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尿道下裂防尿道口狭窄用的活动式喇叭形硅胶尿管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556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尿道下裂防尿道口狭窄用的活动式喇叭形硅胶尿管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装置,使用它,能防止手术后组织变形所引起的尿道口狭窄。
目前,对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手术矫治,不管是采用分二期手术法还是一期法,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的发生率总有10%—30%的病例。特别最近国内外所喜欢采用的尿道正位开口技术,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的仍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然而,迄今为止,除了手术方法的一些改进外,仍无防止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的器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器械装置,能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发生尿道口狭窄,且具有促进新尿道愈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器械装置以具有良好弹性的硅胶制成一端大一端小的外形为喇叭状的喇叭形体,它与临床上通常采用的导尿管配合使用,喇叭形体中央有中央孔(导尿管孔),使用时,导尿管从喇叭形体的中央孔(导尿管孔)中通过,喇叭形体借助于导尿管,使其形成可随导尿管前后活动的尿管套。在手术缝合尿道口后,经留置的导尿管,将喇叭形体小头端置入新形成的尿道口内的适当位置上,固定,术后8~10天,创口愈合后,随尿管拔除。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手术后尿道口被迫形成喇叭口状,从而防止了尿道口狭窄的发生。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导尿管的关系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2…中央孔(导尿管孔)3…实用新型的顶部4…导尿管5…尿道外口本实用新型为喇叭形体,中央孔(导尿管孔)2从实体底部1向顶部3贯穿,导尿管可以从中央孔通过。手术时,置于尿道外口5内。术中使用时,选择与导尿管经相匹配的喇叭形体置于外尿道内,固定在适宜位置,操作即完成。
本实用新型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末段尿道内具有喇叭形的支架作用,并具有扩张作用与效果,能增加对新尿道和阴茎隧道产生均匀压力,增加和扩大伤缘组织接触面,促进皮管愈合,从而达到防止尿道口狭窄的效果。
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尿道下裂防止尿道口狭窄的器械装置,它包括以硅胶制成的外形为喇叭状的喇叭形体,它与临床上通常采用的导尿管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喇叭形体中央有中央孔(导尿管孔),导尿管通过中央孔(导尿管孔)使喇叭形体形成可活动的尿管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形体的中央孔(导尿管孔)的孔径必须与所使用的导尿管外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治疗尿道下裂手术中防止尿道口发生狭窄所使用的一种器械性装置。其结构为外形呈喇叭形的硅胶体,它与临床上通常采用的导尿管配合使用,喇叭形体的中央孔(导尿管孔)从底部中央向顶部贯穿,导尿管从中央孔(导尿管孔)通过,使喇叭形体形成尿管套。使用时,随保留的导尿管,置于新形成的尿道口内适当的位置上,固定,使其既起支架作用,又能对新形成的尿道与阴茎隧道产生均匀的压力,增加创缘组织间接触面,促进尿道愈合。
文档编号A61M39/00GK2413729SQ9921947
公开日2001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6日
发明者黄永兴 申请人:黄永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