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215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急性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或过敏而引起的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该症可由细菌或病毒直接感染,也可因上呼吸道感染的下行蔓延所致;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表现为:初起时感到乏力、头痛、发热,然后出现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等,目前,国内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药物较多,主要以西药为主,存在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够彳两意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急性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1-3、天冬1-3、枇杷叶1-2、桑枝4-6、陈皮2-4、麻黄5-10、沙棘2_4、鹅不食草1-3、蔓荆子3_8、毛冬青3_5、白萝卜8-12、莱菔子3-8、一枝黄花2-4、白花蛇舌草1-3、白茅根2_4、半枝莲1_3、蚕豆茎5_10、川层草1-2、粗叶耳草1-2和梗通草2-4。
[0005]治疗急性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2、天冬2、枇杷叶1、桑枝5、陈皮3、麻黄8、沙棘3、鹅不食草2、蔓荆子5、毛冬青4、白萝卜10、莱菔子5、一枝黄花3、白花蛇舌草2、白茅根3、半枝莲2、蚕豆茎8、川层草2、粗叶耳草I和梗通草3。
[0006]川层草为中国蕨科植物毛轴碎米蕨的全草;粗叶耳草为茜草科植物粗叶耳草的全草;梗通草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
[0007]制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加入适量的纯净水煎煮30-40分钟,过滤冷却服用,每日一剂,8-10天即可治愈。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痰、养阴润肺、镇咳祛痰、降压安神之功效,对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而引起的咳嗽、咳痰、咳喘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本发明无任何毒副作用,治愈率高达95%。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治疗急性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金银花2、天冬2、枇杷叶1、桑枝5、陈皮3、麻黄8、沙棘3、鹅不食草2、蔓荆子5、毛冬青4、白萝卜10、莱菔子5、一枝黄花3、白花蛇舌草2、白茅根3、半枝莲2、蚕豆茎8、川层草2、粗叶耳草I和梗通草3。
[0010]制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加入适量的纯净水煎煮30-40分钟,过滤冷却服用,每日一剂,8-10天即可治愈。
[0011]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男,43岁,患者患急性支气管炎两周,鼻塞、流涕、咽痛、声音撕哑,全身症状有发热、轻度畏寒、头痛、全身酸痛等;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服用三剂后,流涕、咽痛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一周,诸症全消,痊愈。
[0012]病例2、苏某,女,52岁,患有急性支气管炎两周,初为干咳,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连服一周后,诸症全消,治愈。
[0013]病例3、郑某,女,50岁,患有急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伴有发热、轻度畏寒、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连服三剂后,咳嗽,气喘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用一周,痊愈,随访未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急性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1-3、天冬1-3、枇杷叶1-2、桑枝4-6、陈皮2-4、麻黄5-10、沙棘2-4、鹅不食草1-3、蔓荆子3-8、毛冬青3-5、白萝卜8-12、莱菔子3-8、一枝黄花2_4、白花蛇舌草1_3、白茅根2_4、半枝莲1_3、香?莖5-10、川层草1-2、粗叶耳草1-2和梗通草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性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2、天冬2、枇杷叶1、桑枝5、陈皮3、麻黄8、沙棘3、鹅不食草2、蔓荆子5、毛冬青4、白萝卜10、莱菔子5、一枝黄花3、白花蛇舌草2、白茅根3、半枝莲2、蚕豆茎8、川层草2、粗叶耳草I和梗通草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金银花1-3、天冬1-3、枇杷叶1-2、桑枝4-6、陈皮2-4、麻黄5-10、沙棘2-4、鹅不食草1-3、蔓荆子3-8、毛冬青3-5、白萝卜8-12、莱菔子3-8、一枝黄花2-4、白花蛇舌草1-3、白茅根2-4、半枝莲1-3、蚕豆茎5-10、川层草1-2、粗叶耳草1-2和梗通草2-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痰、养阴润肺、镇咳祛痰、降压安神之功效,对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而引起的咳嗽、咳痰、咳喘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本发明无任何毒副作用,治愈率高达95%。
【IPC分类】A61P11-00, A61K36-899
【公开号】CN104587241
【申请号】CN201410846669
【发明人】胡汛
【申请人】胡汛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