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及穴位组合针灸应用

文档序号:8306521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及穴位组合针灸应用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及穴位组合针灸刺激穴位经络的应用与治疗,用药物治疗和物理刺激穴位疗法相结合达到最佳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效果。
【背景技术】
:
[0002]中草药的疗效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被重视,像中国的针灸、中草药的熬制都深入到世界各地,而中药的可研宄性给我们很多不同的可塑性,用中草药治病是我国的医学瑰宝。
[0003]中草药柴胡
[0004]【性味】性微寒、味苦、辛。【归经】归肝经、胆经。【功能主治】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0005]中草药菖蒲
[0006]【性味】辛、苦,温。【归经】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0007]中草药半夏
[0008]【性味】辛,温,有毒。【归经】入脾、胃经。【功能主治】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能,对治疗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嗽、痰多、头痛不眠等有很好的效果。
[0009]中草药橘红
[0010]【性味】辛苦,温。【归经】入手足太阳、太阴、阳明经。【功能主治】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
[0011]中草药酒军(熟大黄)
[0012]【性味】苦,寒。【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0013]中草药茯苓
[0014]【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功能主治】利水药;渗湿利尿药。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丨季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池。
[0015]中草药薄荷
[0016]【性味】辛,凉。【归经】入肺经、肝经。【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瘆,疏肝行气。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瘆、温病初起、风瘆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0017]中草药生姜
[0018]【性味】味辛、性微温。【归经】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0019]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0020]医明穴(奇穴)
[0021]位于耳垂后凹陷,乳突下缘,医风后I寸处。针法:直刺I?1.5寸。主治:失眠、失眠视神经炎、白内障、腮腺炎、头痛、神经病等。
[0022]三阴交穴(脾经)
[0023]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针法:直刺I?2寸。主治:失眠、神经衰弱、遗精、阳萎、月经不调、消化不良、崩漏、盆腔炎、偏瘫、遗尿、尿频等。
[0024]印堂穴(奇穴)
[0025]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处。针法:斜刺5分?I寸。主治:头痛、鼻病、眩晕、小儿惊厥等。
[0026]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
[0027]位于上肢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针法:直刺5分?I寸,可透外关。主治:胸胁痛、上腹痛、心脏病、心脏病、心绞痛、呃逆、呕吐、恶心、癔病、癫痫、神经衰弱等。
[0028]足三里穴(胃经)
[0029]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针法:稍偏向胫骨方法,直刺1.5?3寸。针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瘘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
[0030]通里穴(心经)
[0031]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I寸。针法:直刺5分?I寸。主治:咳嗽、哮喘、喀血、咽喉肿痛、心脏病等。
[0032]太冲穴(肝经)
[0033]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趾缝间上1.5寸处。针法:直刺5分?I寸。主治:高血压、头痛、目眩、闭经、乳腺炎、肝炎、血小板减少症等。
[0034]四渎穴(三焦经)
[0035]位于上肢前臂伸侧肘下5寸,尺桡骨之间。直刺I?2寸。主治:上肢瘫痪、前臂痛、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眩晕等。
[0036]风池穴(胆经)
[0037]位于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针法:斜刺,针尖向对侧眼窝方向刺入I?2寸。主治: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耳聋、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疟疾、瘿气。。

【发明内容】

:
[0038]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中草药的药理疗效治疗神经衰弱病的中药组合物及穴位组合针灸刺激穴位经络的应用与治疗,以药物治疗与物理刺激穴位疗法相结合可达到最佳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效果。
[0039]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选取中药原料的配比为:柴胡15克、菖蒲20克、半夏20克、橘红15克、酒军5克、茯苓20克、薄荷5克、生姜10克等组成。配伍选取:医明穴、三阴交穴、印堂穴、内关穴、足三里穴、通里穴、太冲穴、四渎穴、风池穴等穴位组合,针灸刺激形成物理刺激穴疗法,两相结合达到最佳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效果。
[0040]本发明的优点:
[0041]1.使中华民族中医药这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瑰宝得以传承弘扬和保护。
[0042]2.利用中草药的药理疗效制备治疗神经衰弱,并配伍针灸刺激穴位经络的应用与治疗,用本药物治疗与物理刺激穴位疗法相结合达到最佳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效果。
[0043]3.用药量少、简单易行,疗效快、效果好,费用低。
【具体实施方式】
:
[0044]本发明主要由:选取中药原料的配比为::柴胡15克、菖蒲20克、半夏20克、橘红15克、酒军5克、茯苓20克、薄荷5克、生姜10克等组成。选取:医明穴、三阴交穴、印堂穴、内关穴、足三里穴、通里穴、太冲穴、四渎穴、风池穴等穴位组合针灸形成物理刺激穴疗法,两相配伍达到最佳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效果。
[0045]制备方法:
[0046]选取:柴胡15克、菖蒲20克、半夏20克、橘红15克、酒军5克、茯苓20克、薄荷5克、生姜10克等,用砂锅把上述草药放入锅内加水800克,用文火煎至200克备用,本发明就制备完成。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也可加工制成片剂型、胶囊型、□服液。
[0047]服法:医用时取药液50克服用,每日2次分服。
[0048]穴位组合针灸刺激穴位应用治疗.
[0049]依据穴位主治功效选取主穴:医明穴、三阴交穴、印堂穴、内关穴。备穴:足三里穴、通里穴、太冲穴、四渎穴、风池穴等穴位组合针灸刺激。
[0050]方法:先针双侧医明穴,其他双侧穴交叉取用,主穴、备穴交替针刺,每次取3?4穴,中强刺激,留针十分钟。
[0051]本发明将上述药物组合后,具有改善记忆,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化湿开窍,醒神益智等功效,患者服药期间选取:医明穴、三阴交穴、印堂穴、内关穴、足三里穴、通里穴、太冲穴、四渎穴、风池穴等穴位组合针灸刺激形成物理刺激穴疗法,与药效的协同作用,可标本兼治,提高记忆,醒神益智;疗效显著,且方法简单,疗程短,用药简单易行,疗效快效果好,费用低,两相配伍达到最佳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效果。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及穴位组合针灸应用,其特征在于,选取中药原料的配比为::柴胡15克、菖蒲20克、半夏20克、橘红15克、酒军5克、茯苓20克、薄荷5克、生姜10克等组成,配伍选取:医明穴、三阴交穴、印堂穴、内关穴、足三里穴、通里穴、太冲穴、四渎穴、风池穴等穴位组合,针灸刺激形成物理刺激穴疗法,两相配伍达到最佳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效果,与药效的协同作用,可标本兼治,提高记忆,醒神益智,疗效显著,且方法简单,疗程短,用药简单易行,疗效快效果好,费用低。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及穴位组合针灸应用,其特征是:选取中药原料的配比为:柴胡15克、菖蒲20克、半夏20克、橘红15克、酒军5克、茯苓20克、薄荷5克、生姜10克等组成。本发明将上述药物组合后,具有改善记忆,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化湿开窍,醒神益智等功效;配伍选取:医明穴、三阴交穴、印堂穴、内关穴、足三里穴、通里穴、太冲穴、四渎穴、风池穴等穴位组合针灸刺激形成物理刺激穴疗法,与药效的协同作用,可标本兼治,提高记忆,醒神益智;疗效显著,且方法简单,疗程短,用药简单易行,疗效快效果好,费用低,两相配伍达到最佳治疗神经衰弱疾病的效果。
【IPC分类】A61K36-9068, A61P25-20
【公开号】CN104623599
【申请号】CN201510039470
【发明人】刘卓韬
【申请人】刘卓韬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