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带锁钉的股骨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424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髋关节带锁钉的股骨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用的人工髋关节股骨柄的固定装置,特别是人工髋关节带锁钉的股骨柄。
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法,对髋关节疾病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晚期造成的关节破坏进行修复,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重建一个接近正常功能的关节,已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将人工髋关节作为假体植入人体,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其中人工髋关节的股骨柄插入到股骨髓腔内,股骨近端骨质吸收是造成手术远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状态下,股骨独立持重,当插入股骨假体后,同样大小的重力则由股骨和假体分担,这样就改变了股骨近端正常应力分布,原由股骨近端承受的应力部分,经股骨髓腔内假体直接传至股骨远端,造成股骨近端的应力遮挡,根据Wolff’s法则,相对正常状况而言,股骨所受应力减少,必然导致骨质通过孔隙的增多,或通过皮质的变薄而与之相适应。其结果造成股骨近端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和股骨柄松动。再者,在人工髋关节的研究中,Goodman提出了微动理论和微粒理论,认为这两种机制具有协同作用,即存在一个恶性循环。由于微动和关节摩擦必然产生微粒。不同的微粒激活由于微动或异物反应所形成的界面组织,产生骨吸收因子,使骨髓溶解最终导致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髋关节带锁钉的股骨柄,不仅可以使人工髋关节股骨柄插入股骨髓腔内与股骨相对固定,固定牢靠,不会产生松动,而且使股骨承受重力均衡,可以避免由于股骨近端应力遮挡而引起的骨质吸收和产生骨质吸收因子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工髋关节带锁钉的股骨柄,包括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在人工髋关节股骨柄的轴线近端均布两个横向贯通的孔,孔中分别安装着两端伸出人工髋关节股骨柄的螺丝钉。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人工髋关节股骨柄上的两枚螺丝钉卸去,待人工髋关节股骨柄插入股骨髓腔内,再将两枚螺丝钉穿透股骨通过人工髋关节股骨柄上的横向通孔,螺丝钉的头尾部均联接在股骨上,称这两枚螺丝钉为锁钉,将股骨柄牢固固定在股骨的髓腔内,这样一是增加股骨柄与股骨的锚固性,针对微动理论,利于早期骨长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避免骨吸收因子的产生,二是由于股骨近端承受应力场通过股骨和股骨柄相对固定的螺丝钉直接传递,使股骨近端获得较好的应力分布,减少股骨柄尖部的应力集中,有效地避免了应力遮挡所产生的骨质吸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侧视剖视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作进一步描述如
图1、图2所示,人工髋关节带锁钉的股骨柄,包括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在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的轴线近端均布两个横向贯通的孔,孔中分别安装着两端伸出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的螺丝钉2,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两个通孔间距为0.8-1.2CM,其上部通孔距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上缘为1.3-1.7CM。如图3、图4所示,将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安装在人体股骨3的髓腔内,并安置螺丝钉2将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与人体股骨3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人工髋关节带锁钉的股骨柄,包括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其特征是在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的轴线近端均布两个横向贯通的孔,孔中分别安装着两端伸出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的螺丝钉(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髋关节带锁钉的股骨柄,其特征是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的两个通孔间距为0.8-1.2CM,其上部通孔距人工髋关节股骨柄(1)上缘为1.3-1.7CM。
专利摘要一种骨科用的人工髋关节带锁钉的股骨柄,在人工髋关节股骨柄的轴线近端均布两个横向贯通的孔,孔中分别安装着两端伸出人工髋关节股骨柄的螺丝钉,称为锁钉。使用时卸去锁钉,将股骨柄插入股骨髓腔内,再将两枚锁钉穿透股骨通过股骨柄上的横向通孔,锁钉的头尾部均联接在股骨上,这样带锁钉的股骨柄与股骨相对牢固固定,而且股骨受力均衡,避免了应力遮挡所引起的骨质吸收。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A61F2/32GK2389639SQ9924627
公开日2000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30日
发明者李岩 申请人:李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