定骨折。使用时基座通过两根骨圆针固定在胫骨下段内侧,外侧可调螺杆及螺纹钉经皮固定外踝,复位钩针经皮固定内踝,三点固定使破裂榫环得以恢复稳定;后踝骨折块大于关节面1/4时,骨圆针经皮撬拨复位,加闭克氏针经皮固定。经试验用于治疗踝关节不稳定型骨折,复位可全部达到PhiLips标准,距骨无半脱位,下胫腓联合无分离,骨折全部愈合,无针道感染,无断针。
实施例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由两根螺杆4和两侧板5构成可调框架,螺杆4螺纹穿过两侧扳5,可根据患肢粗细进行宽度调整,用于内外侧力的传递,侧板5上开置有纵向条孔;使螺杆4上下调整位置;框架的一侧板下端通过固定管7联接有可调螺杆6,其相对固定管可上下滑动并用螺母固定,可调螺杆端头固联的长方体上有三个螺纹针孔,复位螺纹钉8可沿其旋进旋出,左右调整进针深度,并用螺母固定。框架另一侧板下端固联有长方体型基座2,其侧面固定有两根骨圆针1,基座2上部通过针锁联接有复位钩针9,复位钩针9相对基座2可上下移动以调整进针位置并用针锁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仿手法式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是由两根螺杆(4)和两侧板(5)构成框架结构,框架的一侧板下端连接有相对框架可上下调整位置的可调螺杆(6),复位螺纹针(8)螺纹联接在其一端并可左右位移;框架的另一侧板下端固联有基座(2),复位钩针(9)通过针锁固定在基座(2)上并可相对基座上下移动,基座(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根骨圆针(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手法式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是螺杆(4)与侧板(5)螺纹联接,在侧板(5)上开置有供螺杆(4)上下位移的条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临床治疗器械。其由螺杆和侧板构成框架,在框架的一侧板下端连接有可调螺杆,复位螺纹针连接在其一端并可左右移动,框架的另一侧板下端固联有基座,基座上通过针锁连接有复位钩针,基座内侧面上设置有两根骨圆针。本实用新型将胫骨下段内侧、外踝、内踝三个部位作为固定器的三个作用点,经皮穿针使力直接作用于骨骼,试验证明复位全部达philips标准,距骨无半脱位,下胫腓联合无合离,骨折全部愈合。
文档编号A61B17/58GK2317821SQ97242430
公开日1999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7日
发明者莫勋南, 孟宪杰, 任志凯, 姚小锐, 陈柯 申请人: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