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牙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60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牙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式牙垫。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牙垫大部分为圆柱形,或者主体为圆柱形,不论怎样加上附件,均不能改变其上下牙齿与牙垫之间单一着力点的状态,在牙齿较为松动的病人使用时,有可能造成牙齿脱落。而且会对上腭或舌体造成压迫。专利号90212618公开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虽然脱离了圆柱主体,但牙齿与牙垫间缺乏缓冲结构,而且曲度与牙弓不一致,外观不佳,并有可能损伤口腔粘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牙垫,这种复合式牙垫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既能支持、固定气管导管,又能很好地保护病人的牙齿及使口腔免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复合式牙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垫主体1、内套管2,该牙垫主体1为其内外口均为弧形的扁口状短管,其弧度与牙弓近似,所述牙垫主体1的外口周边设有唇挡11,左右两侧有用于固定头带4的通孔12,内口上下缘有向外突出的齿挡13,在牙垫外壁一周设有橡胶套3,所述牙垫主体1的扁圆形内径宽度比大号气管导管5的外径略大,所述内套管2是长度比牙垫主体1短、曲度与其一致的中空短管,其外壁一侧21为内凹型,其他三面与牙垫主体内径一致,外口除内凹侧21以外,其他三面均设有外挡22,并使其外部尺寸可啮合插入所述牙垫主体1腔内。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牙垫,结构合理,除具有支持、固定气管导管的功能外,还能很好地保护病人的牙齿和口腔。无须使用胶布固定,唇挡和齿挡的设计可防止牙垫向内或向外脱落。对气管导管的支持作用强,稳固性好,并可方便调整气管导管的深浅度,牙齿咬合面受力均匀,橡胶圈的设置可缓冲牙垫与牙齿间的作用力,方便口腔分泌物的清除。占据固有口腔空间少,对上腭、舌体不产生及挤压。另外,内套管本身可单独用作小孩的牙垫,做到一物多用。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牙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牙垫中牙垫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牙垫中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各图中,1是牙垫主体,11是牙垫外挡(唇挡),12是头带固定通孔,13是齿挡,2是内套管,21是内套管2的内凹侧,22是内套管2的外挡,3是橡胶圈,4是头带,5是气管导管。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牙垫包括牙垫主体1、内套管2、套装在内套管2上的橡胶圈3,一个牙垫主体1可以有多个不同尺寸的内套管2。所说的不同尺寸是指管的长度不同,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气管导管。牙垫主体1和内套管2可以分别制造,使用时,将所选用的内套管2插入便可。
如图2所示,牙垫主体1是扁口状短管,其内外口均为弧形,其弧度与牙弓近似,其外口周边设有唇挡11,而其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孔12,用于固定头带4,头带4用于将整个复合牙垫固定到患者的头部。牙垫主体1的内口上下缘有向外突出的齿挡13,在牙垫主体1外壁一周套装有橡胶圈3,牙垫主体1的扁圆形内径宽度比大号气管的外径略大,以便可以插入最大的气管导管。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牙垫中的内套管2是长度比牙垫主体2短、曲度与其相近的中空短管,其外壁一侧21为内凹型,以便与气管导管的外径其他三面与牙垫主体1内径一致,外口除内凹侧21以外,其他三面均有外挡22,使其外部尺寸可啮合插入所述牙垫主体1管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牙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垫主体(1)、内套管(2)、套装在牙垫主体(1)外壁上的橡胶圈(3),所述牙垫主体(1)为其内外口均为弧形的扁口状短管,其弧度与牙弓近似,所述牙垫主体(1)的外口周边设有唇挡(11),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固定头带(4)的通孔(12),所述牙垫主体1的内口上下缘有向外突出的齿挡(13),所述内套管(2)是长度比所述牙垫主体(1)短、曲度与其一致的中空短管,其外壁一侧(21)为用于和气管导管(5)外径配合的内凹边沿,其余三侧的轮廓与牙垫主体(1)内径吻合并分别设有外挡(22)。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式牙垫,包括扁口状短管的牙垫主体1、内套管2、牙垫主体1外壁上的橡胶圈3,牙垫主体1的外口周边设有唇挡11,两侧设有通孔12,而其内口上下缘有向外突出的齿挡13,内套管2是长度比牙垫主体1短、曲度与其一致的中空短管,其外壁一侧21内凹边沿另三面轮廓与牙垫主体1内径吻合并分别设有外挡22。这种复合式牙垫,除可支持、固定气管导管的功能外,还能很好地保护病人的牙齿和口腔。
文档编号A61M25/02GK2326202SQ9820869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5日
发明者孔宪营, 郭卫卫, 蔡俊明 申请人:深圳市龙岗区坪山镇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