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灌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51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灌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临床上用于疾病治疗、诊断的一次性灌肠器。
在医疗工作中,目前临床上用于疾病治疗、诊断的灌肠器,一般是由瓷缸上连接一橡胶输液管组成,存在瓷缸、输液管长久使用易污染,甚至产生交叉感染的缺点,输液管经反复消毒使用易老化、粗糙、断裂,药液流量不能人为控制,操作不方便。为克服上述弊端,专利号为91228490的一次性灌肠器,构造为分装的两部分管体组成,其不足是制作工序繁琐,不便于观察灌肠筒的容量,控制不灵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卫生、成本低,又操作方便,同时便于观察的一次性灌肠器。
这种一次性灌肠器,包括敞口的灌肠筒、与灌肠筒连为一体的管道和带有出口的肛管,其结构特点是在管道的出口部固接有毛菲氏滴管,毛菲氏滴管的出口部和肛管连为一体,灌肠筒侧面上标有容量刻度、上端固定有挂环。
为了插入方便,便于病人接受,减少病人痛苦,将上述的一次性灌肠器的肛管末端设计为半圆头形,肛管的出口为侧孔,药液从侧孔流出,同时在肛管靠近毛菲氏滴管的部位装有可以上下滑动的调速夹,用于调整液体的流速。
使用时,向灌肠筒内倒入已配制好的灌肠液适量,将挂环挂在支撑架上,保证灌肠筒与人体的合理高度,排净管道内的气体,使毛菲氏滴管液面为1/2即可,调节调速夹,滑润肛管,插入肛门,调整流度,观察流量,灌入病人病情所需液体量,即可达到灌肠之目的,达到理想的治疗、诊断效果,然后取出肛管,整理用物即可。
由上所述,采用这种一次性灌肠器,灌肠筒及各管道透明度好,容量刻度明显,可观察液体的流量、流速,管道自带调速夹、毛菲氏滴管,可随时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节速度,观察流量,灌肠筒采用硬质塑料制作,制作一次完成,热源监测一次到位,为无菌器械,灌肠筒口大,倒入液体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病人可无需住院治疗。由于是一次性使用,不会发生交叉感染,因此非常卫生,取材为硬、软两类塑料,经济便宜,病人经济负担轻。
附图
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一次性灌肠器包括灌肠筒2,灌肠筒2下端出口固接有管道3,灌肠筒2为敞口式、上端固定有挂环1,灌肠筒2的侧面上标有容量刻度8,管道3出口部固接有毛菲氏滴管4,毛菲氏滴管4的出口部固接有肛管6,在肛管6靠近毛菲氏滴管4的部位装有可以上下滑动的调速夹5,肛管6的末端为半圆头形,半圆头的上部两侧面上开有两个侧孔7。上述的一次性灌肠器采用高分子透明材料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只给出了灌肠筒为1000ml一种规格,加工制作时,可根据临床上疾病治疗、诊断的不同需要,病人、病情的实际需求,将灌肠筒及肛管加工成几种不同的规格型号。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灌肠器,包括敞口的灌肠筒(2)、与灌肠筒(2)连为一体的管道(3)和带有出口(7)的肛管(6),其特征是在管道(3)的出口部固接有毛菲氏滴管(4),毛菲氏滴管(4)的出口部和肛管(6)连为一体,灌肠筒(2)侧面上标有容量刻度(8)、上端固定有挂环(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灌肠器,其特征是肛管(6)的出口(7)为侧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灌肠器,其特征是在肛管(6)靠近毛菲氏滴管(4)的部位装有可以上下滑动的调速夹(5)。
专利摘要一种临床上用于疾病治疗、诊断的一次性灌肠器,它包括灌肠筒、管道、肛管、毛菲氏滴管,四者依次相接贯通连为一体,灌肠筒侧面上标有容量刻度,该一次性灌肠器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灌肠筒及各管道透明度好,容量刻度明显,管道自带调速夹,可随时调节速度,观察流量,热源监测一次到位,为无菌器械,操作方便,病人可无需住院治疗,无效叉感染,既卫生,又经济便宜。
文档编号A61M3/00GK2394642SQ9924716
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9日
发明者杨志兰, 冀风芹, 耿素梅, 杜万英, 武丽娟 申请人:杨志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