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锥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1201阅读:3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倒锥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申请涉及牙科钻针。
目前临床应用的倒锥钻用来制备倒凹固位形,固位形是使充填体能保留于洞内,承受牙合力后不移位、不脱落的特定形状。倒凹是在轴髓线角区平洞底向侧壁作出的凹入小区,可使洞的底部有突出的部位,充填体获得洞底略大于洞口部的形状而能固位,倒凹固位形可以防止充填体从与洞底呈垂直方向的脱出。目前临床应用的倒锥钻由于其结构不合理而使制备的倒凹固位形的线角锋利,会破坏抗力形,如果抗力形破坏,那么所修复牙齿不能承担最大的咀嚼压力,甚至破坏牙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既能达到倒凹固位形的目的,又不破坏牙齿抗力形的新型结构倒锥钻。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头、颈和柄三部分,钻头短且端部呈玫瑰花瓣形状的截头倒椎形状,它是将钻头1的端部2与其侧的轴向的刃口3的交接处沿着相接方向制成圆角。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钻头端部与其侧轴向刃口的交接处沿着相接方向制成圆角,因此,利用此倒锥钻在制备倒凹固位形时,新型倒锥钻的外形可使制备的洞形呈口小底大的形状,同时洞形的轴髓线角呈圆缓的半球形,制备出的倒凹固位形既达到固位的要求,又不破坏牙齿的抗力形,从而避免了目前临床所应用的倒锥钻制备的轴髓线角锋利,破坏抗力形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钻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目前临床应用的倒锥钻制备的倒凹固位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钻头制备出的倒凹固位形示意图;图4为轴髓线角A处局部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倒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倒锥钻包括钻柄对应玫瑰花瓣在端部制成玫瑰花瓣形状的截头倒锥形钻头,钻头的轴向长度较短,在其侧壁轴向制有刃口,在钻柄和钻头之间为狭长的钻颈,其中,钻头是工作端,钻柄为工作时供上在机头内的固定部分。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最佳实施例的结构,它的特点在于倒锥钻钻头1,钻头1的端部2制成玫瑰花瓣形状,它与钻头侧的轴向的刃口3的交接处沿着相接方向制成圆角。图2和图3分别给出了目前临床应用的倒锥钻和本实用新型倒锥钻制备出的倒凹固位形示意图,用新型倒锥钻制备出的倒凹固位形的轴髓线角6是圆缓的,呈圆缓的半球形,图4给出了半球形轴髓线角A处的局部放大图,它解决了目前临床应用的倒锥钻制备出的倒凹固位形的轴髓线角5是锐角、线角锋利而破坏抗力形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倒锥钻,包括头、颈和柄三部分,钻头短且端部呈玫瑰花瓣形状的截头倒锥形状,其特征在于钻头(1),钻头(1)的端部(2)与其侧的轴向的刃口(3)的交接处沿着相接方向制成圆角。
专利摘要一种倒锥钻,属于牙科钻针。它包括头、颈和柄三部分,其中钻头短且端部呈玫瑰花瓣形状的截头倒锥形状,它的端部与其侧的轴向刃口的交接处沿着相接方向制成圆角。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可使制备的洞形呈口小底大的形状,洞形的轴髓线角呈圆缓的半球形,制备出的倒凹固位形既达到固位的要求,又不破坏牙齿的抗力形,解决了目前临床应用的倒锥钻制备的倒凹固位形的线角锋利而破坏牙齿的抗力形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理想的牙钻。
文档编号A61C3/02GK2367270SQ98250768
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8日
发明者刘英群 申请人:刘英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