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153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 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而目前的药物疗法存在停药后病症反复、疗程长,且病人会长生对药物的依赖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停药后病症反复率低、疗效快、无副作用、且不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的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原料组成:川;6-10份、当归3-6份、细辛2-4份、土茯苓6-10份、蜈蚣1-3份、鳖甲1-3份、首乌2-4份、天麻3-5份、勾藤2-5份、夏枯草3-7份、牛膝2-4份、黄芩6-10份、防风3-5份、羌活2-4份、旋复花2-5份、龙胆草3_6份、吴茱萸2_5份、羌活3-6份、桂枝2-5份,葛根4-8份,菊花3-7份,木贼4_8份。
[0005]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最佳重量份数的药物原料组成:川芎8份、当归4份、细辛3份、土茯苳8份、蜈蚁2份、鳖甲2份、首乌3份、天麻4份、勾藤4份、夏枯草5份、牛膝3份、黄芩8份、防风4份、羌活3份、旋复花4份、龙胆草5份、吴茱萸4份、宪活5份、桂枝4份,葛根6份,菊花5份,木贼6份。
[0006]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如下优点:疗效快,一般在一个到一个半小时内病情明显好转,病情反复率低,经临床实验得知,病情反复率低于百分之五;同时无副作用,也不会让病人对该药物产生依赖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1
[0008]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重量份数如下:川;8份、当归4份、细辛3份、土茯苓8份、蜈蚣2份、鳖甲2份、首乌3份、天麻4份、勾藤4份、夏枯草5份、牛膝3份、黄芩8份、防风4份、羌活3份、旋复花4份、龙胆草5份、吴茱萸4份、羌活5份、桂枝4份,葛根6份,菊花5份,木贼6份。
[0009]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如下: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数混合,加水煎药后汁服用。
[0010]实施例2
[001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重量份数如下:川芎7份、当归3份、细辛2份、土茯苓7份、蜈蚣I份、鳖甲I份、首乌2份、天麻3份、勾藤3份、夏枯草4份、牛膝2份、黄芩7份、防风3份、羌活2份、旋复花3份、龙胆草4份、吴茱萸3份、羌活4份、桂枝3份,葛根5份,菊花4份,木贼5份。
[001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原料组成:川芎6-10份、当归3-6份、细辛2-4份、土茯苓6-10份、蜈蚣1_3份、鳖甲1_3份、首乌2-4份、天麻3-5份、勾藤2-5份、夏枯草3-7份、牛膝2_4份、黄芩6_10份、防风3_5份、羌活2-4份、旋复花2-5份、龙胆草3-6份、吴茱萸2-5份、羌活3_6份、桂枝2_5份,葛根4-8份,菊花3-7份,木贼4-8份。
2.—种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原料组成:川;8份、当归4份、细辛3份、土茯苓8份、蜈蚣2份、鳖甲2份、首乌3份、天麻4份、勾藤4份、夏枯草5份、牛膝3份、黄芩8份、防风4份、羌活3份、旋复花4份、龙胆草5份、吴茱萸4份、宪活5份、桂枝4份,葛根6份,菊花5份,木贼6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原料组成:川芎6-10份、当归3-6份、细辛2-4份、土茯苓6-10份、蜈蚣1-3份、鳖甲1-3份、首乌2-4份、天麻3-5份、勾藤2-5份、夏枯草3-7份、牛膝2-4份、黄芩6-10份、防风3-5份、羌活2-4份、旋复花2-5份、龙胆草3-6份、吴茱萸2-5份、羌活3-6份、桂枝2-5份,葛根4-8份,菊花3-7份,木贼4-8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疗效快,在一个到一个半小时内病情明显好转,病情反复率低,经临床实验得知,病情反复率低于百分之五;同时无副作用,也不会让病人对该药物产生依赖性。
【IPC分类】A61K36-8988, A61P25-06, A61K36-90, A61K35-586, A61K35-648
【公开号】CN104524367
【申请号】CN201410789180
【发明人】魏波, 崔言文, 朱加美
【申请人】魏波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