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塞动脉瘤用弹簧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562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栓塞动脉瘤用弹簧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栓塞动脉瘤用弹簧圈,主要用于治疗动脉瘤和其它血管畸形之用。
动脉瘤是动脉发育上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异常结构,其瘤壁与正常血管相比,有很大缺陷。当血压突然升高或动脉硬化等情况下,动脉瘤会破裂,造成致命出血。
过去,对动脉瘤只能采取开颅手术,用金属动脉瘤夹16夹闭见图7。
现有技术是勿须开颅的栓塞术见图6,将金属丝13绕成圆柱形弹簧14后,再绕成圆形弹簧圈15,从放入动脉血管的微导管7中往动脉瘤内塞满弹簧圈。其不足之处在于弹簧圈形状的结构单一,难以对各种形状的动脉瘤充满完全,因而影响治疗效果。导丝2和弹簧圈之间为不锈网焊接,不能在填塞弹簧圈后除该不锈钢焊点17以外的任何一点将弹簧圈断开,导致部分弹簧圈游离于载瘤动脉内,极易继发血栓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填塞完全和可在任何一点将弹簧圈断开从而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栓塞动脉瘤用弹簧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异形弹簧圈、圆形弹簧圈、导丝和粘接点构成,弹簧圈末端和导丝前端粘接。
异形弹簧圈为花瓣状、哑铃状、纺锤状和锥状。
粘接点为导电胶。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栓塞满动脉瘤的总图;图2为花瓣状弹簧圈的立体图;图3为哑铃状弹簧圈的立体图;图4为纺锤状弹簧圈的立体图;图5为锥状弹簧圈的立体图;图6为现有技术栓塞动脉瘤的图;图7为早期技术用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的图。
附图件号表示1、异形弹簧圈 2、导丝 3、粘接点 4、动脉血管5、动脉瘤 6、末端 7、微导管 8、导电胶9、花瓣状弹簧圈 10、哑铃状弹簧圈 11、纺锤状弹簧圈 12、锥状弹簧圈13、金属丝14、圆柱形弹簧15、圆形弹簧圈 16、动脉瘤夹17、不锈钢焊点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栓塞满动脉瘤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由圆形弹簧圈15、异形弹簧圈1、导丝2和粘接点3构成。由于动脉血管4上长出的动脉瘤5的形状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必须将弹簧圈的形状制成尽可能多的形状,才能达到充分有效地塞满各种不同形状的动脉瘤,以取得尽可能好的疗效。弹簧圈的末端6必须和导丝2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是用的导电胶8粘接。导丝通电热,粘接点不会断开,除粘接点以外的任何一点都可断开。这样,当填满动脉瘤后,可将刚露出动脉瘤的导丝齐根断开,做到不使动脉瘤外留下导丝或弹簧丝的断头痕迹,不会带来栓塞后的任何不良副作用。
图2、3、4、5表示各种异形弹簧圈的形状,图2为花瓣状弹簧圈9,图3为哑铃状弹簧圈10,图4为纺锤状弹簧圈11,图5为锥状弹簧圈12。
使用时,在动脉血管中放入微导管7,再备好已绕制成型的异形弹簧圈和现有技术中的圆形弹簧圈,根据动脉瘤的形状,选择好待用的弹簧圈,在X-线监视下,通过微导管将弹簧圈导入到动脉瘤内后,缓慢而轻柔地将动脉瘤填塞完全。最后通入电流,使动脉瘤外的弹簧圈与瘤内弹簧圈断开。栓塞物将永久留在体用,动脉瘤也因此达到解剖冶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可在任何一点断开,避免了任何不良的副作用;对任何形状的动脉瘤,均可做到填塞完全,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栓塞动脉瘤用弹簧圈,包括导丝和圆形弹簧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异形弹簧圈和粘接点,弹簧圈末端和导丝前端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动脉瘤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异形弹簧圈为花瓣状、哑铃状、纺锤状和锥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动脉瘤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粘接点为导电胶。
专利摘要栓塞动脉瘤用弹簧圈,包括导丝、圆形弹簧圈、异形弹簧圈和粘接点,弹簧圈末端和导丝前端粘接。可在任何一点断开,避免了任何不良的副作用;对任何形状的动脉瘤,均可做到堵塞完全,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00GK2366050SQ9920148
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5日
发明者凌锋, 亚力山大·拉恒, 缪中荣 申请人:凌锋, 缪中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