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透气性改善的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402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湿透气性改善的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尿布皮炎有时会困扰差不多每一个处于戴尿布年龄的婴儿。此种疾病的最严重形式通常由白色假丝酵母属真菌的继发感染所致。虽然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此种真菌的发病机制,然而一个关键因素便是与尿布区域的闭塞或半闭塞直接相关的尿布内相对湿度。
为降低尿布内相对湿度水平,已有人采用透气性聚合物薄膜制作吸收衣物,例如一次性尿布的包覆层。透气性薄膜的典型构造包括用于提供一定水平透液和透气性的微孔。另一些一次性尿布的式样则设置了透气性片形式的透气性区域,或者在本来蒸汽不透的后片上布置穿孔区域,以促进该穿用品的通风。
传统吸收制品,例如上面所描述的那些,迄今未完全令人满意。例如,采用穿孔薄膜和透气性片的制品会使液体从制品中过度泄漏并会在穿孔或片的区域过分弄脏穿戴者外衣。另外,当制品吸收材料加载了液体时,打湿的吸收剂会阻碍湿气散离穿戴者皮肤。此种吸收衣物的设计一直未达到湿态时仍保持能充分降低穿戴者皮肤水化的高度透气性。结果,穿戴者皮肤依旧容易发生尿布疹、磨伤并感到刺激。
发明概述针对上面所讨论的困难和问题,现已发现一种新型一次性吸收制品,它具有较高的湿态空气交换速率,因此可降低皮肤水化程度。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空气交换(以下简称作换气)”是指当穿戴者使用吸收制品时,空气,特别是湿空气,能从吸收制品的内部转移到外部(环境气氛),从而使得较干环境空气进入到吸收制品内部。
本文所使用的“基本不透液材料”是制成后能够提供至少约60cm(厘米),优选至少约80cm,更优选至少约100cm水头值的材料。适合用来测定水头值的技术是下面将详细描述的“静水压试验”。
本文所使用的“基本透蒸汽材料”是制成后能提供至少约100g/m2/24h,优选至少约250g/m2/24h,更优选至少约500g/m2/24h水蒸气透过速率(WVTR)的材料。适合用来测定WVTR的技术是下面将详细描述的“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
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吸收制品,它包含吸收物、前腰段、后腰段以及将前、后腰段彼此连接的中间段。按照本文所述“示踪气体试验”计算,该吸收制品显示出至少约190cm3/min的“湿态换气速率”。在一种特定实施方案中,该制品显示按“示踪气体试验”计算,至少约200,优选至少约225,更优选至少约250cm3/min的湿换气速率。按“示踪气体试验”计算,该吸收制品还可显示至少约525cm3/min的“干态换气速率”和/或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计算,小于约18g/m2/h的皮肤水化值。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它包含吸收物、前腰段、后腰段以及将前、后腰段彼此连接的中间段。按本文所规定的皮肤水化试验计算,该吸收制品显示小于约18g/m2/h的皮肤水化值。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按皮肤水化试验计算,吸收制品可显示小于约15,优选小于约12,更优选小于约10g/m2/h的皮肤水化值。按本文所规定的示踪气体试验计算,该吸收制品还显示至少约190cm3/min的湿态换气速率和/或至少约525cm3/min的干态换气速率。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它包含前腰段、后腰段以及将前、后腰段彼此连接的中间段。该吸收制品包括a)可透汽后片,按本文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计算,显示至少约1000g/m2/24h的水蒸气透过速率;b)可透液面料,作为所述后片盖面放置;以及c)夹在后片与面料之间的吸收体,其上有多个用以改善气体交换的高透气区。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体上的高透气区与其相邻吸收体部分相比,其弗雷泽(Frazier)孔隙率高出至少约10%。该吸收制品还可包括通风层,位于后片与吸收体之间。
本发明又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它包含前腰段、后腰段以及将前、后腰段彼此连接的中间段。该吸收制品包括a)透汽、不透液后片,按本文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计算,显示至少约1000g/m2/24h的水蒸气透过速率;b)透液面料,作为所述后片盖面放置;c)夹在后片与面料之间的吸收体;d)介于后片与吸收体之间的通风层;以及e)骤增液量控制层,介于面料与吸收体之间。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的吸收体包括许多用于改善换气的高透气区,它们显示,与其相邻吸收体部分相比,其弗雷泽孔隙率高出至少约10%。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它包含吸收物、前腰段、后腰段以及将前、后腰段彼此连接的中间段。按本文所述示踪气体试验计算,该吸收制品显示至少约0.50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它包含透汽后片,按本文所规定的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计算,该后片显示至少约1000g/m2/24h的水蒸气透过速率;透液面料,与后片处于面对面关系;以及夹在所述后片与所述面料之间的吸收体。按本文所规定的示踪气体试验计算,该吸收制品显示至少约1.00,优选至少约1.05,更优选至少约1.10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它包含前腰段、后腰段以及将前、后腰段彼此连接的中间段。该吸收制品包含透汽后片,按本文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计算,该后片显示至少约1000g/m2/24h的水蒸气透过速率;透液面料,与后片处于面对面关系;以及夹在后片与面料之间的吸收体,其中当遇到湿蒸汽或潮湿时,至少一部分吸收体沿纵向与横向中至少1个方向收缩至少约5%,优选至少约1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吸收体包括许多片段,因此吸收体的收缩便在片段之间形成高透气区。
在一种特定实施方案中,该吸收制品显示至少约0.70,优选至少约0.80,更优选至少约0.90,进一步优选至少约1.00,更进一步优选至少约1.10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计算,该吸收制品还显示小于约18,优选小于约15,更优选小于约12,进一步优选小于约10g/m2/h的皮肤水化值。
该吸收制品还包括介于后片与吸收体之间的通风层,和/或面料与吸收体之间的骤增液量控制层,用于改善换气。
本发明有利地提供一种改良吸收制品,打湿时显示较高透气性,与传统吸收制品相比,可导致穿戴者皮肤水化程度的大大降低。皮肤水化程度的降低使皮肤较干燥、较舒适,因此皮肤变得不容易让微生物存活。因此,使用本发明制造吸收制品时,穿戴者皮肤的皮肤水化较轻、皮肤温度较为恒定,从而导致皮肤刺激和皮疹发生率下降以及皮肤健康的改善。
附图简述本发明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以后,将获得更全面的理解,进一步的优点也将更加清楚,这些附图包括

图1典型展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的吸收制品的俯视图,其中部分已被切开;图2典型展示图1吸收制品沿直线2-2的剖视图;图3典型展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案的吸收制品的吸收体俯视图,其中部分被切开;图4典型展示图3吸收体沿直线4-4的剖视图;图5典型展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案的吸收制品的吸收体俯视图,其中部分被切开;图6典型展示图5吸收体沿直线6-6的剖视图;以及图7典型展示取自实例15以及对比例6数据的曲线图。
发明详述下面将针对一种适合系于婴儿下躯干附近的一次性尿布做详细说明。但是,显而易见,本发明吸收制品也将适合用作其他类型吸收制品,例如女性护理垫、失禁衣物、训练裤等等。
本发明吸收制品的优点表现在较高的湿态透气性,这将使穿戴者使用中皮肤水化程度与传统吸收制品相比大大降低。本发明吸收制品还可在打湿时与传统吸收制品相比较穿戴者皮肤保持更为恒定的温度。于是,本发明不同性能的吸收制品的穿戴者都将会减轻皮肤水化,从而使得皮肤较不容易让微生物存活,进而可导致皮肤刺激和皮疹发生机会减少。现已发现,本发明吸收制品之所以能显示使用中穿戴者皮肤水化程度低,至少部分地依靠该吸收制品在制品内实现高速率换气的能力。此外,还发现,此种低水化程度的取得还依靠制品打湿时保持或改善高速率换气的能力。
该吸收制品在干态和湿态达到高速率换气的能力,就本申请的目的而言,被定量表示为干换气速率、湿换气速率和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测定方法按下文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扼要地说,示踪气体试验包括在制品戴在身上时,向紧靠皮肤的吸收制品内部以恒定速率注入示踪气体。与此同时,通过以注入相同的恒定速率抽出样品来测定制品与穿戴者之间空间内空气中示踪气体的浓度。于是,根据所研究空间内示踪气体与空气之间的物料平衡,确定换气量。
为达到要求程度的低皮肤水化,本发明不同性能的吸收制品可制成湿换气速率至少约190cm3/min,一般至少约200cm3/min,优选至少约225cm3/min,更优选至少约250cm3/min,进一步优选约300cm3/min的产品。例如,该吸收制品可显示约175~约1500cm3/min,优选约225~约1500cm3/min的湿换气速率。吸收制品若显示低于上述范围的湿换气速率,则达不到足够换气量,因此导致皮肤水化程度不合意的增加。此种皮肤水化程度的增加可使皮肤变得容易让微生物存活,从而导致皮肤刺激和皮疹发生的机会上升等弊病。
本发明不同性能的吸收制品还可制成提供至少约0.20,一般至少约0.23,优选至少约0.27,更优选至少约0.30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的产品,以改善性能。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不同性能的吸收制品被制成可提供至少约0.50,一般至少约0.70,优选至少约0.80,更优选至少约0.90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的产品,以改善性能。在另一种特定实施方案中,本发明不同性能的吸收制品被制成可提供至少约1.00,一般至少约1.05,优选至少约1.10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的产品,以改善性能。例如,该吸收制品可显示约0.20~约2.00,优选约0.50~约2.00,更优选约0.70~2.00,进一步优选约1.00~约2.00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的产品,以改善性能。显示如此高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的吸收制品,可在最需要换气时,也就是制品打湿时,提供换气改善作用。
本发明不同性能的吸收制品还可制成能显示至少约525cm3/min,一般至少约575cm3/min,优选至少约625cm3/min,更优选至少约675cm3/min,进一步优选至少约750cm3/min的干换气速率的产品,以改善性能。例如,该吸收制品可显示约525~约2500cm3/min,优选约575~约2500cm3/min的干换气速率。吸收制品若显示小于上述范围的干换气速率,将达不到足够换气量,因而导致皮肤水化程度不合意的增加。此种皮肤水化程度的增加可使皮肤变得更容易滋生微生物,从而导致皮肤刺激和皮疹发生机率提高等弊病。
另一种情况,在吸收制品显示较高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的实施方案中,此种制品可能不一定提供所规定的上述干换气速率改善性能。例如,在吸收制品显示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至少等于约0.50,优选至少约0.70,更优选至少约0.80,进一步优选至少约0.90的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可显示至少约200,优选至少约225,更优选至少约250,进一步优选至少约300cm3/min的干换气速率,以改善性能,包括皮肤水化减轻和皮肤健康的改善。
本发明吸收制品内部换气的改善,可导致穿戴者使用中皮肤温度的降低。打湿时吸收制品能维持较为恒定的皮肤温度,就本申请目的而言被定量表示为湿皮肤温度/干皮肤温度比值,测定方法按下文所述皮肤温度试验。扼要地说,皮肤温度试验涉及将待测制品放在试验参与者前臂左右,然后测定以已知量盐溶液打湿前、后,制品下面的皮肤温度。干制品在穿戴5min以后记录干皮肤温度。然后将样品打湿,然后在湿制品穿戴120min以后记录湿皮肤温度。
本发明不同性能的吸收制品,可制成显示不大于约1.010,一般不大于约1.005,优选不大于约1.000,更优选不大于约0.995,进一步优选不大于约0.990的湿皮肤温度/干皮肤温度比的产品,以改善性能。例如,吸收制品可具有约0.950~约1.010,优选约0.970~约1.005的湿皮肤温度/干皮肤温度比值,以改善性能。吸收制品若显示的湿皮肤温度/干皮肤温度比值大于上述范围,则打湿时将不能维持皮肤温度恒定,从而使皮肤更容易让微生物生存,这将导致皮肤刺激和皮疹发生机率提高等弊病。
本发明吸收制品在干态和湿态均显示高水平换气速率的能力,能使皮肤水化程度降低。吸收制品达到的低水平皮肤水化的能力,就本发明目的而言,被定量表示为皮肤水化值。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皮肤水化值”是指按照下面所述皮肤水化试验确定的数值。大致地说,皮肤水化值是通过测定打湿的吸收制品穿戴规定时间以后,试验对象皮肤上失去的蒸发水量。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不同方面吸收制品可制成具有小于约18g/m2/h,一般小于约15g/m2/h,优选小于约12g/m2/h,更优选小于约10g/m2/h,进一步优选小于约8g/m2/h,最优选小于约5g/m2/h皮肤水化值的产品,以改善性能。例如,本发明吸收制品可显示约0.1~约18g/m2/h,优选约0.1~12g/m2/h的皮肤水化值。吸收制品若显示大于上述范围的皮肤水化值,将使皮肤更容易滋生微生物,这将导致皮肤刺激和皮疹的发生不合意地增加。本发明吸收制品内部湿和干换气速率的改善还可导致微生物繁殖速率的降低,从而导致皮肤刺激的减轻。可假定,微生物存活的减少乃是本发明制品内部透气性和换气增加的直接结果。吸收制品使微生物繁殖速率降低的能力,就本申请的目的而言,被定量表示为白色假丝酵母属菌的存活值,因为人们假定白色假丝酵母属菌的存在与刺激以及特别是皮疹的发生直接关联。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试验,大致地说是将一块试验吸收制品下面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与取自有不透气外包覆层,即其外包覆层WVTR小于100g/m2/24h的传统吸收制品对照样下面白色假丝酵母属存活率之间进行比较。
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不同性能的吸收制品,可制成相对于对照样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其白色假丝酵母菌存活率小于约85%,一般小于约80%,优选小于约60%,更优选小于约40%,进一步优选小于约20%的产品。例如,按照白色假丝酵母属存活试验,当本发明吸收制品用约5~7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元(数)的悬浮体进行接种时,将具有小于约2.5,优选小于约2.0,更优选小于约1.75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元(数)的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吸收制品若显示大于上述范围的白色假丝酵母属存活率,将导致皮肤刺激和皮疹发生的增加。
优选上述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是在没有向吸收制品中加入令消费者反感的抗微生物剂的情况下取得的。
现已发现,可接受的吸收制品性能的改善,可通过选择具有上述性能中1种或多种组合的构造来达到。例如,给定水平可接受的性能改善,可采用这样一种吸收制品来达到它显示至少约190cm3/min的湿换气速率和至少约0.50,优选约1.00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换一种表达,可接受性能改善水平可采用这样的吸收制品达到它显示至少约190cm3/min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以及小于约18g/m2/h的皮肤水化值。
再有,现已发现,性能的改善可采用这样的吸收制品达到它显示至少约1000g/m2/24h的WVTR和至少约0.50,优选至少约1.00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的可透汽后片。或者,可接受的性能改善可采用这样的吸收制品达到它显示至少约1000g/m2/24h的WVTR的可透汽后片,以及一种吸收体,其至少一部分在遇到湿蒸汽或潮湿时,沿纵向与横向中至少1个方向收缩至少5%。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用吸收制品的合适构造的例子,并在图1~6中就典型例用图表示。图1是本发明一体式吸收衣物,例如一次性尿布10,处于其展开、未收缩状态(即所有诱发的弹性皱褶以及回缩均已消除)的典型平面视图。构造的一些部分已被局部切去,以便更清楚地展示尿布10的内部构造,与穿戴者接触的尿布表面面朝看图者。图2典型展示图1的吸收制品沿直线2-2的剖面图。参见图1和2,一次性尿布10一般包括前腰段12、后腰段14和将前、后腰段互相连接的中间段16。前和后腰段包括被做成使用时大体上分别沿着穿戴者前、后腹部延伸的制品常见部分。制品的中间段被做成从两腿之间穿过穿戴者裆部的制品常见部分。
该吸收制品包括透汽后片20,透液面料22,作为后片20的盖面放置,以及吸收体24,例如吸收垫,位于后片20与面料22之间。后片20限定的长度和宽度,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与尿布10的长度和宽度一致。吸收体24限定的长度和宽度通常分别比后片20的长度和宽度小。因此,尿布10的边缘部分,例如后片20的边缘部分可超过吸收体24的端部边缘延伸。在图中的实施方案中,例如,后片20超过吸收体24的端部边缘朝外延伸,于是形成尿布10的侧边和端边。面料22通常与后片20共同延伸,但可根据需要覆盖大于或小于后片20的面积。后片20和面料22在使用中打算分别面朝衣服和穿戴者身体。
后片的渗透性旨在用来提高吸收制品的透气性,以减轻使用期间穿戴者皮肤的水化,不让蒸汽,例如尿液过多冷凝到面朝衣服的后片20表面上,因为这样将不希望地导致穿戴者衣服被打湿。
为更为贴身,并有助于减少身体渗出物从尿布10泄漏,尿布侧边和端边可借助适当弹性件,例如单或多根弹性线,而变得具有弹性。弹性线可由天然或合成橡胶构成,并可视需要具有热收缩性或可热致弹性化。例如,作为典型在图1和2中所示,尿布10可包括腿部弹性件26,它能够将尿布10的侧边聚拢和抽褶,从而提供一种弹性绕腿带,它严密地适配穿戴者大腿的一周,从而减少泄漏并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外观。类似地,可用腰部弹性件28来赋予尿布10的端边以弹性,从而提供弹性的腰。腰部弹性件被做成将腰段聚拢和抽褶,从而提供对穿戴者腰围富有弹性、舒适的严密适配。图中的实施方案中,弹性件均被表示为它们未收缩的拉长状态,以便看起来清楚。
系紧器件,例如钩环系件30,用来将尿布紧固在穿戴者身上。作为替代方案,也可采取其他系紧手段,例如扣子、大头针、揿扣、胶粘带系件、粘结剂、搭扣等。
尿布10还可在其吸收体24与面料22或后片20之间包括其他层。例如,作为典型展示在图1和2中那样,尿布10可包括位于吸收体24与后片20之间的通风层32,以便将后片20与吸收体24隔离,从而改善空气流通,并有效地减少后片20面朝衣服的表面上的湿气。通风层32还有助于将渗出液分配到不直接接受排液的吸收体24各部分中去。尿布10还可包括骤增液量控制层34,夹在面料22与吸收体24之间,用于防止渗出液在表面汇集,并进一步改善尿布10内部的换气和渗出液的分布。
尿布10可具有各种各样适当形状。例如,可大致为矩形、T-形或近似“计时沙漏”的形状。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尿布10大体上为I字形。尿布10还限定纵向36和横向38。另一些可结合到本发明吸收制品中的尿布成分包括防漏侧边,腰部片垂下、高弹体侧片等,属本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知道的。
适合本申请采用,并可包括其他适用尿布成分的尿布构造,公开在美国专利4,798,603(1989-01-17授予Meyer等人)、美国专利5,176,668(1993-01-05授予Bernardin)、美国专利5,176,672(1993-01-05授予Bruemmer等人)、美国专利5,192,606(1993-03-09授予Proxmire等人)、以及美国专利5,509,915(1996-04-23授予Hanson等人)中,以上公开内容一并收入本文作为参考。
尿布10的各种成分利用各种类型合适的固定手段,例如粘合剂、超声粘合、热粘合或其相结合,将其组装在一起成为一体。在所展示的实施方案中,例如,面料22与后片20彼此组装起来,然后借助数条粘合剂,例如热熔体、压敏粘合剂装入吸收体。类似地,其他尿布成分,例如弹性件26和28,系件30,以及通风和骤增液量控制层32和34,也可采用上面列举的固定机理组装到尿布中。
尿布10的后片20,如图1和2中作为范例展示的,由基本透汽材料构成。后片20通常被做成至少对水蒸气可透性,并具有至少约1000g/m2/24h,优选至少约1500g/m2/24h,更优选至少约2000g/m2/24h,进一步优选至少约3000g/m2/24h的水蒸气透过速率。例如,后片20可具有约1000~约6000g/m2/24h的水蒸气透过速率。材料的水蒸气透过速率若小于上述范围,将达不到足够换气量,于是导致皮肤水化程度不合意地增加。
后片20也希望是基本上不透液的。例如,后片可做成在进行静水压试验时,能提供至少约60cm,优选至少约80cm,更优选至少约100cm的水头值。材料的水头值若小于上述范围,将造成使用时液体,如尿液等会穿透。此种流体的穿透会导致使用期间后片20被打湿和有湿粘感等不可心后果。
后片20可由任何适当材料构成,只要它们能直接提供上面要求的不透液但透气的性能水平,此外,所用材料可以某种方式改性或处理以后提供此种水平。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后片20可以是能提供所需水平的不透液性非织造纤网。例如,由纺粘或熔喷聚合物纤维组成的非织造纤网可选择性地用拒水涂料处理,或者层合上不透液的透汽聚合物薄膜,从而制成后片20。在本发明特定实施方案中,后片20可包含由许多无规沉积的疏水热塑性熔喷纤维组成的非织造纤网,纤维经过充分粘合或借助其他机理彼此连接,从而形成基本可透汽但基本不透液的纤网。后片20还可包含某种蒸汽可透非织造布层,它们经过了局部涂布或按其他方式成形,从而在选择区域内提供不透液性。
适合作后片20的材料的例子还公开在美国专利5,482,765中(1996-01-09授予Bradley等人),题为“阻隔性能增强的非织造布叠合物”;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08/622,903(1996-03-29提交),以Odorzynski等人的名义申请,题为“具有透气性梯度的吸收制品”;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08/668,418(1996-06-21提交),以Good等人的名义申请,题为“具有复合透气性后片的吸收制品”;以及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08/882,712(1997-06-25提交),以McCormack等人的名义申请,题为“低厚度薄膜与薄膜/非织造布叠合物”,以上公开内容一并收入本文作为参考。
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后片20备有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叠合材料,包含纺粘非织造布材料和与之层合的微孔薄膜。该纺粘非织造布包含由乙烯与约3.5wt%丙烯的共聚物挤出的1.8旦长丝,并限定为约17~约25g/m2的定量。薄膜包含一种复合挤出流延薄膜,其中具有碳酸钙颗粒,拉伸前的定量为约58g/m2。薄膜经过预热,拉伸并退火,从而形成微孔,然后层合到纺粘非织造布上。获得的主要含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叠合物的材料定量约30~约60g/m2,以及约3000~约6000g/m2/24h的水蒸气透过速率。此种薄膜/非织造布叠合材料的例子更详细地公开在美国专利申请号08/882,712中(1997-06-25提交),以McCormack等人的名义申请,题为“低厚度薄膜与薄膜/非织造布叠合物”,以上公开内容一并收入本文作为参考。
面料22,如同图1和2中作为典型所示,宜于用柔顺贴身、手感柔软,不刺激穿戴者皮肤的面朝身体的面料。再有,面料22可比吸收体24的吸水性小,以便为穿戴者提供较干爽的表面,并且还具有足够的孔隙让液体透过,从而使液体顺畅地渗过其整个厚度。合适的面料22可由多种多样片材制造,例如多孔泡沫塑料、网状泡沫、穿孔塑料薄膜、天然纤维(例如木材或棉纤维)、合成纤维(例如聚酯或聚丙烯纤维)或者天然与合成纤维的组合。面料22宜使穿戴者皮肤与保持在吸收体24中的液体隔离开来。
有各种各样织物或非织造布可用于面料22。例如,该面料可由聚烯烃纤维的熔喷或纺粘纤网构成。该面料还可以是由天然和/或合成纤维构成的粘合-粗梳纤网。该面料可由基本疏水的材料构成,而该疏水材料还可视需要以表面活性剂处理或以其他方式加工,赋予要求程度的可湿性和亲水性。在本发明特定实施方案中,面料22包含纺粘聚丙烯非织造布,由约2.8~3.2旦纤维成形为定量约22g/m2、密度约0.06g/cm3的纤网构成。此种面料22可用有效量表面活性剂,例如约0.3wt%由Hodgson纺织化学品公司以商品名AHCOVEL BASEN-62供应的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处理。
尿布10的吸收体24,如同作为典型表示在图1和2中的那样,宜于包含亲水纤维组成的基质,例如纤维素短绒材,其中混入通常叫做超吸收剂材料的高吸收材料颗粒。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包含纤维素短绒,例如木浆短绒组成的基质,以及超吸收性、生成水凝胶的颗粒。木浆短绒可更换为合成、聚合物熔喷纤维或者换为熔喷纤维与天然纤维的组合。超吸收剂颗粒可基本上均匀地与亲水纤维混合,或者可不均匀地混合。另一种方案是,吸收体24可包含纤微材料与超吸收剂材料,或与其他适合用来使超吸收剂材料保持在局部区域的器材构成的层合物。
吸收体24可具有众多形状中的任何一种。例如,吸收体芯可呈矩形、I字形或T字形。通常优选吸收体24在尿布10的中间段比在前或后腰段处窄些。吸收体24可具有单层,或者可具有多层,所有各层不一定全都延伸到吸收体24的全长和全宽。在本发明特定方面,吸收体24可大体呈T字形,其中“T”的一横大致对应于吸收制品的前腰段12,以改善性能,特别是对于男性婴儿。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例如吸收体24在横跨制品前腰段12的横向宽度为约18cm,中间段16最窄部分的宽度约7.5cm,后腰段14处的宽度为约11.4cm。
吸收体24的尺寸和吸收容量应与预期穿戴者的尺寸以及吸收制品预定用途所施加的液体负荷相匹配。再有,吸收体24的尺寸和吸收容量可有所不同,以便包容从婴儿到成人的穿戴者。另外,还发现,按本发明,吸收体24的密度和/或定量可有所不同。在本发明特定方面,吸收体24的吸收容量至少约300g合成尿。
在吸收体24包括亲水纤维与高吸水性颗粒相结合的实施方案中,亲水纤维和高吸水性颗粒可成形为介于约400~900g/m2适合作吸收体24的平均定量。在本发明的某些方面,此种吸收体24的平均复合定量介于约500~800g/m2范围,优选约550~750g/m2,以便提供要求的性能。
为了给本发明吸收制品的各种不同构造提供要求的厚度尺寸,吸收体24可做成具有不超过约0.6cm的膨松厚度。优选膨松厚度不超过约0.53cm,更优选不超过约0.5cm,以改善性能。膨松厚度是在0.2psi(1.38kPa)约束压力下测定的。
高吸水性材料可选自天然材料、合成材料和改性的天然聚合物和材料。高吸水性材料可以是无机材料,例如硅胶,或者是有机化合物,例如交联的聚合物。术语“交联”是指任何将通常为水溶性的材料有效地转变为水不溶解但可溶胀的方法。这些方法例如包括物理交络(缠结)、结晶域、共价键、离子络合物以及缔合、亲水缔合,例如氢键,乃至疏水缔合或范德华力。
合成聚合物高吸水性材料的例子包括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基醚)、马来酐与乙烯基醚和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基吗啉酮)、聚(乙烯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及共聚物。另一些适合用于吸收芯的聚合物包括天然及改性天然聚合物,例如水解的丙烯腈-接枝淀粉、丙烯酸接枝淀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以及天然树胶,例如海藻酸盐、黄原胶、刺槐豆胶等。天然与完全或部分合成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物也可用于本发明中。
高吸水性材料可采取多种多样几何形式当中的任何一种供使用。大致地说,高吸水性材料优选为离散颗粒形式。然而,高吸水性材料也可采取纤维、薄片、棒状、球形、针状等形状。一般而言,高吸水性材料在吸收体中的存在量介于约1~约90wt%,优选至少约30wt%,更优选至少约50wt%(以吸收体24的总重量为基准)。例如,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可包含一种层合物,它包括至少约50wt%,优选至少约70wt%高吸水性材料,被纤网或其他适合用来将高吸水性材料保持在局部区域的器材包裹着。
适合用于本发明的高吸水性材料的例子是SANWET IM 3900聚合物,由Hoechst Celanese供应,总部设在弗吉尼亚的Portsmouth。另一些合适的超吸收剂可包括FAVOR SXM 880聚合物,由Stokhausen供应,总部设在北卡Greensboro。
视需要可采用一种基本亲水的包裹薄纸(未画出)来帮助维持吸收体24的结构整体性。包裹薄纸包裹着吸收体的至少2个主要表面,由吸水纤维素材料,例如皱纹衬垫或高湿强度纸巾构成。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薄纸包裹其构型要能提供能使液体沿着包括吸收纤维在内的整个吸收体迅速分散的芯吸层。
吸收体24内的材料还可做成能提供湿态时有更高水平透气性的构造。例如,吸收体24可包括一旦遇到潮湿或湿蒸汽后能促使吸收体24或者至少其一部分沿x-y平面,即纵向和/或横向收缩的材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纵向”是指吸收剂材料制造过程中移动的方向,而术语“横向”是指垂直于纵向的方向。此种可收缩吸收体24或其至少一部分,可沿着纵向或横向之一,或者优选沿着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收缩,以改善性能。吸收体24或其至少一部分的收缩将减少吸收体与制品后片及面料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更多的透汽后片暴露,以改善制品内部的换气。
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可包括遇到湿蒸汽后引起吸收体24或其至少一部分沿纵向和/或横向收缩的材料。吸收体24或其一部分的收缩宜于适当地控制,以提供湿态时所希望的透气性增加。为改善性能,吸收体24或其至少一部分当遇到诸如婴儿尿布之类的吸收制品使用期间存在的典型内部相对湿度时,可沿着纵向或横向至少之一收缩至少约5%,优选至少约10%,更优选至少约30%,进一步优选至少约50%。例如,吸收体24或其至少一部分使用中可沿着纵向或横向至少之一收缩约5~80%,优选约30~约50%。
此种可收缩吸收材料可按照各种不同适当方式结合到本发明不同方面的吸收体24中去。例如,吸收体24可包括可收缩吸收材料的层,它位于带孔的传统吸收材料层上面或底下,这样,一旦遇到湿蒸汽,该可收缩吸收层将收缩,从而暴露出传统层中的孔,以改善湿态时的透气性。此外,吸收体24可包括被分割成若干片段的可收缩吸收材料层,于是,一旦遇到湿蒸汽,这些片段将收缩,从而形成较为通透的区域,以改善换气。片段的布置将在下面做更详细的讨论。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可由包括若干如本文所描述的高透气区42的可收缩吸收材料组成,一旦遇到湿蒸汽,这些区的尺寸将增加,而吸收体的其余部分则收缩,从而进一步增加通透面积并改善换气。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可收缩吸收材料片可与传统吸收剂混合并成形,于是,一旦遇到湿蒸汽,可收缩吸收剂片将收缩,从而在传统吸收剂结构内造成通透区域。在另一种方案中,吸收体24可选择性地切缝,并以这样一种方式附着到吸收制品上,即一旦遇到湿蒸汽,吸收体24的收缩将导致切缝展宽,从而形成更大的通透区域以改善换气,又基本不影响吸收体24的整体尺寸。
适合用来提供此种可收缩吸收材料的原料可包括熔喷材料、共成形材料、气流铺网材料、粘合-粗梳纤网材料、水力缠结材料、纺粘材料等,并可包含合成或天然纤维。
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中的可收缩吸收材料包括热塑性高弹体聚合物纤维。适合用于制备所述热塑性高弹体纤维的材料包括二嵌段、三嵌段或多嵌段高弹体共聚物,例如烯烃共聚物,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或者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可由壳牌化学公司按商品名KRATON高弹体树脂购得;聚氨酯,包括可由杜邦公司按商品名LYCRA聚氨酯购得的那些;聚酰胺,包括聚醚嵌段酰胺,可由AtoChemical公司按商品名PEBAX聚醚嵌段酰胺购得;聚酯,例如可由杜邦公司按商品名HYTREL聚酯购得;以及单位点或金属茂催化的聚烯烃,由道化学公司按商品名AFFINITY供应。
有许多嵌段共聚物可用来制备适用于本发明的热塑性高弹体纤维。此种嵌段共聚物一般包含高弹体链中嵌段部分和热塑性链端部分。本发明使用的嵌段共聚物在低于链端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T2)时具有三维物理交联结构并且呈高弹体状。嵌段共聚物从它们可以熔融、成形并数次反复固化而在物理性能上很少或不变化(假定氧化降解极少)的意义上又是热塑性的。此种嵌段共聚物的一种合成方法是将热塑性链端嵌段部分与高弹体链中部分分别进行聚合。一旦链中和链端部分分别制成以后,可将它们连接起来。一般而言,链中部分可通过二-和三-不饱和C4~C10烃类,例如二烯,如丁二烯、异戊二烯之类,以及三烯,例如1,3,5-庚三烯之类的聚合反应来制取。当链端嵌段部分A与链中嵌段部分B连接时,生成A-B嵌段共聚物单元,该单元可采取各种各样的技术或与各种各样偶联剂C进行偶合,从而提供例如A-B-A结构,据信它包含2个A-B嵌段,按照尾对尾A-B-C-B-A的顺序连接在一起。按照类似的技术,可制成具有通式(A-B)nC的自由基嵌段共聚物,其中C是枢纽或中心多官能偶联剂,n是大于2的数值。采用偶联剂技术,C的官能度决定A-B支链的数目。
链端嵌段部分A一般包含聚(乙烯基芳烃),例如聚苯乙烯,平均分子量介于1,000~60,000。链中嵌段部分B一般包含基本无定形聚烯烃,例如聚异戊二烯、乙烯/丙烯聚合物、乙烯/丁烯聚合物、聚丁二烯及其类似物或其混合物,平均分子量介于约5,000~约450,000。嵌段共聚物的总分子量宜于介于约10,000~约500,000,更合适的介于约200,000~约300,000。任何可能在嵌段共聚物的链中嵌段部分中残留的不饱和部分可接受选择性氢化,使嵌段共聚物中烯烃双键含量降低到小于5%的残留比例,优选小于约2%。此种氢化反应往往可降低对氧化降解的敏感性,并对高弹体性能具有有利的影响。
适合本发明使用的嵌段共聚物包含至少2个主要含聚苯乙烯的链端嵌段部分和至少1个主要含乙烯/丁烯的链中嵌段部分。作为例子,乙烯/丁烯一般情况下可占到此种嵌段共聚物中重复单元的大多数,例如可占到嵌段共聚物的70wt%或更高。嵌段共聚物可具有3或更多个臂,而良好结果可在例如4、5、或6个臂的情况下获得。该链中嵌段部分,需要的话可进行氢化。线型嵌段共聚物,例如A-B-A、A-B-A-B-A诸如此类,宜于根据链端嵌段含量来选择,这方面,优选大链端嵌段。在聚苯乙烯-乙烯/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情况下,苯乙烯含量宜大于约10wt%,例如介于约12~约30wt%。在苯乙烯含量较高的情况下,聚苯乙烯链端嵌段部分一般具有比较高的分子量。此种线型嵌段共聚物的市售品例子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包含约13wt%苯乙烯单元,其余基本上是乙烯/丁烯单元,由壳牌化学公司按商品名KRATON G1657高弹体树脂市售。KRATON G1657的典型性能据报道包括抗张强度3400磅/平方英寸(2×106kg/m2);300百分比模量,350磅/平方英寸(1.4×105kg/m2);断裂伸长,750%;肖氏A硬度,65;Brookfield粘度,按室温下甲苯中的25%浓度的溶液测定,约4200cp。另一种合适的高弹体,KRATONG2740,是掺混了增粘剂和低密度聚乙烯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其他合适的高弹体聚合物也可用于制备该热塑性弹性纤维。这些包括(但不限于)高弹体(单位点或金属茂催化的)聚丙烯、聚乙烯和其他α-烯烃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乙烯-丙烯、丁烯-丙烯和乙烯-丙烯-丁烯的大体无定形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
金属茂催化的高弹体聚合物比较新,并且是目前优选的。制备聚烯烃的金属茂方法采用由助催化剂活化的(即离子化)金属茂催化剂。
金属茂催化剂包括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钪、双(茚基)二氯化锆、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茂钴、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二茂铁、二氯化二茂铪、异丙基(环戊二烯基-1-芴基)二氯化锆、二氯化二茂钼、二茂镍、二氯化二茂铌、二茂钌、二氯化二茂钛、氯化二茂钴的氢化物、二氯化二茂锆等。有关此类化合物的更完全的列举载于美国专利5,374,696(授予Rosen等人,并转让给道化学公司)。此类化合物还公开在美国专利5,064,802中(授予Stevens等人,同样也转让给道化学公司)。
金属茂工艺,特别是其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体系,乃是许多专利的主题。美国专利4,542,199(授予Kaminsky等人),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采用通式(环戊二烯基)2MeRHal的金属茂催化剂制备聚乙烯,其中Me是过渡金属,Hal是卤素,R是环戊二烯基或C1~C6烷基基团或者卤素。美国专利5,189,192(授予LaPointe等人,转让给道化学公司),描述了一种通过金属中心氧化作用制备加成聚合催化剂的方法。美国专利5,352,749(授予埃克森化学专利公司),描述一种单体在流化床中聚合的方法。美国专利5,349,100描述一种手性金属茂化合物及其利用对映异构有择性氢化物转移形成手性中心的制备方法。
助催化剂是诸如甲基铝氧烷(MAO),这是最常用的,以及其他烷基铝和含硼化合物,例如三(五氟苯基)硼、四(五氟苯基)硼锂以及四(五氟苯基)硼二甲基苯铵。有关其他助催化剂体系的研究,或鉴于操作和产物污染等问题尽量少用或不用烷基铝的可能性的研究还在继续。要点是,金属茂催化剂被活化,并离解成阳离子形式,以便与待聚合单体反应。
采用金属茂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具有窄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分布聚合物”是指其分子量分布小于约3.5的聚合物,如现有技术所知,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与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的比值。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方法描述在《聚合物科学与工程大全》,卷3,pp.299~300(1985)中。窄分子量分布聚烯烃的例子,包括如上面所述金属茂催化的聚烯烃、单位点催化的聚烯烃、以及几何形状被约束的催化的聚烯烃。如同现有技术所知,金属茂催化的聚烯烃和几何形状被约束的催化聚烯烃有时被称之为单位点催化聚合物的不同类型。对金属茂催化聚合物来说,多分散性(Mw/Mn)低于4,甚至低于2都是可能的。与其他相似齐格勒-纳塔法制备的聚合物相比,这类聚合物还具有更窄的短支链分布。
在采用立体有择性金属茂催化剂时,还可采用金属茂催化剂体系来相当严格地控制聚合物的全同立构规整度。事实上,已生产出全同立构规整度大于99%的聚合物。采用该体系,还可生产高度间同立构聚丙烯。
控制全同立构规整度,还可使生成的聚合物包含沿聚合物链全长呈交替排列的全同立构嵌段与无规立构材料嵌段。此种结构使得聚合物依靠其无规立构部分而获得弹性。有关此种聚合物的合成可见诸于《科学》杂志,卷267(1995-01-13)p.191,K.B.Wagner的文章中。Wagner在讨论Coates和Waymouth的工作时解释道,催化剂游移在各种立体化学形式之间,从而生成一种聚合物链,其中有全同立构立体中心的不断增长长度,连接着无规立构中心的不断增长长度。全同立构占主导地位会降低弹性产生。Geoffrey W.Coates和Robert M.Waymouth,在题为“游移立构控制热塑性高弹体聚丙烯的合成策略”的文章中,载于同一出版物第217页上,讨论了他们的工作,其中他们采用在甲基铝氧烷(MAO)存在下的金属茂双(2-苯基茚基)二氯化锆,并通过改变反应器内压力和温度,使聚合物为全同立构与无规立构之间游移的形式。
金属茂聚合物的工业生产受到一定限制,然而仍在增长。此种聚合物可由埃克森化学公司(Baytown,得克萨斯)按商品名EXXPOL出售,这是一种聚丙烯系聚合物,而EXACT,为聚乙烯系聚合物。道化学公司(Midland,密执安)市售商品名为ENGAGE的聚合物。此种材料据信是采用非立构选择性金属茂催化剂生产的。埃克森公司通常称其金属茂催化剂技术为“单位点”催化剂,而道化学公司称他们的为“几何形状被约束”的催化剂,商品名为INSIGHT,以便将它们与传统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多反应位点区别开来。其他制造商,例如Fina Oil、BASF、Amoco、Hoechst以及Mobil在这一领域都在积极投入,据信下一个十年这一技术将有巨大增长。
关于以金属茂为基础的高弹体聚合物,美国专利5,204,429(授予Kaminsky等人),描述了一种可由环状烯烃和线型烯烃生产弹性共聚物的方法,所采用的催化剂是立构刚性手性金属茂过渡金属化合物和铝氧烷。聚合反应在惰性溶剂中进行,例如脂族和环脂族烃类,例如甲苯。该反应也可在气相中进行,利用待聚合单体作为溶剂。美国专利5,278,272和5,272,236(二者均授予Lai等人,转让给道化学公司),题为“高弹性、基本线型的烯烃聚合物”,描述一种具有特殊高弹性能的聚合物。道化学公司也工业生产着一种商品名为ENGAGE的高弹体聚烯烃系列。
高弹体纤维可以是基本连续长丝或短纤维长度形式,但优选基本连续的。基本连续长丝表现出对纤维素纤维和超吸收剂材料的较好保持能力,因此可提供比短纤维更好的液体分布。高弹体纤维可采用纺粘法、熔喷法或者其他合适的方法生产。高弹体纤维的平均直径可介于约1~75μm,优选约1~40μm,更优选约1~30μm之间。
热塑性高弹体纤维可以是圆形的,但也可具有其他断面几何形状,例如椭圆、矩形、三角或多叶形。热塑性高弹体纤维可以是可湿性的。该热塑性高弹体纤维可通过首先制成热塑性高弹体纤维,然后在纤维上施涂亲水表面处理剂而转变为可湿性的。
此外,热塑性高弹体纤维可通过在纺丝前向聚合物中加入亲水成分而变为可湿性。一般而言,任何能够与热塑性高弹体组分聚合,能够使获得的共聚物材料亲水化,从而将其变为可湿性的聚合物组分,只要其对所制备纤维的高弹性能基本不影响,都适合用于本发明。适合用于本发明的亲水成分包括(但不限于)聚环氧乙烷、聚乙烯醇,乃至各种各样市售亲水表面活性剂。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热塑性高弹体纤维可以是双组分或双成分长丝,其中聚合物组分之一是亲水性的或被转化为亲水性的。一个典型实施方案是具有亲水芯,外面包围着亲水皮的皮芯双组分长丝。其他添加剂,例如颜料,也可包括在高弹体长丝中。
如果吸收体24为高弹体聚合物纤维、高吸水纤维以及视需要的其他纤维,如纤维素纤维的组合,高弹体聚合物纤维和高吸水纤维在吸收体24中所占百分率,视对吸收体24要求的特性而定,可在很宽范围内变化。例如,吸收体24可包含约3~约95wt%,优选约5~约65wt%,更优选约5~约50wt%高弹体聚合物纤维(以吸收体24的干重为基准计)。高弹体聚合物纤维与高吸水纤维的此种组合可按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方法制造。
在高弹体聚合物纤维分散在整个吸收体24内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可采取共成形法成形,以达到高弹体聚合物纤维在吸收体24内更为均匀的分布。此种共成形材料的制备大致地描述在美国专利4,100,324(授予Anderson等人,1978-07-11公开);美国专利4,604,313,授予McFarland等人,1986-08-05发表;以及美国专利5,350,624(1994-09-27公开);在此全部收作参考。一般来说,这样的共成形层包含高弹体聚合物纤维和其他纤维,如纤维素或高吸水纤维的气流成形基质。共成形吸收体是,首先形成至少1股含高弹体聚合物纤维的主气流,随后该主气流与至少1股其他纤维的辅助气流合并。主要和辅助气流在湍流条件下汇合,从而形成一股合并流,包含不同纤维的充分、均匀的分布体。合并气流被引导到成形表面上,从而气流成形为一个材料层。于是,还可相继形成1个或多个此种共成形层,从而提供一种共成形吸收材料的连续纤网。该方法还可用来提供分开的片段或部分,然后它们可与传统吸收剂芯混合在一起并成形。
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吸收制品的吸收体24或其至少一部分,包括高弹体聚合物纤维与高吸水纤维组成的共成形吸收剂,其中高弹体与高吸水纤维的重量比介于约3/97~约95/5之间。例如,吸收体24或其至少一部分可包括约80wt%TechnicalAbsorbents公司以商品名OASIS 101供应的高吸水纤维,以及约20wt%壳牌化学公司以商品名KRATON G2740供应的高弹体聚合物纤维。此种共成形吸收剂复合材料显示出当其遇到至少60%相对湿度时,最高沿纵向和横向收缩50%,从而提供75%表面面积减少。
据信,上述材料之所以发生收缩,原因在于纤维吸收材料的形状改变。最初,这些吸收剂是长圆柱(纤维)状,一旦遇到湿蒸汽,这些纤维便收缩成球形,从而导致体系的收缩。要指出的是,基质材料(前面称作高弹体树脂)提供对收缩的阻力,而通过恰当选择材料,可以改变收缩程度。弹性聚合物特别容易收缩,因为此种收缩力的阻力较小。体系的收缩可通过原料(基质材料和纤维吸收剂)的选择、原料特性以及纤网组成加以改变。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的收缩是由潮湿,而不是湿蒸汽诱发的。获得对潮湿敏感性可收缩吸收剂材料的一种方法是采用本身对水敏感的聚合物基质。这样的材料包括如上所述的聚合物基质,以及高吸水材料,如超吸收剂颗粒或纤维。有多种多样潮湿敏感性聚合物可供选用。合适的聚合物处于所需湿度水平要发生由伸展链到螺旋分子的构型改变。此种效应可视需要进一步强化,即通过适当加工技术使聚合物链沿要求方向取向,并通过改变结晶度而形成该收缩材料。提高聚合物对潮湿响应行为的加工助剂以及其他添加剂,也可视需要使用。也可采用聚合物的交联来达到潮湿响应行为与机械性能之间的最佳组合。
有多种多样聚合物表现出此种潮湿敏感行为,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很熟悉。适合此种目的的聚合物例子是有各种不同中和度的聚丙烯酸及其共聚物。另一些可使用的潮湿敏感性聚合物包括合成及天然聚合物以及改性的天然聚合物。这些材料的例子包括下列单体的聚合物和共聚物各种不同水解度的聚乙烯醇、聚丙烯腈及其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亲水聚氨酯和聚环氧乙烷。可使用的天然聚合物和改性天然聚合物包括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瓜耳胶和改性瓜耳胶、基于改性淀粉的聚合物以及聚氨基葡糖和改性聚氨基葡糖。这些聚合物的共混物也可使用。适合将此种聚合物结合到本发明不同方案的吸收体24中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正如上面针对遇到湿蒸汽时收缩的可收缩吸收材料所描述的一样。
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可包括上面所讨论的湿蒸汽敏感性和潮湿敏感性二种材料,以改善性能。
此种可收缩吸收体24还可改善湿态时贴身性的保持能力,因为它能够减轻传统吸收剂芯所表现出的吸收体24松垂和下陷。
为改善湿态时的透气性,构成吸收体24的材料可做成沿吸收体24的z-方向或厚度有高溶胀率的结构,以便在打湿后提供更为通透的多孔结构。此种材料的一个例子是湿法成形复合材料,如描述在同一受让人的题为“形成潜在空穴和大孔的湿法成形复合材料”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提交署名Edens等人(律师事务所文件号,15,126),在此收作参考。大致地说,湿法成形复合材料包括超吸收剂材料,被包容在相互粘连的纤维内,从而在纤维之间围成内部空穴或大孔。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湿法成形”、“湿法铺网”之类,是指其成形方法包括将纤维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淤浆的复合材料。再将淤浆沉积在成形表面上,借助至少部分排出分散介质而成形为该复合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此种方法。
干态时,湿法成形复合材料具有快速吸收流体的孔隙结构。当湿法成形复合材料被弄湿时,复合材料的该湿部分,特别是打湿的超吸收剂材料将溶胀并胀开,这又导致内部空穴或大孔的膨胀。此种膨胀增加了内部空穴容积,结果增加了复合材料的透气性。未被打湿的那部分结构,即流体前沿及其以上,依然保持在其未膨胀形式,因此仍然保持着以较高速率吸收液体的能力。于是,湿法成形复合材料的干燥部分起到将流体吸到不断远离最初排液点的该湿法成形复合材料区域的作用。
适用于湿法成形复合材料的纤维和超吸收剂材料是上面制作合吸收体24的材料。湿法成形复合材料中存在的超吸收剂材料可在分散介质中溶胀。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吸收材料(吸水材料)”将被认为可在分散介质中溶胀的材料,即当该吸收材料在过量分散介质中分散1h后,该吸收剂材料可吸入相当于其自身重量的至少20倍,尤其至少50倍,更优选至少75倍,特别是至少100倍,更特别是至少150倍或更多分散介质。
有各种各样材料适合用作分散介质。适宜的分散介质的例子是水、其他含水材料等。由于易得以及经济之类的原因,水是优选的分散介质。纤维在分散介质中的适宜存在量介于约0.005~约3.0wt%,尤其是约0.01~约2.0wt%,特别是约0.01~约1.0wt%(以纤维和分散介质总重量为基准计)。分散介质可包含造纸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添加剂。其他合适的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粘合剂、粘度改性剂、粘附剂、湿强度添加剂、pH控制添加剂、絮凝剂之类,只要它们对湿法成形复合材料的成形以及使用性能没有负面影响即可。
干燥后的湿法成形复合材料的纤维含量大于约90wt%(干重),尤其是大于95wt%(干重),特别是大于约98wt%(干重),但小于100wt%(干重),以湿法成形复合材料中的纤维与吸收剂材料总重量为基准计。超吸收剂材料的含量小于约10wt%(干重),尤其是小于约5wt%(干重),特别是小于约2wt%(干重),但大于0wt%(干重),以湿法成形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吸收剂材料总重量为基准计。超吸收剂材料的含量应选择为能使得湿法成形复合材料具有大孔,以有助于包容被吸收的流体并改善透气性,但又不因必须在干燥期间从溶胀超吸收剂材料中移出更多的水而显著降低生产能力。
湿法成形复合材料的成形过程包括将纤维、纤维用分散介质以及在分散介质中可溶胀的超吸收剂材料合在一起;为超吸收剂材料与分散介质之间提供足够接触时间,以便在湿法成形复合材料成形前超吸收剂材料得以溶胀;将该湿法成形复合材料成形;以及将湿法成形复合材料进行干燥,以便使超吸收剂材料收缩相当程度,从而在湿法成形复合材料内部形成大孔。湿法成形复合材料还可致密化处理,以便将大孔压瘪,使之在湿法成形复合材料内形成潜在空穴或大孔。
优选将超吸收材料与纤维淤浆合并,使得超吸收剂材料在其干燥之前吸入相当于其自身重量的至少约20倍分散介质,尤其是至少约50倍其自身重量的分散介质,更尤其是至少约75倍其自身重量的分散介质,特别是至少约100倍其自身重量的分散介质,更特别是至少约150倍其自身重量的分散介质。合适的是超吸收材料在湿法成形复合材料成形之前溶胀到上面规定的程度。超吸收材料加入到纤维淤浆中,应使得超吸收材料在湿法成形复合材料成形之前与整个淤浆比较均匀地分布。
干燥后湿法成形复合材料的定量应等于或小于约600g/m2,尤其是等于或小于约250g/m2,更优选等于或小于约150g/m2,特别是介于约150~250g/m2,合适的是,小于约100g/m2,但大于40g/m2。定量的选择应以复合材料在给定原料成本的条件下提供可接受的使用性能为准。
若将干燥的湿法成形复合材料致密化,则复合材料可具有约0.1g/cm3或更大的密度,尤其是约0.12g/cm3或更大,更尤其是约0.15g/cm3或更大,特别是约0.12~约0.15g/cm3,但小于约0.3g/cm3。密度的选择应使得干燥后湿法成形复合材料的内部孔隙结构满足芯吸,并使流体沿整个复合材料分布的要求。密度的选择还应使得干燥后的湿法成形复合材料有助于赋予其产品柔软和轻薄的厚度。
采用如上面所规定的可收缩吸收材料或湿法成形吸收复合材料制造吸收体24,可使得吸收制品具有更大的湿态换气速率。例如,采用此种构造制成的吸收制品,将具有至少约0.50,一般至少约0.70,优选至少约0.80,更优选至少约0.90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以改善性能。优选本发明不同方案的吸收体和制品的构造使该吸收制品具有至少约1.00,一般至少约1.05,优选至少约1.10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
本发明不同方案的吸收体24还可包含多个高透气区,它们容许空气和蒸汽顺畅地通过吸收体24并通过透汽后片20,离开尿布10进入到周围空气中。例如,如同图1和2中作为典型展示的,吸收体24可包括多个空气通道40,它们为吸收体24提供高透气区42。图中表示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中与空气通道40相邻的部分提供高吸收区44。高透气区42旨在提供吸收体24的最大换气,而高吸收区44则旨在接受并保持大多数身体渗出物。吸收体24可具有任何数目改善换气的高透气区42。优选吸收体24有等于或大于3,优选等于或大于5个不同的高透气区42,以改善性能。
高透气区42,例如像图1和2中作为典型展示的空气通道40,被构造成借以提高制品透气性,以便降低使用期间穿戴者皮肤的水化,不让过多蒸汽冷凝(例如尿液)在面朝衣服的后片20表面上。蒸汽在尿布10外表面上的此种冷凝会令人生厌地打湿穿戴者的衣服。高透气区42通常位于便于空气和蒸汽从面料22透过吸收体24,以及透过任何其他插入层或材料层,最后经由透汽后片20离开的尿布区域。例如,高透气区42可遍布吸收体24,或者有选择地位于能提供最大换气的吸收体24的区域,例如尿布20的中间段16处。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高透气区42分别位于尿布10的前段和中间段12和16,以改善换气。另一方面,高吸收区44的作用不在于让空气和蒸汽从尿布内部向外高速率地转移。因此,从尿布10的面料22到尿布后片20并进入到周围大气(尿布外部)的换气,通常是经由高透气区42实现穿过吸收体24的。某些穿过吸收体24的换气也可能在有限程度上发生在高吸收区44。
高透气区可具有众多形状中任何一种,包括矩形、圆形、沙漏形、椭圆等,还可包括选择的纵向或横向条纹或者多个断续的区域。例如,在图1和2中,高透气区42是由大量空气通道40或贯通吸收体24的通常为圆形的穿孔提供的。在此种构造中,高吸收区44包含空气通道40之间的吸收体24上未穿孔部分。
高透气区42可具有任何要求的尺寸,只要能有效地改善换气,同时防止过多蒸汽从吸收体24穿过并凝结到面朝衣服的后片20表面上。优选高透气区42可占据约5~约75%,更优选至少约10%,进一步优选约10~约70%,最优选约10~约60%尿布10的吸收体24的总表面面积。例如,在用于中等尺寸婴儿的尿布中,高透气区42可有总共约6~约90cm2的面积。
当高透气区42的总面积大于上面规定的数值时,尿布10会显示在面朝衣服的后片20外表面上有不希望的蒸汽凝结量,从而导致尿布外表面舒服的湿粘感觉。然而,当高透气区42的总面积小于上述数值时,尿布10会显示换气水平低,从而导致皮肤的高度水化,这将引起难耐的皮肤刺激和皮疹。
尿布10的吸收体24的高透气区42,如同图1和2代表性地展示的,被做成至少对空气可透,并优选对水蒸气也基本可透的结构。例如,吸收体24的高透气区42具有的弗雷泽孔隙率数值,比吸收体24高吸收区44的弗雷泽孔隙率数值高出至少约10%,更优选至少约20%,进一步优选至少约50%。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弗雷泽(Frazier)孔隙率”是指按下面所述弗雷泽孔隙率试验确定的数值。当高透气区表现出小于上面给出的弗雷泽孔隙率数值时,尿布10会表现出换气水平低,从而导致皮肤高度水化,进而导致难耐的皮肤刺激和皮疹。
高透气区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提供。高透气区42可以是吸收制品的吸收体24整体的一部分,或者可由吸收体24中缝隙、通孔或敞开空间来提供。例如,吸收体24的一部分可以是不连贯的或者被去掉,从而提供该区域42。此外,高透气区42可由使用中吸收较少渗出物的材料构成的吸收体24部分提供,从而导致空气经由这些部分流动性改善。例如,吸收体24的一部分可以不含高吸水材料或者与吸收体24其他部分相比含有少得多的高吸水材料,以提供此种空气流动性改善。吸收体24的一部分可按另外的方式处理或涂布一种溶液,它能使这些部分变为疏水,从而沿选择的区域提供高透气区。在另一种构造中,高透气区42是这样形成的在吸收体24中造成空穴或孔洞,然后在这些空穴或孔洞处放上透气性高于吸收体24的其他材料,例如下面被描述为适用于骤增液量控制层34的那些材料。
在图1~6中,代表性地画出本发明不同方案吸收体24的几种构造的例子。例如,在图1和2中,吸收体24中的高透气区42由大量贯通吸收体24的空气通道或穿孔提供。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空气通道40沿着吸收体24的整个长度和宽度断断续续地分布着。画出的空气通道40为圆形并有约1.27cm的直径,其总开孔面积占到吸收体24总表面积的约12%。
在图3和4中,吸收体24采取分立的片段46的形式,这些片段沿着尿布10的纵向36隔开一定间距。在此种构造中,高透气区42由吸收体24各分立段46之间的间隙提供。吸收体24可包括任何数目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段46。例如,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包括4个不同的片段46,它们沿着尿布10的纵向36隔开一定间距。图中的段46大致为矩形,其宽度小于吸收体24的宽度,后者的宽度,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由下面将要描述的骤增液量控制层34和通风层32的宽度限定。此外,段46可基本上等于吸收体24的宽度。为有助于各段46维持彼此间一定间距,段46可被夹持在2片材料之间,例如包裹层(未画出)或骤增液量控制层34与通风层32之间。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段46包括夹在2片或层材料之间的高吸水材料叠合物,而由各段46之间间隙提供的高透气区42,则限定了占吸收体24总表面积约40%的总开孔面积。
在图5和6中,吸收体24中的高透气区42,由许多贯通吸收体24的空气通道40或缝隙提供,类似于图1和2中所表示的实施方案。然而,在图5和6画出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中的空气通道40仅位于吸收体24在尿布10的前腰段12和中间段16的部位,而在后腰段14中没有。而且,在图5和6画出的实施方案中,吸收体24包括上层48和下层50,而上层48仅延伸到吸收体24长度的一部分,在此种构造中,吸收体24的大部分可位于尿布10的前腰段和中间段12和16,以改善吸收和降低成本。画出的空气通道40为圆形,具有约1.27cm的直径,总开孔面积占到吸收体24总表面积的约12%。
由于吸收体24很薄加之吸收体24内包含高吸水材料,因此,吸收体24本身的液体吸入速率可能过慢,或者可能多次向吸收体24排液不足以持久。为改善整个液体吸入速率和换气,本发明不同方面的尿布还可包括由骤增液量控制材料构成的多孔透液层34,正如图1和2代表性地表示的。骤增液量控制层34通常比吸收体24的亲水性低,起到迅速收集并暂时容纳骤增液量的可操作密度水平和定量,将液体从最初进入点转移并基本上全部释放给吸收体24的其他部分。这样的构造有助于防止液体汇聚在吸收衣物与穿戴者皮肤部位接触的那部分表面上,由此缓解穿用者的潮湿感。骤增液量控制层34的构造通常还可提高尿布10的换气。
有各种各样织物和非织造布可用来制造骤增液量控制层34。例如,骤增液量控制层34可以是由聚烯烃纤维等合成纤维构成的熔喷或纺粘纤网。骤增液量控制层34还可以是天然和合成纤维构成的粘合-梳理纤网或气流铺网纤网。粘合-梳理纤网,例如是采用低熔点粘合纤维、粉末和粘附剂粘合的热粘合纤网。该纤网还可视需要包含不同纤维的混合物。骤增液量控制层34可由基本疏水材料构成,该疏水材料视需要以表面活性剂处理或按其他方式加工,赋予要求程度的可湿性和亲水性。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骤增液量控制层34包括一种疏水非织造布材料,定量介于约30~约120g/m2。
例如,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骤增液量控制层34可包含包括双组分纤维的粘合-梳理纤网非织造布,其总定量为约83g/m2。此种构造中的骤增液量控制层34可以是由约60wt%单丝旦数约3d的聚乙烯/聚酯(PE/PET)皮芯双组分纤维,和约40wt%单丝旦数约6d、纤维长度介于约3.8~约5.08cm的单组分聚酯纤维组成的均匀共混物。
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骤增液量控制层34布置成与吸收体24处于直接接触、液体联通的形式。骤增液量控制层34借助传统粘附式样,例如卷状粘附式样,以可操作方式连接到面料22上。另外,骤增液量控制层34又借助传统粘附式样以可操作方式连接到吸收体24上。粘附剂施涂量应足以提供要求程度的粘合,但又应低到足以避免过分限制液体从面料22透过骤增液量控制层34,再进入吸收体24的移动。
吸收体24布置成与骤增液量控制层34处于液体联通方式,以便接受从骤增液量控制层释放的液体并保持和贮存液体。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骤增液量控制层34包含单独的一个层,布置在另一个包含吸收体24的单独层上面,从而形成一种双层布置。骤增液量控制层34的作用是迅速收集并暂时保持排液,将该液体从最初接触点转移并将液体分散到骤增液量控制层34的其他部分去,然后将该液体基本上全部释放到含吸收体24的1个或多个层中。
骤增液量控制层34可以是任何所需形状。合适的形状包括,例如圆形、矩形、三角形、梯形、长圆形、犬骨形、沙漏形或椭圆形。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例如骤增液量控制层可大体为矩形。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骤增液量控制层34与吸收体24共同延伸。此外,骤增液量控制层34可仅沿着吸收体24的一部分延伸。在骤增液量控制层34仅沿着吸收体24的一部分延伸的情况下,骤增液量控制层34可选择性地位于沿吸收体24的任何部位。例如,骤增液量控制层34在其偏向衣物前腰段12放置时可发挥更高的功效。骤增液量控制层34还可围绕吸收体24纵中心线对称布置。
另一些适用于骤增液量控制层34的材料公开在美国专利5,486,166,1996-01-23(署名C.Ellis等人),题为“个人护理吸收制品之类用的纤维非织造纤网高峰层”;美国专利5,490,846,1996-02-13,署名Ellis等人,题为“个人护理吸收制品之类用的骤增液量控制层纤维非织造纤网”;以及美国专利5,364,382,1994-11-15(署名Latimer等人),题为“流体骤增量控制改善的吸收结构以及其产品”,以上公开内容均收作参考。
正如作为典型在图1和2中画出的,尿布10还可包括通风层32,位于后片20与吸收体24之间。通风层32用来促进空气在尿布10内部流动以及穿过其运动,并防止后片20与吸收体24的至少一部分之间表面对表面的接触。尤其是通风层32起到一种导管作用,空气和水蒸气可通过它从吸收体24透过蒸汽可透后片20移动。
通风层32可采用上面描述为适合作骤增液量控制层34的材料制作,例如非织造布(例如纺粘、熔喷或梳理)、机织或针织纤网,由天然纤维和/或合成聚合物纤维构成。合适的纤维例如包括丙烯酸类纤维(腈纶)、聚烯烃纤维、聚酯纤维或其共混物。通风层32也可由多孔泡沫材料制成,例如开孔聚烯烃泡沫塑料、网状聚氨酯泡沫塑料等。通风层32可包括单一材料层,或者二或多种材料层的复合材料。在一种特定的实施方案中,通风层32包括疏水非织造布材料,厚度至少约0.10cm,在约束压力等于0.05psi(0.34kPa)条件下测定,定量介于约20~约120g/m2。例如,通风层32可包含包括双组分纤维的粘合-梳理纤网非织造布,其总定量为约83g/m2。这样构造的通风层32可以是由约60wt%单丝旦数约3的聚乙烯/聚酯(PE/PET)皮芯双组分纤维和约40wt%单丝旦数约6、纤维长度介于约3.8~约5.08cm的单组分聚酯纤维组成的均匀共混物。
通风层32可以是任何要求的形状。合适的形状包括,例如圆形、矩形、三角形、梯形、长圆形、犬骨形、沙漏形或椭圆形。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通风层32可延伸到超出、完全覆盖或部分覆盖吸收体24。例如,通风层32以位于尿布10的中间段16为宜,并围绕尿布10的纵向中心线36左右对称布置。通常较好的是,整个吸收体24与通风层32彼此重叠,基本上能防止后片20与吸收体24之间的表面对表面的接触。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通风层32与吸收体24共同延伸。这使得空气得以最大限度地交换,大大减少面朝衣服的后片20表面的结露。
在画出的实施方案中,通风层32布置成与吸收体24处于直接接触、液体联通方式。通风层32可借助传统粘附式样,例如粘附式样,可操作地连接到后片20上。另外,通风层32又借助传统粘附式样可操作地连接到吸收体24上。粘合剂施涂量应足以提供要求程度的粘合但又应低到足以避免过分限制空气和蒸汽从吸收体24并穿过后片20的运动。
通风层32还可用来迅速收集并暂时容纳透过吸收体24的排液,特别是经由吸收体24中高透气区42透过的。随后,通风层32又可将该液体从最初接触点转移,并将液体散开到通风层32的其他部分,然后,将该液体基本上全部释放到含吸收体24的1个或多个层中。
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案,如同作为典型展示在图1~6中的,可有利地提供一种改良吸收制品,与传统吸收制品相比它表现出使用中穿戴者皮肤水化程度大大减轻的优点。皮肤水化程度的减轻促使皮肤变得更干爽、较少微生物滋生。因此,按本发明制造的吸收制品的穿戴者减少了皮肤水化,从而导致皮肤刺激和皮疹发生的缓解。
试验方法静水压试验静水压试验是测定材料液体阻隔性能的。大致地说,静水压试验测定预定量的水透过之前,材料所支撑的水柱高度(厘米)。水头值较高的材料比水头值较低的材料其阻挡液体渗透的能力更大。静水压试验按照联邦试验标准号191A的方法5514进行。弗雷泽孔隙率试验本说明书中所述弗雷泽孔隙率数值可采用弗雷泽透气性试验仪(弗雷泽精密仪器公司,Gaithersburg,马里兰)以及联邦试验标准191A的方法5450来确定。为本发明目的,试验采用尺寸为8英寸×8英寸的样品进行。水蒸气透过试验材料的WVTR(水蒸气透过速率)值的合适测定技术如下所述。为本发明的目的,从试验材料以及对照材料Celguard2500(HoechsCelanese公司)上裁取3-英寸直径(76mm)圆形样品。每种材料制备2或3个样品。试验用的试验杯为铸铝、带凸缘、2英寸深并配有机械密封和氯丁橡胶垫圈。杯子由Thwing-Albert仪器公司(费城,宾夕法尼亚)按商品名蒸汽压力计杯#681总经销。在每个蒸汽压力计杯中倒入100mL蒸馏水,并将试验材料和对照材料的每一个样品盖于各杯的敞口面上。旋紧螺纹凸缘以便沿杯子边缘形成密封,其中留出62mm直径圆形面积的相关试验材料或对照材料使之暴露于周围空气中(敞露的暴露面积为约30cm2)。然后,杯子经称重,放在盘子上,并置于设定在100°F(38℃)的强制通风烘箱内。烘箱为恒温烘箱,带有流经它本身的外部空气循环系统,以防止水蒸气在内部积累。合适的强制通风烘箱例如是Blue Power-O-Matic 60烘箱,由Blue M电气公司(Blue Island,伊利诺斯)经销。24小时后,从烘箱中取出杯子并称重。按下式计算“最初试验WVTR值”试验WVTR=[(24小时期间失重克数)×7571]/24(g/m2/24小时)烘箱内的相对湿度不特意控制。在一组规定条件下,即100°F和环境相对湿度,测定得到Celguard 2500的WVTR等于5000g/m2/24小时。据此,将Celguard 2500作为对照样与每种试验样品一起试验。Celguard 2500是0.0025cm厚薄膜,由微孔聚丙烯构成。皮肤水化试验皮肤水化值是通过测定总蒸发失水(EL)确定的,可采用以下试验程序确定。
试验是针对经过部分入厕训练的婴儿进行的,试验前2小时内他们的皮肤上没有施用洗剂或油膏,也未曾洗澡。每个婴儿在每种试验系列中试验一个尿布。接受试验的尿布都编有试验代码和对照样代码。将试验尿布(试验代码和对照样代码)随机掺混。
每个试验尿布在试验前、后均称重,以确定加入到尿布中的液体量。用毡头笔在尿布内的靶区标出“X”,该“X”距离尿布前面最上边缘6.5英寸,并左右对称。采用蒸发计,例如Evaporimeter EP1仪(Servomed AB经销,斯德哥尔摩,瑞典)测定EL(蒸发失水)。每次试验测定持续2分钟,其间每秒钟取一次EWL(总共120个EWL值)。由Evaporimeter EP1仪的数字输出给出蒸发失水速率(EWL),单位为g/m2/小时。皮肤水化值(SHV)为2分钟取样期间每单位测定面积上的失水总量,按下式计算。SHV(g/m2/hour)=Σn=1120(EWL)n120]]>
15分钟“凉干”时间后测定最初皮肤水化值,凉干期间婴儿只穿一件长T-恤或连衣裙并处于仰卧位置。测定值取自婴儿下腹部,对应于尿布靶区,采用蒸发计,以确定尿布靶区处婴儿皮肤的最初水化值。如果最初SHV小于10g/m2/h,就开始给婴儿戴上尿布。如果最初SHV大于10g/m2/h,则延长“凉干”时间,直至获得的读数低于10g/m2/h为止。尿布在婴儿身上固定之前,放一根管子,用于直接对着预先标记的靶区排液。尿布固定好以后,分3次,每次70mL,按15mL/秒的速率以共210mL调节到0.9wt%的盐水侵袭,每次侵袭之间间隔45秒。
婴儿戴着尿布达60分钟,然后取下尿布,并测定与尿布靶区标记对应的下腹部处的皮肤水化值。测定持续2分钟。称取用过的尿布重量。测定皮肤水化之前,可测量尿布内部的相对湿度和温度。次日,每个婴儿采用该婴儿尚未戴过的那种类型的尿布(试验或对照样),重复实施上述试验程序。对照尿布样品提供一种用于比较待测和待评估尿布构造使用性能的基准。有关实施例的试验中所用对照尿布样品,系市售品HUGGIESSupreme尿布,由Kimberly-Clark公司销售。
任何婴儿,倘若在上述盐溶液侵袭基础上又加上自己的(尿),则相应数据作废。给出的平均净SHV(g/m2/h)是全部婴儿戴尿布后从下腹部(靶区标记)取得的皮肤水化值,减去尿布放到婴儿身上以前(经过“凉干”时间以后)从下腹部测定的皮肤水化值以后的算术平均值。
净皮肤水化值按下式确定净SHVi=Y-Z其中;Y=某婴儿个体在靶区标记处测定的皮肤水化值Z=尿布放到婴儿身上之前经过“凉干”时间后从下腹部测定的本底皮肤水化值SHVi=某婴儿个体的皮肤水化值于是, 其中N=参与试验的婴儿数目皮肤水化减轻百分率按下式确定 其中;C=对照代码尿布的净SHViD=试验代码尿布的净SHViN=参与试验的婴儿数目示踪气体试验示踪气体试验是吸收制品之类的衣物内的换气速率的测量,它是一种稳定流动/稳态试验,大致描述在TAPPI杂志,卷80,1997-09,第9期中。总地来说,换气速率值是根据衣物内测定的质量交换计算出的。该试验涉及将制品戴在人体模特躯干上时,向紧靠人体模特躯干外表面的吸收制品内,以恒定速率注入示踪气体。与此同时,通过以注入相同的恒定速率抽出样品来测定制品与人体模特之间空间空气内示踪气体的浓度。于是,根据所研究的空间内示踪气体与空气之间的物料衡算,确定换气(率)。示踪气体试验的具体实施细节如下设备1.人体模特-该试验是采用3号或4号尺寸的尿布进行的,它们是为体重分别约16~约28磅和约22~约37磅的婴儿设计的。尿布放在尺寸如下的人体模特上3号高度(从腰至膝)26cm
腰围 42cm臀围 44cm大腿周长 22cm4号高度(从腰至膝)28cm腰围 48cm臀围 51cm大腿周长 27cm2.试验区域的环境控制在20℃和50%相对湿度。
3.二氧化碳分析仪-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例如型号17515A,由Vacu-Med Vacumetrics公司销售,地址4483 McGrath Street#102,Ventura,加州。
4.旋转流量计-保持一定气体流动速率的旋转流量计,例如Matheson Rotameter型号TS-35,由东南特殊气体公司销售,地址3496 Peachtree Parkway,Suwanee,佐治亚。
5.气体钢瓶-2个标定的医用级气体的钢瓶,压力4kPa,由东南特殊气体公司销售,地址3496 Peachtree Parkway,Suwanee,佐治亚。示踪气体包括5%二氧化碳和空气;标定气体是100%空气。
程序1.打开二氧化碳分析仪。开启30分钟后,用标定气体标定分析仪,并调节流量控制器以达到150cm3/分钟通过分析仪的流率。
2.将待测尿布放到人体模特上。
3.开启二氧化碳示踪气体。注入到尿布与人体模特之间空间内的示踪气体流速必须等于流经二氧化碳分析仪的样品流速(150cc/分钟)。
4.每10秒一次共持续20分钟测定并记录尿布与人体模特之间空气空间内示踪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C)。对后10分钟期间的数据取平均,并按下式用于计算换气速率换气速率=150cc/min*[(CT-C)/(C-Co)]其中,CT=示踪气体浓度(5%)
C=示踪气体在被测空间内的浓度Co=示踪气体在环境室内的浓度(0.04%)干换气速率是在尿布尚未受到任何侵袭之前按以上程序确定的换气速率。湿换气速率是按以上程序确定的换气速率,不同的是,当尿布固定到人体模特上以后,分3次,每次70mL,按15mL/s的速率以180mL(3号)或210mL(4号)调节到0.9wt%的盐水侵袭该尿布,每次侵袭之间间隔45秒。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是通过将同一样品的湿换气速率除以干换气速率确定的。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试验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试验是测定一次性尿布之类吸收衣物对致病微生物,特别是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的影响。大致地说,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试验,包括在试验对象的每个于掌一侧前臂上各画格位点上接种已知白色假丝酵母属的悬浮体,在这些位点上覆盖取自吸收衣物的全厚度样品片,24小时后测定存活性。
从每个待测制品的靶区裁取长度约5cm、宽度约5cm的全厚度试样片。靶区通常是制品准备用来接受来自穿戴者尿液的部分,一般包括制品的中间段和制品横向中心线朝前一点的前腰段部分。在典型的尿布构造中,全厚度试样片包括面料、吸收体、后片和可能的夹层。将大约15mL 0.9wt%盐溶液加到样片上,并等候其浸泡2分钟,再把样品放到试验对象的前臂上,每个试验对象手掌一侧前臂上画出约6.15cm2的试验部位区域。大约0.01mL 0.9wt%包含白色假丝酵母属细胞的已知悬浮体的盐溶液,由微量吸移管送到试验部位,随后将悬浮体沿着试验部位均匀分布。风干之后,在试验部位上覆盖样品片,然后用胶粘带绕样品包缠将试样片固定在一定位置。
24小时后,取下试样片,并利用洗涤剂擦洗的方法从试验部位上获得定量培养物,该方法可参见“皮肤病菌的定量研究”,P.Williamson和A.M.Klingman,《皮肤病研究(Journal of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45:498~503,1965,在此将其公开内容收作参考。扼要地说,将能够罩住6.15cm2面积的消毒玻璃圆筒罩在试验部位中心,并紧抵住皮肤。1mL0.1wt%Triton-x-100溶于0.075M磷酸盐、pH7.9的缓冲液由吸移管加入到玻璃筒中,将该区域用消毒特富龙棒擦洗1分钟。用消毒吸移管将流体吸走,然后向玻璃筒中加入第2个1mL 0.1wt%Triton-x-100溶于0.075M磷酸盐、pH7.9的缓冲液。重复上述擦洗步骤并将2次的洗涤水合并在一起。每份收集到的样品按10倍稀释比例用0.05wt%Triton-x-100溶于0.0375M磷酸盐、pH7.9的缓冲液进行系列稀释步骤。将每种稀释液的0.01mL等分量接种到Sabourand含抗菌素琼脂上。制备一式两份该培养物并在室温温育48小时。
温育后,采用标准微生物学方法数出生成菌落单远的数量,然后,可以将试样片下面的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性与对照样下面的假丝酵母属菌存活性进行比较,后者取自传统吸收制品,具有不透气的外包覆层,即WVTR小于100g/m2/24 h的外包覆层,例如下面对比例4所描述的尿布。皮肤温度试验皮肤温度值可采用以下试验程序确定。该试验是在成人裸露前臂上进行的,不在皮肤上施洗剂、粉和油膏,也没有皮肤病。该对象在试验前2小时内和试验期间未曾洗澡、游泳、吸烟、锻炼或饮用过咖啡因。每个对象在每个试验系列内试验2个尿布之类制品。试验尿布编有试验代码,和对照样代码,例如在对比例6中标出的代码。将试验尿布(试验代码和对照样代码)随机掺混,它们是3号尺寸尿布,即用于体重16~28磅婴儿的尿布。
每个试验尿布使用前、后均称重,以确定进入到尿布内的液体量。用钢笔在尿布的靶区内外侧标出1英寸×1英寸的方框标记,方框中心位于尿布最前边缘6.0英寸并且左右对称。温度和湿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例如一种带聚氯乙烯绝缘体的10-kt镀金圆盘传感器之类的热电偶探头,由Cole-Parmer(总部设在Vernon Hills,伊利诺斯)按商品名P-08506-80销售,再连接到Digi-Sense温度/湿度巡回检测器上,由Cole-Parmer(总部设在Vernon Hills,伊利诺斯)按商品名910990-00型销售。热电偶探头被校正到与该巡回检测器内装的预先标定的探头(3700-52)相一致。皮肤温度测定连续进行,每分钟测定一次。
到达以后,每位试验对象在40%相对湿度和71°F的受控环境中保持15分钟的平衡时间。每个前臂固定上一个温度传感器,大约在腕与肘之间的中点。传感器的引线朝向肘部放置,用带子,例如3M公司制造的Steri-Strip缝合带(0.25英寸×1.5英寸)固定在传感器上面,并用另一段带子将传感器引线固定。本底皮肤温度是在没有尿布固定在前臂的情况下在5分钟期间(5分钟总测定时间)记录到的。
然后,将样品尿布固定到每个试验对象的各自前臂上,使得尿布上的1英寸X1英寸靶区覆盖在温度传感器上面。尿布固定到试验对象前臂上去之前,将一个平衡到室温的流体排出嘴放到每个尿布内的温度传感器上面,以便将液体对准预先标记的靶区排出。利用一条将尿布上、下两部分固定在一起但不接触穿戴者皮肤的遮盖扣件带,使得每个尿布不会在靶区自身叠接,但又得到固定。将市售3号尺寸的弹性针织(stockinet)系紧件(Glenwood公司提供)围绕着整个尿布与前臂绑紧。一旦尿布安置牢靠以后,在5分钟内记录下干尿布皮肤温度。
然后,分3次,每次60mL,按15mL/s的速率以180mL调节到0.9wt%的盐水侵袭,每次侵袭之间间隔45秒。从每个尿布中取出液体排出嘴。然后,试验对象再戴着尿布保持120分钟,其间每分钟记录一次皮肤温度读数。然后,取下尿布并称重。
给出的皮肤温度值是在试验期间每种样品在特定时刻以所有试验对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然后,湿皮肤温度/干皮肤温度比值便可通过穿戴湿样品120分钟以后(130分钟总试验时间)皮肤温度值除以穿戴干样品5分钟以后(总试验时间10分钟)皮肤温度值来确定。
给出下面的实施例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细节更深入的理解。具体材料和参数仅作为例子,不拟对本发明范围做出具体限定。
实施例实例1手工制作并试验大体构造如对比例2中所描述的HUGGIESSupreme 3号尿布的一次性尿布。本实例尿布与Supreme尿布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尿布的后片、吸收剂芯、骤增液量控制层和腿口弹性带做了更换或修改,并在后片与吸收剂芯之间增加了通风层。
在该试验尿布中,后片包括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叠合材料,包含纺粘非织造布材料与微孔薄膜的层合物。纺粘非织造布包含约1.8旦由乙烯与约3.5wt%丙烯的共聚物挤出的长丝,定量为约20g/m2。薄膜包括具有碳酸钙颗粒的复合流延薄膜,拉伸前定量约58g/m2。薄膜经过预热,拉伸和退火,结果形成微孔,然后层合到纺粘非织造布材料上。形成的主要为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叠合物的材料的定量为45g/m2,水蒸气透过速率为约4000g/m2/24h。此种薄膜/非织造布催化材料的例子更详细地描述在美国专利申请号08/882,712(1997-06-25提交,署名McCormack等人),题为“低厚度薄膜与薄膜/非织造布叠合物”,以上公开内容一并收入本文作为参考。
试验尿布中的吸收剂芯为双层吸收体,其大体构造如图5和6所示,不同的是,这吸收体都没有贯通整个八层的孔或缝隙。吸收剂芯包括上层和下层,其中上层从吸收剂芯的前缘延伸到大约吸收剂芯总长2/3的地方。吸收剂芯包括约10~约11g木浆纤维以及约10~约11g超吸收材料,因此,包括约50wt%木浆纤维和约50wt%超吸收剂材料。下层的定量约230g/m2;上层定量约560g/m2,结果芯的前段总定量为约790g/m2;芯的后段为230g/m2。另外,吸收剂芯在裆部的宽度约6.35cm。
骤增液量控制层位于吸收剂芯和面料之间,它与对比例2中描述的Supreme尿布中的高峰层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改为与吸收剂芯共同延伸。该尿布还包括位于吸收剂芯与尿布后片之间的通风层。通风层由与高峰层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且也是与吸收剂芯共同延伸。该尿布还包括沿着尿布各纵向侧缘长度大约2/3延伸的腿口弹性带组件。该组件有6根高弹体材料线,层合到透气性非织造布层上。弹性线由LYCRA高弹体构成,沿尿布的纵向长度排齐,使尿布的腿口带弹性化并能抽褶。
有4个尿布样品接受了上面定义的示踪气体试验。结果载于下表1中。实例2手工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实例1相同的一次性尿布。该尿布基本上与实例1中的相同,不同的是吸收体做了修改,如图5和6所示,在上、下层重叠区域包括进许多通孔。孔的直径等于1.27cm,从而提供以吸收体总表面积为基准计,约12%的敞口面积。有4个尿布样品接受了上面定义的示踪气体试验。结果载于下表1中。实例3手工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实例2相同的一次性尿布。该尿布基本上与实例2中的相同,不同的是吸收体与后片之间的通风层被去掉了。有4个尿布样品接受了上面定义的示踪气体试验。结果载于下表1中。实例4手工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实例2相同的一次性尿布。该尿布基本上与实例2中的相同,不同的是吸收体中的孔径为2.54cm,构成占吸收体总表面积约12%的敞口面积。有4个尿布样品接受了上面定义的示踪气体试验。结果载于下表1中。实例5手工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实例2相同的一次性尿布。该尿布基本上与实例2中的相同,不同的是分层的吸收体换成不分层的吸收体,包括约62wt%木浆纤维和约38wt%超吸收剂,前段定量为约750~约850g/m2,后段定量为约375~约425g/m2.有4个尿布样品接受了上面定义的示踪气体试验。结果载于下表1中。实例6手工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实例2相同的一次性尿布。该尿布基本上与实例2中的相同,不同的是双层吸收剂芯换成另一种层合物,包括约80wt%由Stockhausen以商品名FAVOR SXM 880供应的超吸收材料,外面包覆着定量约26g/m2的纤维素纤维薄纸层。吸收体还包括直径1.27cm的透孔,从而提供占吸收体总表面积约12%的敞口面积。有4个尿布样品接受了上面定义的示踪气体试验。结果载于下表1中。实例7手工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实例2相同的一次性尿布。该尿布基本上与实例2中的相同,不同的是吸收体换成另一种层合物,包括约80wt%由Stockhausen以商品名FAVOR SXM 880供应的超吸收材料,外面包覆着定量约26g/m2的纤维素纤维薄纸层,该层合物分4段构成,正如图3和4表示的,结果形成占吸收体总表面积约40%的敞口面积。有4个尿布样品接受了上面定义的示踪气体试验。结果载于下表1中。实例8手工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实例2相同的一次性尿布。该尿布基本上与实例2中的相同,不同的是后片修改成具有约1870g/m2/24小时的水蒸气透过速率。有4个尿布样品接受了上面定义的示踪气体试验。结果载于下表1中。对比例1手工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实例2所述Supreme 3号尿布相同的一次性尿布。该尿布基本上与实例2中的相同,不同的是后片换成水蒸气透过速率小于100g/m2/小时的1密耳厚聚乙烯薄膜材料。有4个尿布样品接受了上面定义的示踪气体试验。结果载于下表1中。对比例2试验了大体结构与Kimberly-Clark公司按商品名HUGGIESSupreme3号市售尿布相同的一次性尿布。
扼要地说,Supreme尿布的吸收剂芯包括木浆纤维与超吸收材料的混合物,外面包裹着2张纤维素包裹纸,纸的定量为约16~21g/m2。吸收剂芯包括约12.5~13.5g气流铺网木浆纤维和约7.0~约8.5g超吸收材料。超吸收剂材料由Stockhausen按商品名FAVORSXM 880出售。超吸收材料与浆粕纤维均匀地混合,成为密度介于0.25~0.35g/cm3的一元化层。超吸收剂材料与木浆纤维的均匀混合物沿着纵向分区布置,从而提供约600~约700g/m2定量的前段吸收剂芯。在后段提供约300~约350g/m2定量的吸收剂芯。
该Supreme尿布还包括一种复合后片,包含透汽性阻挡层,借助粘附剂被层合到纺粘/熔喷/纺粘层合材料上(以下称“SMS”)。该SMS材料的定量为约27g/m2。该透汽性阻挡层由聚烯烃薄膜构成,厚度约0.7密耳,定量约19.5g/m2。该聚烯烃薄膜材料系由埃克森化学专利公司按商品名EXXAIRE市售的。该透汽性阻挡层被粘附到SMS层合物上,介于吸收剂芯与后片SMS层合材料之间。后片的水蒸气透过速率为约1500g/m2/24小时。吸收剂芯夹在后片与定量约17g/m2的聚丙烯纤维纺粘纤网构成的面料之间。在面料与吸收剂芯之间夹着骤增液量控制层,由粘合-梳理纤网构成。该骤增液量层包括双组分纤维,总定量约83g/m2。骤增液量层是由约60wt%单丝旦数等于约3的聚乙烯/聚酯(PE/PET)皮芯双组分纤维,与约40wt%单丝旦数约6、纤维长度介于约3.8~约5.08cm的单组分聚酯纤维共同组成。骤增液量层的宽度为约10.2cm,长度约16.5cm。骤增液量层的前缘离吸收剂芯前缘5.1cm。
该Supreme尿布还包括组装于尿布各纵向端边的单组分弹性化腰带和腰部挡片组件。该组件具有多根被夹进且层合在聚合物薄膜层与非织造布层之间的高弹体材料线。聚合物薄膜为0.00075英寸厚,由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与超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构成。非织造布层由20g/m2聚丙烯纺粘纤网构成。弹性线由约8~16根沿尿布断面排齐的LYCRA高弹体线构成,使得尿布腰带和腰带内侧的挡片弹性化并能抽褶。Supreme尿布还包括沿尿布全长延伸的长向挡液侧边,以及沿尿布各纵向侧边延伸的弹性化腿口带。腿口带和挡液侧边内的弹性线,由沿尿布纵向长度排齐的LYCRA高弹体构成,使得腿口带和挡液侧边弹性化并能抽褶。
有4个尿布样品接受了上面定义的示踪气体试验。结果载于下表1中。
表1平均干换气速率平均湿换气速率湿/干比值(cm3/分钟) (cm3/分钟)实例1822 224 0.27实例2794 310 0.39实例3679 220 0.32实例4 1050 360 0.34实例5758 190 0.25实例6724 240 0.33实例7677 153 0.23实例8495 316 0.63对比例1 51 110 2.16对比例2 513 171 0.33实例1~8和对比例1和2的试验结果表明,按本发明制造的尿布与传统尿布相比,一般在干态和湿态换气上都有改善。实例9手工制作并按照上面定义的皮肤水化试验法,试验了4个大体结构与实例2中所描述的尿布相同的尿布样品。该尿布与实例2尿布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该尿布在尺寸上近似于市售品4号尺寸尿布,吸收体是各处厚度相同的单层,其穿孔直径等于2.54cm。尿布的平均皮肤水化值为8.1g/m2/小时。结果一并载于下表2中。实例10手工制作并按照上面定义的皮肤水化试验法,试验了4个大体结构与实例6中所描述的尿布相同的尿布样品。该尿布与实例6尿布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该尿布在尺寸上近似于市售品4号尺寸尿布,吸收体的定量约560g/m2,其穿孔直径等于2.54cm。尿布的平均皮肤水化值为2.8g/m2/小时。结果也一并载于下表2中。实例11手工制作并按照上面定义的皮肤水化试验法,试验了4个大体结构与实例7中所描述的尿布相同的尿布样品。该尿布与实例7尿布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该尿布在尺寸上近似于市售品4号尺寸尿布。尿布的平均皮肤水化值为1.6g/m2/小时。结果也一并载于下表2中。对比例3试验了大体结构与Kimberly-Clark公司按商品名HUGGIESSupreme 4号市售的尿布相同的一次性尿布。实质上,4号尺寸Supreme尿布与上面对比例2中所描述的3号尺寸Supreme尿布相近,不同的是该材料的尺寸较大。
有4个尿布样品接受了上面定义的皮肤水化体试验。该尿布显示19.3g/m2/小时的平均皮肤水化值。结果也一并载于下表2中。
表2皮肤水化值(g/m2/h)实例9 8.1实例102.8实例111.6对比例3 19.3实例9~11和对比例3的试验结果表明,按本发明制造的尿布与传统尿布相比表现出皮肤水化值方面的显著改善。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尿布在皮肤水化值方面显示58~92%的减少。尽管考虑到尿布内换气量的增加预期在皮肤水化值上应有一定减少,但减少的幅度则的确出乎意料。实例12
手工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对比例2相同的尿布样品。该尿布基本上与对比例2尿布相同,不同的是后片修改为具有约3000g/m2/24小时的水蒸气透过速率。该尿布接受上面定义的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试验。实例12和对比例4(对照样)的样品放在7个试验对象每一个的手掌一侧前臂上进行试验。大约0.01mL包含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位为5.71的悬浮体的0.9wt%盐溶液,由微量吸移管递送到试验部位,然后,将悬浮体沿着试验部位均匀分布。本实例的样品尿布显示1.96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位的平均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因此,与对照样(对比例4)相比,本实例的尿布显示26%的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降低值。实例13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实例2相同的尿布样品,不同的是后片具有约5000g/m2/24小时的水蒸气透过速率。该尿布接受上面定义的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试验。实例13和对比例4(对照样)的样品放在7个试验对象每一个的手掌一侧前臂上进行试验。大约0.01mL包含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位为5.71的悬浮体的0.9wt%盐溶液,由微量吸移管递送到试验部位,然后,将悬浮体沿着试验部位均匀分布。预期本实例的样品尿布将显示很可能低于1.75,可能低于1.50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位的平均白色假丝酵母属存活率。因此,与对照样(对比例4)的平均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相比,预期本实例的尿布将显示很可能约34%,可能约43%的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降低值。对比例4手工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对比例2相同的尿布样品。该尿布与对比例2尿布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后片换成1.0密耳厚水蒸气透过速率小于100g/m2/24小时的聚乙烯薄膜材料。该尿布按上面规定放在7个试验对象每一个的手掌内侧前臂上进行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试验。大约0.01mL包含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位为5.71的悬浮体的0.9wt%盐溶液,由微量吸移管递送到试验部位,然后,将悬浮体沿着试验部位均匀分布。本实例的样品尿布显示2.65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位的平均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实例14
机器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实例13相同的尿布样品。具体地说,该尿布的后片具有约5000g/m2/24小时的水蒸气透过速率。该尿布接受上面定义的白色假丝酵母属存活试验。实例14和对比例5(对照样)的样品放在12个试验对象每一个的手掌一侧前臂上进行试验。大约0.01mL包含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位为4.92的悬浮体的0.9wt%盐溶液,由微量吸移管递送到试验部位,然后,将悬浮体沿着试验部位均匀分布。本实例的样品尿布显示1.26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位的平均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因此,与对照样(对比例5)的平均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相比,本实例的尿布显示61%的白色假丝酵母属存活率降低值。对比例5机器制作并试验了大体结构与对比例4相同的尿布样品。具体地说,该尿布的后片包括1.0密耳厚、水蒸气透过速率小于100g/m2/24小时的聚乙烯薄膜材料。该尿布按上面规定放在12个试验对象每一个的手掌内侧前臂上进行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试验。大约0.01mL包含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位为4.92的悬浮体的0.9wt%盐溶液,由微量吸移管递送到试验部位,然后,将悬浮体沿着试验部位均匀分布。本例的样品尿布显示3.26白色假丝酵母属菌落对数生成单位的平均白色假丝酵母属菌存活率。
实例12和14的试验结果以及从实例13的预期结果表明,按本发明制造的尿布与传统吸收性尿布和对比例4及5的试验结果相比,显示在微生物存活以及微生物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显然,此种微生物存活的减少是由于皮肤闭塞的减轻而实现的,而后者又是通过提高干态和湿态下尿布透气性实现的。实例15制作了大体结构与对比例2相同的尿布样品,不同的是,后片具有约5000g/m2/24小时的水蒸气透过速率。该尿布接受上面定义的皮肤温度试验。样品放在11个试验对象每一个的手掌内侧前臂之一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示于图7。本实例的样品尿布具有0.970的湿皮肤温度/干皮肤温度比值。对比例6制作了大体结构与对比例2相同的尿布样品。该尿布与对比例2尿布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后片换成1.0密耳厚水蒸气透过速率小于100g/m2/24小时的聚乙烯薄膜材料。该尿布按上面规定进行皮肤温度试验。样品放在11个试验对象每一个的手掌内侧前臂之一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示于图7。本实例的样品尿布具有1.014的湿皮肤温度/干皮肤温度比值。
实例15的试验结果(如图7所示)表明,按本发明制造的尿布与传统吸收性尿布和对比例6的试验结果相比,能够在湿态时维持较为恒定、较低的皮肤温度。据认为,此种湿态时较为恒定、较低的皮肤温度是由于皮肤闭塞的减轻达到的,而后者又是通过提高干态和湿态下尿布透气性实现的。另外,如图7所示,按本发明制造的尿布能够维持穿戴者基本上与未戴尿布时皮肤温度相同的湿态皮肤温度。
经过上面对本发明较为详尽描述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尚可做出各种各样变化和修改。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一律被视为落入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包含吸收体、前腰段、后腰段,以及将所述前、后腰段彼此连接的中间段,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照本文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至少有约190cm3/分钟的湿换气速率。
2.权利要求1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湿换气速率,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200cm3/分钟。
3.权利要求1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湿换气速率,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225cm3/分钟。
4.权利要求1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湿换气速率,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250cm3/分钟。
5.权利要求1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至少有约525cm3/分钟的干换气速率。
6.权利要求2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至少有约575cm3/分钟的干换气速率。
7.权利要求1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8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8.权利要求1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5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9.权利要求1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2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10.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包含吸收体、前腰段、后腰段以及将所述前、后腰段彼此连接的中间段,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照本文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至少有约525cm3/分钟的干换气速率和至少约0.20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
11.权利要求1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至少有约190cm3/分钟的湿换气速率。
12.权利要求1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计算,为至少约225cm3/分钟的湿换气速率。
13.权利要求1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干换气速率,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575cm3/分钟。
14.权利要求1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干换气速率,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625cm3/分钟。
15.权利要求1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0.23。
16.权利要求1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干换气速率,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625cm3/分钟,且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为至少约0.23。
17.权利要求1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8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18.权利要求1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5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19.权利要求1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5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20.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包含a)透汽性后片,按本文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法计算,定义至少有约1000g/m2/24小时的水蒸气透过速率;b)透液性面料,作为所述后片盖面放置;以及c)吸收体,介于所述后片与所述面料之间,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至少有约190cm3/分钟的湿换气速率。
21.权利要求2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透汽性后片基本上不透液。
22.权利要求2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透汽性后片,按本文所述静水压试验法计算,被做成可提供至少约60cm水头值的结构。
23.权利要求2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透汽性后片,按本文所述静水压试验法计算,被做成可提供至少约80cm水头值的结构。
24.权利要求2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透汽性后片的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按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1500g/m2/24小时。
25.权利要求2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湿换气速率,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225cm3/分钟。
26.权利要求2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湿换气速率,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250cm3/分钟。
27.权利要求2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至少有约525cm3/分钟的干换气速率。
28.权利要求2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8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29.权利要求2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5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30.权利要求2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2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31.权利要求20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0.20。
32.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它包含吸收体、前腰段、后腰段以及将所述前、后腰段彼此连接的中间段,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照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8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33.权利要求32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皮肤水化值,按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小于约15g/m2/小时。
34.权利要求32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皮肤水化值,按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小于约12g/m2/小时。
35.权利要求32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皮肤水化值,按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小于约10g/m2/小时。
36.权利要求32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至少有约525cm3/分钟的干换气速率和至少约190cm3/分钟的湿换气速率。
37.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它包含吸收体、前腰段、后腰段以及将所述前、后腰段彼此连接的中间段,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照本文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至少有约0.50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
38.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0.70。
39.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0.80。
40.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0.90。
41.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1.00。
42.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190cm3/分钟的湿换气速率。
43.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200cm3/分钟的湿换气速率。
44.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225cm3/分钟的湿换气速率。
45.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200cm3/分钟的干换气速率。
46.权利要求39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200cm3/分钟的干换气速率。
47.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8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48.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5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49.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2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50.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0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51.权利要求3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制品包含a)透汽性后片,按本文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1000g/m2/24小时的水蒸气透过速率;b)透液性面料,作为所述后片盖面放置;以及c)吸收体,介于所述后片与所述面料之间。
52.权利要求51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透汽性后片的所述水蒸汽透过速率,按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1500g/m2/24小时。
53.权利要求51的吸收制品,还包含位于所述后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通风层。
54.权利要求53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通风层包含疏水非织造布材料,其厚度至少约0.10cm,定量介于约20~约120g/m2之间。
55.权利要求53的吸收制品,还包含位于所述面料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骤增液量控制层,其中所述骤增液量控制层包含非织造布材料,其定量介于约30~约120g/m2之间。
56.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包含a)透汽性后片,按本文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计算,定义有至少约1000g/m2/24小时的水蒸气透过速率;b)透液性面料,作为所述后片盖面放置;以及c)吸收体,介于所述后片与所述面料之间,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1.00的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
57.权利要求5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1.05。
58.权利要求5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湿换气速率/干换气速率比值,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1.10。
59.权利要求5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200cm3/分钟的干换气速率。
60.权利要求5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225cm3/分钟的干换气速率。
61.权利要求5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250cm3/分钟的干换气速率。
62.权利要求5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8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63.权利要求5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5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64.权利要求5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2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65.权利要求5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透汽性后片的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按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1500g/m2/24小时。
66.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包含前腰段、后腰段以及将所述前、后腰段彼此连接的中间段,其中所述吸收制品包含a)透汽性后片,按本文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1000g/m2/24小时的水蒸气透过速率;b)透液性面料,作为所述后片盖面放置;以及c)吸收体,介于所述后片与所述面料之间,其中所述吸收体的至少一部分在遇到湿蒸汽和受潮至少之一种情况时,沿纵向和横向至少之一收缩至少5%。
67.权利要求6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体包括多个段片,而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收缩,在所述段片之间提供高透气区。
68.权利要求6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段片沿所述吸收制品的纵向彼此隔开一定间距。
69.权利要求6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高透气区总面积占所述吸收体总表面积至少约10%。
70.权利要求67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高透气区位于所述吸收制品的所述中间段和所述前腰段,但不在所述后腰段。
71.权利要求6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体的所述一部分沿所述纵向和所述横向至少之一收缩至少10%。
72.权利要求6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体包括高弹体纤维。
73.权利要求6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0.50的湿换气/干换气比值。
74.权利要求6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示踪气体试验法计算,定义有至少约0.70的湿换气/干换气比值。
75.权利要求6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8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76.权利要求6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吸收制品,按本文所述皮肤水化试验法计算,定义有小于约15g/m2/小时的皮肤水化值。
77.权利要求66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透汽性后片的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按所述水蒸气透过速率试验法计算,为至少约1500g/m2/24小时。
78.权利要求66的吸收制品,还包含位于所述后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通风层。
79.权利要求78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通风层包含疏水非织造布材料,其厚度至少约0.10cm,定量介于约20~约120g/m2之间。
80.权利要求78的吸收制品,还包含位于所述面料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骤增液量控制层,其中所述骤增液量控制层包含非织造布材料,其定量介于约30~约120g/m2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包括透汽性后片、作为后片盖面放置的面料,以及夹在后片与面料之间的吸收体。吸收体可包括多个高透气区或者还包括打湿后能改善换气的材料。该吸收制品还可包括介于吸收体与后片之间的通风层以及吸收体与面料之间的骤增液量控制层。该制品显示使用期间制品内换气得到改善。结果,该制品在使用中使穿戴者皮肤水化程度大大减轻,从而使皮肤不容易滋生微生物。
文档编号A61F13/511GK1324229SQ99812598
公开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5日
发明者小C·P·科恩, R·L·埃登斯, P·R·埃利克尔, M·J·福尔克斯, S·H·胡, D·J·麦多瓦尔, S·K·梅流斯, C·A·莫卡德罗, C·M·菲利普斯, C·M·乌特克特, P·R·R·瓦拉雅佩特, D·雅维克, D·L·詹克尔, F·J·阿金, M·G·拉蒂默, P·J·迈贝里, S·C·保罗, A·S·赖特 申请人: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