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203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属于骨科中药配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 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原因不明,临床比较少见。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 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经根还是在 神经干。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其他病因有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病、腰椎结 核、腰椎管狭窄等;干性可由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髋关节炎、臀部外伤、 糖尿病等所致。
[0003]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坐骨神经行径途中附近结构病变侵犯了坐骨神 经而引起的。常见的有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妊娠后期膨大的子宫压迫、子宫和附件 炎、臀部肌肉注射部位不恰当,把刺激性的药物注射至坐骨神经干而引起神经的化学性损 伤。少数患者可因脊椎椎管内肿瘤,脊柱、骶骼关节、髋关节的外伤、结核、炎症、肿瘤而引 起。以上叫做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另有少数患者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往往在受凉后或在潮 湿的环境中久居而发病叫做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以便更好地针对坐骨神经痛 进行治疗。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3?5份、乌蛇 3?6份、鹿角胶4?6份、杜仲8?10份、川;5?8份、鸡血藤2?4份、续断3?5份、 柴胡6?9份、独活2?6份、细辛6?8份、桂枝2?6份、红花5?10份、制乳香2?4 份、阜刺4?6份、神曲5?9份、苍术4?6份。
[0007]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3 份、乌蛇3份、鹿角胶4份、杜仲8份、川考5份、鸡血藤2份、续断3份、柴胡6份、独活2份、 细辛6份、桂枝2份、红花5份、制乳香2份、皂刺4份、神曲5份、苍术4份。
[0008]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4 份、乌蛇5份、鹿角胶5份、杜仲9份、川考6份、鸡血藤3份、续断4份、柴胡8份、独活4份、 细辛7份、桂枝4份、红花8份、制乳香3份、皂刺5份、神曲7份、苍术5份。
[0009]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5 份、乌蛇6份、鹿角胶6份、杜仲10份、川芎8份、鸡血藤4份、续断5份、柴胡9份、独活6 份、细辛8份、桂枝6份、红花10份、制乳香4份、皂刺6份、神曲9份、苍术6份。
[0010] 上述各组分的中药药理和作用如下: (1)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 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 白。
[0011] (2)乌蛇:甘咸,平。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瘆 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0012] (3)鹿角胶:味甘、咸,性温。能温补肝肾,益精血,止血。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不足, 虚弱消瘦,虚寒性吐血,崩漏,尿血等。
[0013] (4)杜仲:味甘,性温。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下肢瘘 软,阳瘘萎尿频;肝肾虚弱,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或习惯性流产;高血压病。
[0014] (5)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 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 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15] (6)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 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0016] (7)续断: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用于 腰背酸痛;肢节瘘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带下、痈疽疮肿。
[0017] (8)柴胡: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 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0018] (9)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 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0019] (10)细辛:味辛,性温;小毒;归肺、肾、心、肝、胆、脾经。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 饮;通窍。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0020] (11)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 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0021] (12)红花:性温,味辛。主治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 瘕痞块、跌打损伤。
[0022] (13)制乳香:味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 肌。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
[0023] (14)皂刺:味辛,性温。归肝;肺经。消毒透脓;搜风;杀虫。主痈疽肿毒;瘰疬; 疮瘆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0024] (15)神曲:甘、辛,温。入脾、胃经。消食和胃。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脘腹胀满、 不思饮食、肠鸣泄泻等症。
[0025] (16)苍术:味辛;苦;性温。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 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瘘,夜盲。
[0026] 从临床发病情况来看,坐骨神经痛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沿臀 部、腹腔后面向咽窝部(腿后窝)、小腿外侧直至趾部、足底部的放射性疼痛,多呈持续性、 阵发性加剧,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可减轻。本病归属于中医"腿痛"、"腰腿病"等范畴。中 医认为,此病责之于外感风、寒、湿之邪侵袭,内因脏腑虚损,主要包括肝肾亏虚,肾阴虚或 肾阳虚,精髓不足,内外相引而发。本方具有疏散风寒、除湿祛邪、补肝益肾、补肾壮筋的效 果,因而针对坐骨神经痛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临床用之每收佳效。四年中,通过对100名患 者的使用表明,该药能有效治疗坐骨神经痛,有效率达88%。
[0027]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发明人2011年1月-2015年1月间共收集了 10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其 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30岁?60岁,病情1年?2年。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 组5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8] 2、试验方法:(1)对照组服用坐骨神经痛丸,按照说明书服用。疗程30天。(2)治 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2制得的散剂,早、中、晚各一次。疗程30天。(3)疗效标 准及治疗结果:疗效标准:痊愈: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好转:坐骨神经痛的临 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无效: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以痊愈和好 转计算有效率。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29]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3? 5份、乌蛇3?6份、鹿角胶4?6份、杜仲8?10份、川考5?8份、鸡血藤2?4份、续 断3?5份、柴胡6?9份、独活2?6份、细辛6?8份、桂枝2?6份、红花5?10份、 制乳香2?4份、阜刺4?6份、神曲5?9份、苍术4?6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以下质量 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3份、乌蛇3份、鹿角胶4份、杜仲8份、川芎5份、鸡血藤2份、续 断3份、柴胡6份、独活2份、细辛6份、桂枝2份、红花5份、制乳香2份、皂刺4份、神曲5 份、苍术4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坐骨神经痛 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4份、乌蛇5份、鹿角胶5份、杜仲9份、川考6 份、鸡血藤3份、续断4份、柴胡8份、独活4份、细辛7份、桂枝4份、红花8份、制乳香3份、 皂刺5份、神曲7份、苍术5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坐骨神经痛 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5份、乌蛇6份、鹿角胶6份、杜仲10份、川考 8份、鸡血藤4份、续断5份、柴胡9份、独活6份、细辛8份、桂枝6份、红花10份、制乳香4 份、阜刺6份、神曲9份、苍术6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熟地黄3~5份、乌蛇3~6份、鹿角胶4~6份、杜仲8~10份、川芎5~8份、鸡血藤2~4份、续断3~5份、柴胡6~9份、独活2~6份、细辛6~8份、桂枝2~6份、红花5~10份、制乳香2~4份、皂刺4~6份、神曲5~9份、苍术4~6份。本方具有疏散风寒、除湿祛邪、补肝益肾、补肾壮筋的效果,因而针对坐骨神经痛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四年中,通过对10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该药能有效治疗坐骨神经痛,有效率达88%。
【IPC分类】A61K36-804, A61K35-583, A61K35-32, A61P25-02
【公开号】CN104587045
【申请号】CN201510092488
【发明人】李常明
【申请人】李常明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