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89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特殊护理设施的病床。
现有的护理病床一般可使病人抬起上半身,或抬起双腿。但多数病床类同普通卧床,无其它特殊功能。分析其原因往往是限于经费短缺,无法在病房中普及有特殊功能的护理病床。所以除一些急症病人或专科病房配用特殊护理病床外,一般很少能为病人提供特殊护理病床的。因此,当长期卧床的病人,尤其是老年瘫痪病人常常会因长久仰面而卧,背部长出褥疮,而褥疮常不易愈合,并易引发感染而死亡,从而减少了病人的生存机会。同时,为了护理这类病人,需要长期护理,且护理人员必须身强力壮,方能为病人经常翻身。这样支出的护理费用就不低,对家属而言是苦不堪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护理床,这种护理床的床板之两侧在需要时可向上翻起,达到使病人自动翻身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一种具有特殊护理设施的多功能护理病床的床板可以将床板的左右两侧向上翻起。即是病人不但可斜靠在床上,或抬起双腿外,还可以自动向左右方向翻动身体,以改善躺恣和便于护理人员擦抹病体。
这种多功能护理床是由床架与床板构成。
床架的四条腿不设在床头下,而装在床架下;其目的是这种护理床只供病人单身躺用,护理家属不得同躺一张床,否则此护理床易翘起。这样就不会干扰病人休息,也保护护理床不受意外的损伤。
床板分为四块横板,即头板、中板、腿板、脚板。
头板由一块T形板和两块矩形板组成。两块矩形板正好镶嵌在T形板的两侧空缺上,矩形板与T形板的竖杆部用铰链相连接,则矩形板可沿T形竖杆一侧翻起。每块矩形板的上侧与T形板的相接处可用一个插销插定。
头板与中板用三副铰链相连接,即在T形板的下侧,两块矩形板的下侧用铰链与中板相连接。这样头板的三块板与中板的三块板的相连处是可以翻起的。
中板由三块矩形板组成,三块板间用铰链相连接,则中板的外侧两块板可翻起。而外侧两块板与头板的矩形板相接的一边可用插销销定。当松开头板的T形板与矩形板间的插销,用另一个插销销定中板外侧的矩形板与头板的矩形板,则可使中板的外侧矩形板与头板的矩形板合成一块整板,需翻起时可使此整板同时翻起。另一侧的头板与中板的连接方式、翻起方式与前述完全相同。
中板中间一块矩形板的上部开一个可便溺的圆洞,圆洞上设自下而上的封口板。封口板是固定在一根带手柄的曲杆上的,松开手柄使曲杆下移,再拉动手柄使曲杆右移则封口板移至床板下面,让出洞孔,则在洞孔下放置便桶承接病人的便溺。最后替病人净身,取走便桶,推动手柄将封口板移至洞口下,再将手柄上移栓定,封口盖却好封平床板。
封口板上在冬天时可固定圆形厚褥,夏天时可固定草席,在床板上所铺的褥子和草席在床板的圆洞位置均应挖出圆洞,此空位应由封口板上固定的圆形褥块、草席块来补平整。
腿板是一块与床宽相同的矩形板,在其中部用铰链与中板中间一块板相连接,则腿板也可向上翻起。
脚板也是一块与床宽相同的矩形板,此板可随腿板同时升起,但其放置方式应是与床面平行,所以其连接的铰链应与其它铰链的设置面相反。
头板、中板、腿板的升降可采用通用的齿条作升降驱动杆,齿条可用齿轮驱动,而齿轮的旋转可用手柄或低压电动机来驱动。当然其生产成本以手动装置为最低,也易将此床推广;采用电动机方式驱动,自动化程度较高,但其生产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则较难大幅度推广。
多功能护理床的床板升降装置的设计应属普通的现有技术。
多功能护理床是宽约一米的单人床,只能供一位病人躺用。当一位瘫痪病人躺在床上,需要斜靠在床头时,护理人员可以松开中板与头板间的两个插销,摇动手柄或启动电动机使头板翻起一定角度,此时病人的上半身可靠在床的头板上。若病人需要大小便,则可由护理人员将头板继续上翻至最大角度,病人的屁股可对准中板圆洞,此时护理人员拉动圆洞封口板的手柄,使封口板右移,再将手柄下移,使封口板移至床板下面,推人便桶对准圆洞口,病人即可便溺。待病人便完,移开便桶,替病人净身。推动手柄将圆形封口板移至洞下,再上移手柄,封口板将洞口封平。
当病人需要躺平,则可摇动头板驱动齿轮手柄,使齿条顶杆下移至头板与床架持平为止,最后插上中板与头板间的插销。
当病人需要翻身和擦抹身体时,可由护理人员松开头板的T形板与矩形板间的插销,再由护理人员摇动中板外侧板升降齿轮的手柄,使齿条顶杆上移,顶起中板外侧板和与连接的头板矩形板形成的整板至一定角度,病人的身体自然偏转向床板的另一侧,于是病人的背部肌肉与皮肤得以放松。若护理人员需要给病人擦抹身体,此时也就可非常轻松地工作。若要使病人向另一侧转身,则可以放平这边的中板与头板矩形板形成的整板,再去摇动另一侧床边的中板升降齿轮,即可达到使病人向另一侧转身之目的。
若要抬起病人的腿、脚,则可摇动腿、脚板的升降齿轮手柄,使腿板翻起,带起脚板并成与床架持平,则病人的腿脚自然升起并可搁置。
上述床板的升降结构若改为低压电动机驱动,即可实现自动化。
使用多功能护理床就不会过于麻烦护理人员,护理也较轻松,而且也卫生干净,对病人的护理质量也会相应提高,而病人的心理压力也可大为下降,得褥疮的可能性大为减少,则必然使病人得以延年益寿。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多功能护理床作详细的阐述。



图1是多功能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多功能护理床的头板升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多功能护理床的中板升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多功能护理床的腿、脚板升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多功能护理床的中板圆洞封口板的升降装置示意图。
参照附
图1、附图2,一种具有特殊护理设施的多功能护理病床是一种单人床,其床架(1)的四条腿不设在床头下,而装在床架(1)下;其目的是这种护理床只供病人单身躺用,护理家属不得同躺一张床,否则此护理床易翘起。这样就不会干扰病人休息,也保护护理床不受意外的损伤。
床板(2)分为四块横板,即头板(7)、中板(6)、腿板(5)、脚板(4)。
头板(7)由一块T形板(8)和两块矩形板(10)组成。两块矩形板(10)正好镶嵌在T形板(8)的两侧空缺上,矩形板(10)与T形板(8)的竖杆部分用铰链(11)相连接,则矩形板(10)可沿T形板(8)竖杆一侧翻起。每块矩形板(10)的上侧与T形板(8)的相接处可用一个插销(9)插定。
头板(7)与中板(6)用三副铰链(12)相连接,即在T形板(8)的下侧和两块矩形板(10)的下侧用铰链(12)与中板(6)相连接。这样头板(7)与中板(6)的相连处是可以翻起的。
参照附图3中板(6)由三块矩形板(13)组成,三块矩形板(13)间用铰链(14)相连接,则中板(6)的外侧两块板(13)可翻起。而外侧两块板(13)与头板(7)相接的一边可用插销(15)与头板(7)销定。当松开头板(7)的T形板与矩形板(10)间的插销(9),用插销(15)销定。则可使中板(6)的外侧矩形板(13)与头板(7)的矩形板(10)合成一块整板,需翻起时可使整板(10)(13)同时翻起。
另一侧的头板(7)与中板(6)的连接方式和翻起方式与前述的完全相同。
中板(6)中间一块矩形板(13)的上部开一个可供病人便溺的圆洞(16),圆洞(16)上设一块自下而上的封口板(17)。
参照附图5封口板(17)是固定在一根带手柄(19)的曲杆(18)上的,松开手柄(19)使曲杆(18)下移,再拉动手柄(19)使曲杆(18)左移则封口板(17)移至床板(2)下面,让出洞孔(16),则在洞孔(16)下放置便桶承接病人的便溺。最后替病人净身,取走便桶,推动手柄(19)将封口板(17)移至洞口(16)下,再将手柄(19)上移栓定在曲杆套(20)上,封口板(17)却好封平床板(2)。
封口板(17)上在冬天可固定圆形厚褥,夏天可固定草席,而在床板(2)上所铺的褥子和草席时,应在床板的圆洞位置挖出圆洞,此空位应由封口板上固定的圆形褥块、草席块来补平整。
参照附图4腿板(5)是一块与床宽相同的矩形板,在其中部用铰链(21)与中板(6)中间一块板相连接,则腿板(5)也可向上翻起。
脚板(4)也是一块与床宽相同的矩形板,此板可随腿板(5)同时翻起,但其放置方式应是与床面平行,所以其连接的铰链(22)应与其它铰链的设置面相反。
头板、中板、腿板的升降可采用通用的齿条作升降驱动杆,齿条可用齿轮驱动,而齿轮的旋转可用手柄或低压电动机来驱动。当然其生产成本以手动装置为最低,也易将此床推广;采用电动机方式驱动,自动化程度较高,但其生产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则较难大幅度推广。
多功能护理床是宽约一米的单人床,只能供一位病人躺用。当一位瘫痪病人躺在床上,需要斜靠在床头时,护理人员可以松开中板(6)与头板(7)间的两个插销(15),摇动头板(7)驱动齿轮的手柄或启动电动机使头板(7)受齿条顶杆顶起而升起一定角度,此时病人的上半身可靠在床的头板(7)上。若病人需要大小便,则可由护理人员将头板(7)继续上升至最大角度,使病人的屁股对准中板圆洞(16),此时护理人员拉动圆洞封口板(17)的驱动曲杆手柄(19),使封口板(17)左移,再将手柄(19)下移,使封口板(17)移至床板(2)的下面,再推入便桶对准圆洞口(16),病人即可便溺。待病人便完,移开便桶,替病人净身。推动手柄(19)将圆形封口板(17)移至洞口(16)下,再上移手柄(19),封口板(17)将洞口(16)封平整。
当病人需要躺平,则可摇动头板(7)的升降齿条顶杆的齿轮手柄,使齿条顶杆下移至头板(7)与床架(1)持平为止。最后插上中板与头板间的插销(15)。
当病人需要翻身和擦抹身体时,可由护理人员松开头板的T形板(8)与矩形板(10)间的插销(9),再由护理人员摇动中板外侧板(13)升降齿条的齿轮的手柄,使齿条顶杆上移,顶起中板外侧板(13)和与其相连接的头板矩形板(10)形成的整板至一定角度,病人的身体自然偏转向床板(2)的另一侧,于是病人的背部肌肉与皮肤得以放松、流通空气,若护理人员需要给病人擦抹身体也就非常轻松。同样要使病人向另一侧转身,则可以放平这边的中板(13)与头板矩形板(10)形成的整板,再去摇动另一侧床边的中板与头板矩形板(13)(10)形成的整板的升降齿条的驱动齿轮手柄,即可达到使病人向另一侧转身之目的。
若要抬起病人的腿、脚,则可摇动腿、脚板(5)(4)的升降齿条的齿轮手柄,使腿板(5)翻起,带起脚板(4)并成与床架(1)保持平行,则病人的腿脚自然升起并可搁置。
上述床板的升降结构若改为低压电动机驱动,即可实现自动化。
使用多功能护理床就不会过于麻烦护理人员,护理也较轻松,而且也卫生干净,对病人的护理质量也会相应提高,而病人的心理压力也可大为下降,得褥疮的可能性大为减少,则必然使病人得以延期益寿。
权利要求1.多功能护理病床是一种单人床,由床架与床板构成,其特征在于床板(2)分为四块横板,即头板(7)、中板(6)、腿板(5)、脚板(4);头板(7)由一块T形板(8)和两块矩形板(10)组成,两块矩形板(10)正好镶嵌在T形板(8)的两侧空缺上,矩形板(10)与T形板(8)的竖杆部分用铰链(11)相连接,每块矩形板(10)的上侧与T形板(8)的相接处可用一个插销(9)插定;头板(7)与中板(6)用三副铰链(12)相连接,即在T形板(8)的下侧和两块矩形板(10)的下侧用铰链(12)与中板(6)相连接;中板(6)由三块矩形板(13)组成,三块矩形板(13)间用铰链(14)相连接,中板(6)外侧两块板(13)与头板(7)相接的一边可用插销(15)销定;松开头板(7)的T形板与矩形板(10)间的插销(9),用插销(15)销定中板(6)外侧矩形板(13)与头板矩形板(10),可使中板(6)的外侧矩形板(13)与头板(7)的矩形板(10)合成一块整板;中板(6)的另一侧的矩形板(13)与头板(7)的连接方式、翻起方式相同;中板(6)中间一块矩形板(13)的上部开一个圆洞(16),圆洞(16)上设自下而上的封口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其封口板(17)是固定在一根带手柄(19)的曲杆(18)上的,松开手柄(19)可使曲杆(18)下移,再拉动手柄(19)可使曲杆(18)左移,使封口板(17)移至床板(2)下面,应让出洞孔(16);将手柄(19)上移栓定在曲杆套(20)上,封口板(17)却好封平床板(2)的圆洞(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口板,其特征在于封口板(17)的面上可固定圆形厚褥和草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头板、中板、腿板的升降可采用通用的齿条作升降驱动杆,齿条可用齿轮驱动,而齿轮的旋转可用手柄、低压电动机来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其床架(1)的四条腿不设在床头下,而装在床架(1)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床板(2)的腿板(5)是一块与床宽相同的矩形板,在其中部用铰链(21)与中板(6)中间一块板相连接;脚板(4)也是一块与床宽相同的矩形板,此板可随腿板(5)同时翻起,但其放置方式应是与床面平行,其连接的铰链(22)应与其它铰链的设置面相反。
专利摘要多功能护理病床是一种单人床,其床板由头板、中板、腿板、脚板组成。头板由T形板与两块矩形板构成,板间用铰链连接,用插销固定,头板可翻起,供病人斜靠用。头板的矩形板与中板外侧两块板用铰链相连接,用插销固定,也可翻起,供病人向左右方向翻身时用,可防褥疮和便于替病人擦身;中板中间开一圆洞,圆洞上设封口板。移开封口板,圆洞下放有便桶,可供病人便溺用。床板的腿板与脚板可同时翻起供病人搁腿用。多功能护理床使护理工作轻松而卫生,可提高护理质量。
文档编号A61G7/00GK2314772SQ97243100
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2日
发明者骆素兰 申请人:骆素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