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35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防止脱发、而且能在脱发部位的头皮上长出新头发的装置。
脱发的原因有多种,例如精神紧张、男性荷尔蒙、头皮不洁等,但主要原因是头皮的血液流通不良,使得发根部营养不足而引起脱发。
因此,已往采用的方法,是在头皮上涂抹含有浸透发根、使血管扩张成分的育发剂。或者用手或器具按摩头皮、用远红外线等加温头皮等各种方法,以促进头皮的血液流通。
但是,上述已往的方法中,实际上不能得到充分的育发效果。其原因是,育发剂不容易浸透到发根部,只能暂时地促进血液流通,或者,即使能促进血液流通,但对于毛细血管已不存在的部位,仍然不能把营养成分送到发根。
另一种方法是用真空吸引头皮,使毛细血管扩张,以促进血液流通。
但是,上述吸引方法中所用的生发装置,几乎都是用帽子覆盖住整个头部,将该帽子内形成负压以吸引整个头部。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即,当使用覆盖整个头部的、具有大面积开口面的吸引具时,由于把开口面密接地固定在头侧部,所以头侧部被紧箍住,血液不能良好地流向头顶部,对于育发反而更不利。
另外,脱发症通常不是发生在整个头部,而是局部地发生在头顶部或头前部等特定部位,所以,吸引整个头部的上述已往装置,对于需要育发的特定部位,不能有效地作用负压。
而且,适度的按摩对促进血液流通有效果,但在现有的装置中,在动作时调节负压向头皮提供按摩效果是很困难的。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由备有密接治疗者体表面安装的开口面的吸引具、和通过软管与吸引具连接、将吸引具内部形成为负压状态的真空泵而构成,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的面积在100cm2以下。
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面积和吸引负压是一种特定的开口面面积和特定的吸引负压,使得将开口面密接头皮模拟片表面中央部,该头皮模拟片由四边以15mm的宽度固定在平板上的长20cm×宽20cm×厚2mm的天然橡胶(NRASTM的缩略语)构成,将吸引具内部形成为负压时,能使该片在顶部被吸引隆起12mm以上。
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是圆形,开口面直径为53~80mm,施加的负压为360~560mmHg。
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形状,是沿着治疗者的生发处置部位的形状的圆形以外的形状。
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最大内径在5~10cm的范围。
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周缘形状是鞍形,并且,开口面周缘端部向外侧变厚,形成为圆形。
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设有用于释放吸引具内部的负压状态的释放阀。
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备有多个上述吸引具,这些多个吸引具分别通过不同的软管与真空泵连接,可以分别对多个吸引具内部的负压程度进行调节。
如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由于吸引具的开口面的面积在100cm2以下,可以对局部发生的脱发部位产生有效的负压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头皮的血液流通和毛细血管的形成,在短时间得到良好的育发、生发的效果。
而且可以防止当使用将头部整体覆盖的吸引具时产生的由于束紧头侧部而防碍血液的流通。
通过具有特定的开口面面积和特定的吸引负压的吸引具对头皮的吸引,能在脱发部位确实地长出新头发。
吸引具的开口面是圆形,开口面直径为53~80mm,施加的负压为360~560mmHg,可以确实地形成毛细血管,长出新头发。
另外,通过将吸引具的开口面形状形成为沿着治疗者生发处置部位的形状的圆形以外的形状,可以有效地促进头皮血液流通和毛细血管的生成,能在短期间内发现优良的育发和生发效果。
吸引具的开口面的最大内径在5~10cm范围内,可得到适合于头发生长和生发的头皮隆起程度。
另外,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周缘形状形成为鞍形,并且,开口面的周缘端部向外侧变厚,形成为圆形时,可减小吸引具与头皮的接触面积,吸引头皮时能将吸引具周围的头皮也同时吸上而隆起,并且可使吸引具沿着头的形状密接。


图1是表示本发明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2是表示吸引具一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吸引具的开口面形状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吸引具的开口面形状的底面图。
图5是表示使用头皮模拟片的实验状态的上面图。
图6是表示使用头皮模拟片的实验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把吸引具的开口面做成为圆形以外形状例的图。
图8是表示把吸引具的开口面做成为圆形以外形状例的图。
图9是表示把吸引具的开口面做成为圆形以外形状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把吸引具的开口面做成为圆形以外形状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将图9所示吸引具用于治疗者情形的图。
图12是表示将图9所示吸引具用于治疗者情形的图。
图13是把吸引具的开口面做成为圆形以外的形状,并且网材覆盖外壁例的外观图。
图14是把吸引具的开口面做成为圆形以外的形状,并且圆形框覆盖外周例的外观图。
图15是在吸引具的内部设置分隔壁,并将开口面做成为圆形以外形状例的外观图。
图16是表示在吸引具本身上设置释放阀例的外观图。
图17是表示在吸引具本身上设置释放阀例的外观图。
图18头部的略上面图,用于表示治疗者的脱毛部位。
图19是治疗者E的头皮放大照片。
图20是治疗者F的头皮放大照片。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实施例的构造图。
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如图所示,由吸引具(1)和真空泵(3)构成。吸引具(1)密接治疗者(H)体表面地安装着。真空泵(3)通过软管(2)与吸引具(1)连接,将吸引具(1)内部形成为负压。
在连接真空泵(3)和吸引具(1)的软管(2)上,设有压力仪(4)和开放阀(5),由开放阀(5)调节吸引具(1)内的负压程度,调节后的压力值由压力仪(4)读取。
图2是表示吸引具(1)一实施例的外观图,图3和图4分别是表示吸引具开口面形状的剖面图和底面图。图3中只表示吸引具的下部。
该例中的吸引具(1),由玻璃或丙烯酸类树脂等硬质材料做成,由球冠部(12)和软管(2)的连接部(13)构成,球冠部(12)具有圆形的开口面(11)。连接部(13)安装在该球冠部(12)的顶部。如图1所示,在把开口面(11)与治疗者体表面相接的状态,使真空泵(3)动作,从软管(2)吸引球冠部(12)内的空气,使吸引具(1)内部成为负压状态。
吸引具(1)的球冠部(12)的壁厚,在开口面(11)的周缘部(15)处,如图3所示地外侧变厚,并且断肌形成为圆形。
把开口面的周缘端部做成为这样的形状,可以减小吸引具与头皮的接触面积,并且,在吸引头皮时,吸引具周围的头皮也同时被吸上而隆起。
另外,吸引具(1)的开口面(11)的周缘部,在周缘部的相向位置形成朝上方的弯曲部,整体呈鞍形,把鞍形左右分开时,其剖面如图3所示,呈现朝中央部隆起的形状(弯曲部)。
这样,由于把吸引具的开口面周缘部形成为鞍形,可以使吸引具沿着头的形状密接。
本发明中,如上所述,把吸引具(1)的开口面(11)的形状做成为圆形时,其开口面面积最好为20~100cm2。
该值是本申请发明者研究设定的,如果开口面面积过大或过小,会产生以下弊病,对生发起到相反的效果。
如果使用覆盖整个头部的、具有大面积开口面的吸引具,为了良好地保持负压状态,必须将开口面密接头侧部地固定。但是,把开口面密接固定在头侧部时,头侧部被箍紧,影响血液流向头顶部,起到相反效果。
另外,脱发症通常是局部地发生在头顶部等特定部位,在头侧部不发生,如果开口面的面积过大,则吸引头皮时,对不必生发的部位也吸引,不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
另外,利用吸引生发的方法中,如果不将头皮吸引到隆起一定程度,则没有效果,吸引具过小时,为了使头皮隆起就需要强的吸引力,这样,吸引引起头皮充血,损伤头皮细胞。
另外,使吸引具密接头皮时,与头皮接触的开口部周缘端部面积,比实际被吸引部分的面积大,所以,吸引时头皮被周缘端部强烈压迫,发根被压紧,妨碍生发。
另外,需要生发部位的面积大时,要反复多次地进行吸引处理。
本申请发明者,反复进行了采用具有圆形开口面的吸引具的实验。结果得知,采用具有圆形开口面的吸引具时,开口面的面积在20~100cm2的范围内,可以切实防止上述弊病。
如上所述,将开口面的面积设定在20~100cm2的范围内,对于防止脱发是非常有效的。这一点比已往的吸引式生发装置优越。但是,本申请发明者经过多次实验的结果,得知仅凭该条件还不能使脱发部位长出新头发。
因此,本申请发明者为了得到使脱发部位长出新头发的条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得知,若要生发,必须用吸引在每1mm2内形成6个以上的毛细血管,而该毛细血管只有在用吸引使头皮隆起12mm以上时才能形成。
但是,头皮的状态因人而异,所以,使头皮隆起12mm以上的条件也因人而异,仅凭该条件在实际治疗时会产生不理想状态。为此,本申请发明者用以下方法,定量地确地使头皮隆起12mm以上的条件。
本申请发明者,对可以模拟头皮的代用品进行了研究,发现厚2mm的天然橡胶(NRASTM缩略语)制片材,在吸引时呈现近似于头皮的动向。另外,最初试用了厚度1mm的天然橡胶制片材,但与实际的头皮相比,吸引时隆起过大,所以,不适合作为模拟头皮的代用品。
使吸引具的开口面密接该厚度2mm的天然橡胶制片材(以下称为头皮摸拟片或橡胶片或片),在此状态下,观察能使该橡胶片被吸引隆起12mm以上的开口面面积和负压。所用橡胶片(入间川橡胶株式会社制,品名BL-1001)的性质如图表1所示。
表1
观察实验这样进行,即,对于图2所示具有圆形开口面的吸引具,准备φ23mm、φ37mm、φ53mm、φ80mm 4种直径的吸引具,在各直径吸引具的内部,形成660mmHg、560mmHg、460mmHg、360mmHg4种压力(负压)。
图5是表示实验状态的上面图,图6是表示实验状态的剖面图。
头皮模拟片(16)的尺寸为长20cm×宽20cm×厚2mm。将该橡胶片(16)载置在白木制的木板(17)(长23cm×宽23cm×厚1cm)上,用厚1cm的白木制木框(18)(外形长20cm×宽度20cm,内形长17cm×宽17cm)压住片(16)的周围,将其固定在木板上。在木板(17)的中央部,用锥子开设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从木板(17)的里侧垂直向上地插入竹串(18),该竹串(18)带有隆起高度测定用刻度。在该状态时,使竹串(18)的前端不与片(16)的里面相接,并且竹串(18)与贯通孔之间无间隙,确认空气不从贯通孔泄漏。
把具有上述开口面直径的吸引具(1)载置在橡胶片(16)的表面,并使开口面与片密接,再借助真空泵的动作使吸引具(1)内部成为负压状态,吸引5分钟后,通过竹串(18)的前端与橡胶片(16)的里面相接,测定这时的橡胶片(16)的隆起高度。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从表2的结果可知,为了使头皮模拟皮隆起12mm以上,必须要满足2个条件,这2个条件是,吸引具的直径在53mm以上以及吸引具内部的压力在560mmHg以下。
接着,为了确定头皮的实际隆起高度,使吸引具的开口面密接头皮,对头皮进行吸引。吸引时,将吸引具内部的压力(负压)保持为360mmHg、460mmHg、560mmHg三种,各保持5分钟。
结果,用φ23mm和φ37mm的吸引具时,在360~560mmHg负压范围内不能使头皮隆起12mm以上,用φ53和φ80的吸引具时,在360~560mmHg的负压范围内能合头皮隆起12mm以上。
接着,用具有φ83mm圆形开口面的吸引具,进行头皮吸引,开口面不沿着头部形状,只有一部分头皮与开口面接触。因此,头皮不被充分吸引,即使能够吸引时,接触部位也被局部压迫,头皮产生疼痛,损伤发根。
另外,使φ80mm吸引具内部的压力减小到小于360mmHg,用更强的吸引力作用于头皮时,治疗者吸引时疼痛,不能继续吸引。
从对这些头皮模拟片和头皮的实验结果可确定,使用具有圆形开口面的吸引具时,用吸引使头皮隆起12mm以上的条件是,吸引具的开口面直径为53~80mm,并且,吸引具内部的压力为360~560mmHg。
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吸引具(1)的开口面(11)的形状做成为圆形以外的形状。图7至图10是表示圆形以外的开口面形状。
图7中的开口面是纵横轴比约为1∶2的略椭圆形,开口面周缘部厚度约为开口面纵轴长度的一半。图8中的开口面是纵横轴比约为3∶4的略椭圆形。图9中的开口面是从圆形中心到圆周切成为扇形状(前端角约60度)。图10中的开口面是使纵横轴比约1∶2的略椭圆形状的圆周的一部分(略平行于长轴的圆弧的一侧)向外方呈三角形状突出的形状。
这样把开口面(11)做成为圆形以外形状的情况下,也如前所述那样,最好在开口面的周缘端部,如图3所示地将球冠部的壁厚形成为向外侧变厚且呈圆形,使开口面周缘部整体呈鞍形,这样能得到与前述同样的优越效果。
把开口面(11)的做成为圆形以外的形状时,将开口面(11)的形状形成为沿着对治疗者施行生发处理部位的形状、即沿着脱发前的原来头发线的形状。
例如,对前侧头部脱发的人,可如图11虚线所示地采用图9所示的吸引具。对头前部脱发的人,可如图12虚线所示地采用图10所示的吸引具。
这样,使吸引具(1)的开口面(11)的形状,与治疗者的实施生发处置部位的形状一致,可以仅在需要负压的部位,局部地作用。
另外,除了这些形状以外,也可以采用沿治疗者生发处置部位形状的其它形状。
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由于将吸引具(1)的开口面作成圆形以外的形状,并且与治疗者的生发处置部位形状吻合,这样,不必生发的部位不被吸引,所以,可防止开口面面积过大或过小时的弊病。
但是,把开口面作成为圆形以外的形状时,开口面的最大内径最好设定在5~10cm的范围内。
这是因为,具有异形开口面的吸引具中,如果最大内径小于5cm,为了使头皮充分隆起就必须要强烈地吸引,这样使头皮充血,反之,如果最大内径大于10cm,则头皮不容易隆起。
本申请发明者,使用具有圆形以外开口面的吸引具,反复进行了实验,结果得知,使用具有圆形以外开口面的吸引具时,开口面的最大内径在5~10cm范围内时,可切实防止上述弊病,具有优越的生发效果。
另外,采用圆形以外开口面的吸引具时,为了在脱毛部位生出新头发,必须在每1mm内形成6个以上的毛细血管必须用吸引使头皮隆起12mm以上。关于与各形状相应的吸引条件,现在正在锐意研究中。
将开口面(11)做成为圆形以外的形状时,吸引具的强度减弱,吸引时有可能损坏,所以,为了加强异形剖面吸引具的强度,在开口面的侧壁上付着网材、织物等,或者在吸引具的外周,覆盖圆形的金属制加强框等。把开口面做成为圆形剖面时,也可以将内部分隔成异形。
图13至图15是将开口面形状做成为图9所示形状的例子。图13是表示将网材(6)付着在吸引具(1)的开口面侧壁上的例子。图14是表示在吸引具(1)的外周覆盖圆形加强框(7)时的例子。图15是用分隔壁(8)将吸引具(1)内部分隔,将开口面(11)形成为异形剖面的例子。图15中的(9)不是分隔壁(8),是设在吸引具(1)外周面的空气孔。
图16和图17是表示吸引具(1)的另一变形例的外观图。图16所示吸引具(1)中,在连接部(13)的侧部,设有释放吸引具内部负压状态的释放阀(14)。图17所示吸引具(1)中,在球冠部(12)的侧部,设有释放吸引内部负压状态的释放阀(14)。
这样,由于在吸引具(1)上设置了将吸引具内部负压状态释放的释放阀(14),所以,在治疗时还具有对头皮按摩的效果,更加促进血液流通。
即,先将吸引具(1)内形成为负压状态时,在负压的状态打开释放阀(14)时,负压被急剧释放,然后再作用负压,反复进行该释放、加负压的操作,在毛细血管中可以使血液进行活塞运动,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
另外,也可以将图16的构造与图17的构造组合起来,做成为在2个部位设有释放阀(14)的吸引具(1)。
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中,应备有若干个吸引具(1),最好备有3~10个。
备有若干个吸引具(1)时,如图1所示,最好将若干个吸引具(1)通过各自的软管(2)与真空泵(3)连接,用开放阀(5)分别调节各吸引具内部的负压程度。
若干个吸引具(1)可以是全部为同一形状的,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
下面,说明本发明头皮毛细血液生成装置的使用方法。
使用本发明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时,先在治疗者俯卧的状态,将吸引具(1)密接其后背,在该状态使真空泵(3)动作,将吸引具(1)内形成为负压状态。这样,背部的毛细血管被扩张,促进背部血液流通,治疗者的全身血液流通良好。
通过对背部治疗,在治疗者的全身血液流通良好的状态,再将吸引具(1)密接在实施生发部位的头皮上。在该状态,使真空泵(3)动作,使吸引具(1)内部成为一定时间的负压状态。这样,头皮的毛细血管被扩张,促进头部血液流通。
这时,头皮成为局部轻度充血的状态,反复地对头皮进行该吸引作用,即使已经没有了毛细血管的部位,也能形成新的毛细血管。
另外,在吸引具(11)的内部为负压状态时,打开释放阀(14),急剧地使负压降低,毛细血管收缩后,再加负压进行吸引,这样,在毛细血管中,人为地使血液进行活塞运动,更加促进毛细管的形成。
吸引最好在360~560mmHg范围的负压下,一次进行2至5分钟。如果负压的程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充血严重,反而妨碍血液流通。
另外,在吸引时,必须使头皮隆起12mm以上,最好隆起12~13mm的范围。如果头皮隆起小于12mm,则不能在头皮上形成生发所需数目(每1mm26个以上)的毛细血管。
上述的治疗,每天或每若干天进行一次,以促进头皮的血液流通,经过3~4次后,已经没有了毛细血管的部位,会形成新的毛细血管。因此,既能防止脱发,又能在已脱发部位长出新的头发。
在实施了上述的治疗后,在头皮上涂抹生发剂,可更有效地使头发生长和促进长新头发。
生发剂的种类无特别限制,可采用由下述各药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配合成的生发剂。这些药剂例如有泛酸钙、维生素A乙酸酯、泛醇、盐酸吡哆醇、氨基酸类的甲硫氨酸、丝氨酸等营养补给剂、醋酸α-生育酚、氯化碘、当药制剂(印度当药提取物)等的血管扩张剂、辣椒酊、烟酸苄酯、酸香子兰基酰胺、1-薄荷醇、人参等的刺激剂、女性荷尔蒙(乙炔基雌二醇、二丙酸雌二醇)等荷尔蒙剂。
把从百合科芦荟类植物和/或山茶类植物(Camellia japonica)得到的榨取汁液或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进行配合而成的生发剂,也很好用。
百合科芦荟类(AloL)植物,例如有塔花芦荟(Aloe arborescensMill)、开普芦荟(Aloe ferox Mill)、索科特拉芦荟(Aloe perryiBAKER)、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纳塔尔芦荟(Aloebainesii TH)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山茶(Camellia japonica)类植物例如有,山茶花、细叶山茶、白山茶、山茶等,但并不限于这些。
〔试验例〕用表3所示年令、性别和脱发症状的A~F6人,作为治疗者。另外,如图18所示,把头部(上面图)分成为12块时,表中的脱发部位栏的数字表示哪个编号的部位有脱发症状。另外,在图18中,上侧是脸正面,从左右到下侧呈U字形弯曲者是头发。
表3
1.头皮隆起和毛细血管生成试验先对全体治疗者,用图2所示具有圆形开口面的吸引具,使该吸引具的开口面密接头皮,进行5分钟吸引,测定吸引时的头皮隆起高度,同时用显微镜观察吸引后的头皮,测定每1mm2内毛细血管的生成数。
吸引具是采用φ23mm、φ37mm、φ53mm、φ55mm、φ80mm、φ83mm这样6种直径的吸引具,吸引具内部的负压为560mmHg、460mmHg、360mmHg三种。
图19中分成四部分的右上部分和左下部分,表示治疗者E吸引前和吸引后的头皮放大照片(200倍)。图20中分成四部分的右上部分和左下部分,表示治疗者F吸引前和吸引后的头皮放大照片(200倍)。
图19和图20的左上照片,是用同倍率(200倍)对1mm头皮片进行摄影的放大照片,2根黑线的间隔是1mm。
治疗者E的吸引条件是,开口面直径为φ53mm,吸引负压为460mmHg。治疗者F的吸引条件是,开口面直径为φ53mm,吸引负压为360mmHg。
图19和图20中的左下照片中,可看出吸引使得头皮上出现呈红斑点状的毛细血管。
表示4至表6表示结果。表4表示560mmHg的情形,表5表示460mmHg的情形,表6表示360mmHg的情形。表示的记号表示毛细管的生成数。生成数为0时,用黑方块表示。为1~5者,用黑三角表示。为6~10者,用白方块表示。为11~15者,用白三角表示。为16~20者,用白圆圈表示。为21~25者,用双圆圈表示。为26~30者,用※表示。另外,头皮的隆起不足12mm者用黑圆点表示,12mm以上者用白圆圈表示。
表4
毛细血管发生率表示个数
头皮是否隆起了12mm以上
表5460mmHg■▲○◎※△
毛细血管发生率表示个数
头皮是否隆起了12mm以上
表6360mmHg
毛细血管发生率表示个数
头皮是否隆起了12mm以上
如表4~表6的结果所示,使用φ23mm和φ37mm的小直径吸引具时,全体治疗者在360~560mmHg的负压范围内,头皮隆起达不到12mm以上,毛毛细血管生成数也达不到6以上。而使用φ53mm、φ55mm、φ80mm、φ83mm的大直径吸引具时,大部分治疗者在360~560mmHg的负压范围内,头皮隆起达到12mm以上,毛细血管生成数也达到6以上。
另外,φ83mm的吸引具中,由于开口面与头部形状不吻合,所以,开口面只与一部分头皮接触,不能充分吸引头皮,即使能吸引时,接触部位被局部强烈压迫,头皮疼痛,损伤发根。
2.毛细血管生成数的生发试验接着,对上述6名治疗者,在φ53~80mm、360~560mmHg的吸引条件内,设定每1mm2的毛细血管生成数为0的条件、为1~5的条件、为6~10的条件、为11~15的条件、为16~20的条件、为21~25的条件、为26~30的条件这样7种条件,在各条件下进行生发的治疗。
治疗这样进行使吸引具密接头皮,使真空泵动作,将吸引具内部形成为负压状态,将该状态保持2分钟,接下来的1分钟利用释放阀的开闭,使负压反复地变强变弱,1星期反复一次。
表7表示从治疗开始到2个月后的生发状况。图19的四部分照片的右下,表示治疗者E的头皮放大照片(200倍)。图20的四部分照片的右下,表示治疗者F的头皮放大照片(200倍)。
治疗者E的吸引条件是,开口面直径为φ53mm,吸引负压为460mmHg。治疗者F的吸引条件是,开口面直径为φ53mm,吸引负压为360mmHg。
表中,圆点表示没有长新头发。星记号表示长出了新头发。另外,左栏记号与表4~表6中意义相同。
图19和图20的右下照片中,在头皮上长出了新头发。
表7
毛细血管发生率表示个数
头皮是否隆起了12mm以上
从表7结果可知,每1mm2的毛细血管生成数在5以下时,全部治疗者均没有长新头发。每1mm2的毛细血管生成数在6以上时,开始有一部分人长出新头发。由此可见,即使在头皮上形成了毛细血管,当其数目在每1mm2为5以下时,完全不产生生发现象,为了生发,必须每1mm2的毛细血管生成数在6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备有密接治疗者体表面安装的开口面的吸引具、和通过软管与吸引具连接、将吸引具内部形成为负压状态的真空泵而构成,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的面积在100cm2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面积和吸引负压是一种特定的开口面面积和特定的吸引负压,使得将开口面密接头皮模拟片表面中央部,该头皮模拟片由四边以15mm的宽度固定在平板上的长20cm×宽20cm×厚2mm的天然橡胶(NRASTM的缩略语)构成,将吸引具内部形成为负压时,能使该片在顶部被吸引隆起12mm以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是圆形,开口面直径为53~80mm,施加的负压为360~560mmH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形状,是沿着治疗者的生发处置部位的形状的圆形以外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最大内径在5~10cm的范围。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周缘形状是鞍形,并且,开口面周缘端部向外侧变厚,形成为圆形。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引具设有用于释放吸引具内部的负压状态的释放阀。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备有多个上述吸引具,这些多个吸引具分别通过不同的软管与真空泵连接,可以分别对多个吸引具内部的负压程度进行调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吸引式生发育发装置,不仅能防止脱发,而且能在脱发部位长出新头发。该装置由吸引具和真空泵构成,吸引具备有密接治疗者体表面地安装的开口面,真空泵通过软管与吸引具连接,将吸引具内部形成为负压状态。上述吸引具的开口面的面积在100cm
文档编号A61H7/00GK1297727SQ9912513
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6日
发明者湊照彦 申请人:石槌本教大阪教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