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盘健身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343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扭盘健身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结构,尤指能供站立扭动的扭盘健身器结构。
鉴于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处于紧张之忙碌状态,使得许多人因长期疲劳而造成身体部位之不适,常见的有腰酸背痛、四肢酸痛等,虽然,该等病痛可归类于运动量不足所致,但由于都市生活中,实难寻找合宜之运动场所,加上忙碌不堪的工作,自然无法定期、定量的活动舒展筋骨,所以,目前民间为适应此现代文明所形成之弊端,而相继推出各种健身器材,供人们于暇余利用有限之空间,达到运动之目的,其中一种可站立于圆盘上,将全身扭动之转盘,因其确可获得运动之较佳效果,而广受欢迎,但由于该产品系由人体自行扭动无法控制转动之适当速度及角度,亦可能造成使用不当之运动伤害,殊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供站立扭动,且能调整扭动速度及角度的扭盘健身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结构包括一本体、一转盘、一传动轴、一弧形固定架、一支撑杆与控制电路,其中本体系由上、下盖所组成,上盖前端设有一隆起部分,供套接支撑杆,后端设有一圆形开口,并于该开口之周缘设有一弧形开口,下盖之前后端分别设有圆柱与固定柱;转盘系呈工形,上方为凸粒状,下方周缘之适当位置设有一突点,底部中央设有一固定轴,供穿设一轴承后,套合于下盖之后端圆柱上,浅槽部供套设一皮带与一传动轴衔接;传动轴系嵌合于上盖与下盖前端之固定柱间,呈工字形,下方为一圆形齿轮,供马达之原动轴前端之蜗杆啮接,中央之凹槽供衔接转盘之皮带套接;弧形固定架系设于转盘周缘,两侧设有螺孔,供固定于下盖,表面设有一长弧形开口,供微动开关锁固;控制电路系设于本体前端支撑杆之上方,系由一电力控制电路及一正反器电路所组成,其中,正反器电路之输出端衔接一继电器,并使该继电器之常开及常关接点分别衔接马达之正反接线。
藉由上述构件之组合,该转盘可经由马达转轴之带动,配合其下方所设突点触及微动开关所产生之触发信号,使马达形成正反转,相对使转盘构成来回转动,以供站立其上,达到扭动健身之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一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角度调整装置操作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支撑杆操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电路图。

图1、2所示,本新型设有一由上、下盖11、12组成之本体1,其中,上盖11之前端为一隆起部分111,供支撑杆2插设,下盖12设有一圆柱121,使轴承13能穿设于该圆柱121,供一转盘14套合,该转盘14之固定轴(图未示)嵌合于圆柱121,以螺丝锁固,使转盘14之上半部突露于上盖11之圆形开口112,并能沿轴承13转动;一工字形传动轴15以其转轴151套于上盖11及下盖12之固定柱122,并由凹槽152以皮带16衔接至转盘14之浅槽部142,使传动轴15下方之齿轮153经由马达17之原动轴171前端之蜗杆172驱动时,能带动转盘14转动;一弧形固定架18设于转盘14之周缘,并以螺丝181、182锁固于下盖12,该固定架18表面设有一长弧形开口183,供微动开关19、20分别以螺丝191及螺栓201固定,且该螺栓201伸露于上盖11之弧形开口13,而以一旋钮202套合,经由该旋钮202之紧旋及松脱,而适当改变微动开关20之位置,使转盘14下方之突点143于转盘14转动时,能分别触及微动开关19、20,将触发信号传送至支撑杆2上方之控制电路3,并经由控制电路3之驱动,使马达17形成正反转,使转盘14构成来回之转动,并因微动开关20之位置调整,而改变转盘14之转动角度,另于转盘14上方设有脚套145,供使用者站在转盘14上方时固定双脚。
经由组合之本新型,可供使用者站立于转盘14上,并以手握持支撑杆2上方之握把21,且由控制电路3之调整钮31、32开启电源及设定转动速度,达到扭动健身之效果,而支撑杆2亦可藉由支架22及隆起部分111内部油压缸之作用,供身体适当之弯折,形成上半身之运动健身。
参阅图3,由图式中可看出,转盘14系套合于轴承13上,并以皮带16由转轴151带动,而转盘14之突点143可分别触及微动开关19、20,且其中之微动开关20可因本体1上方之旋钮202于松驰时,沿固定架18之开口183移动该微动开关20之位置,并于位置确定时,再予紧锁,使马达17带动转轴151时,能相对使转盘14形成来回之转动,而马达17之电源导线则可沿支撑杆2之中空部分23连接至控制电路。
参阅图4A、4B,由图式中可看出,微动开关19、20之间距较大时,转盘14之转动角度相对加大(如图4A所示),而当微动开关20经由移动而缩小与另一微动开关19之间距时,转盘14之转动角度亦相对缩小,以适应不同之扭动效果。
参阅图5A、5B,本新型之支撑杆2底部衔接一设于隆起部111之油压缸,使当支撑杆2经由上方之拉动,而形成前后之摆动时,能因该油压缸之阻力,达到拉力健身之效果。
参阅图6,本新型之控制电路,主要系设有一R1、VR1、C1、D2及Q2组成之电力控制电路,经VR1之旋动,可适当调整马达之供给电压,而由U1A、U1B及R6、Q1等组成之正反电路,则可因微动开关SW1、SW2之分别触动,使R6之压值呈高、低电位之变化,经由Q1之放大,继电器RY1亦呈开路或通路之交替,使衔接于该继电路RY1之常开及常闭接点之马达正反接线交互导通,构成马达之正反转。
综以上述,本新型以一转盘所设之来回转动,供站立扭动健身,除达到运动之目的外,且因转动角度及速度可自由调整,更增加健身之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扭盘健身器结构,包含本体(1)、转盘(14)、传动轴(15)、弧形固定架(18)、支撑杆(2)与控制电路(3),其特征在于本体(1)系由上、下盖(11)、(12)所组成,其中,上盖(11)前端设有一隆起部分(111),套接支撑杆(2),后端设有一圆形开口(112),并于该开口之周缘设有一弧形开口(113),下盖(12)内之前后端分别设有圆柱(121)与固定柱(122);转盘(14)呈工形,上方为凸粒状,下方周缘之适当位置设有一突点(143),底部中央设有一固定轴,供穿设一轴承(13)后,套合于下盖(12)之后端圆柱(121),浅槽部(142)套设一皮带(16)与一传动轴(15)衔接;传动轴(15)系嵌合于上盖(11)与下盖(12)前端之固定柱(122)间,呈工字形,下方为一圆形齿轮(153),供马达(17)之原动轴(171)前端之蜗杆(172)啮接,中央之凹槽(152)供衔接转盘(14)之皮带(16)套接;弧形固定架(18)系设于转盘(14)之周缘,两侧设有螺孔,供固定于下盖(12),表面设有一长弧形开口(183),供微动开关(19)、(20)锁固;控制电路(3)系设于本体(1)前端支撑杆(2)之上方,系由一电力控制电路及一正反器电路所组成,其中,正反器电路之输出端衔接一继电器RY1,并使该继电器之常开及常闭接点分别衔接马达(17)之正反接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扭盘健身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设于弧形固定架(18)一侧之可调微动开关(20),系以一长形螺栓(201)锁固于固定架之长弧形开口(183),且该长形螺栓(201)上方伸露上盖(11)之弧形开口(113),与一旋钮(202)螺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扭盘健身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转盘(14)上方之脚踏部分,可设置电热元件与磁性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扭盘健身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支撑杆(2)之底端可衔接于上盖隆起部分(111)之油压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扭盘健身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转盘(14)上方设有脚套(145)。
专利摘要一种扭盘健身器结构,主要设有由上、下盖组合之本体,于本体内置入一底部套合于轴承且上方凸露于本体之转盘,并于该转盘之周缘设有供固定微动开关之弧形固定架,使该转盘经由马达及减速齿轮之带动时,能因其底部所设之突点分别触及固定架两侧之微动开关,将触发信号传送至控电路,使马达能依该电路之驱动形成正反转,相对使转盘构成一定角度之来回转动,供使用者站立于该转盘,达到扭动健身之效果,并由微动开关之位置调整,使转盘适当改变转动角度之健身器结构。
文档编号A61H1/00GK2315943SQ97250480
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8日
发明者刘平邦 申请人:刘平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