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775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带状疱疹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表现为病变区疱疹及疼痛,以疱疹处灼痛最甚。一般先有轻度发热,疲倦无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经1-3日后,在一定神经分布区域发生不规则的红斑,后出现多数成群豆疱疹并迅速变为水疱,一般在发病后2-5日左右不断有新的皮疹陆续出现,数日后水疱内变浑浊化脓,或部分破裂,形成糜烂面。现有治疗带状疱疹一般以止痛、镇静和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注射抗生素、干扰素等抗病毒药来达到治疗的目的。采用全身应用抗病毒、镇静和止痛药,疱疹处涂以抗生素类固醇乳剂或油膏,其需反复用药,止痛效果不佳、治疗周期长。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成本低、使用方便,治愈周期短。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8-25份、轻粉12-17份、龙胆草11-17份、丹皮15-22份、枸杞10-15份、见愁10-17份和玉桂8-16份。
[0005]优化的,上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0-22份、轻粉13-15份、龙胆草12-14份、丹皮17-20份、枸杞11-13份、见愁12-15份和玉桂10-12 份。
[0006]优化的,上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8份、轻粉12份、龙胆草11份、丹皮15份、枸杞10份、见愁10份和玉桂8份。
[0007]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药物是由中草药配制而成,无毒副作用,具有消炎止痛、解毒杀菌、清热凉血的功效;该药原料充足,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是治疗皮肤带状疱疹的外用特效良药,经临床病例验证,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1.7%。痊愈后皮肤无色素沉着,不留后遗症。另外,本发明对其它皮肤疱疹、丘疹也有一定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8份、轻粉12份、龙胆草11份、丹皮15份、枸杞10份、见愁10份和玉桂8份。
[0009]实施例2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5份、轻粉17份、龙胆草17份、丹皮22份、枸杞15份、见愁17份和玉桂16份。
[0010]实施例3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2份、轻粉15份、龙胆草14份、丹皮20份、枸杞12份、见愁14份和玉桂11份。
[001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药物是由中草药配制而成,无毒副作用,具有消炎止痛、解毒杀菌、清热凉血的功效;该药原料充足,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是治疗皮肤带状疱疹的外用特效良药,经临床病例验证,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1.7%。痊愈后皮肤无色素沉着,不留后遗症。另外,本发明对其它皮肤疱疹、丘疹也有一定疗效。
[0012]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8-25份、轻粉12-17份、龙胆草11-17份、丹皮15-22份、枸杞10-15份、见愁10-17份和玉桂8_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0-22份、轻粉13-15份、龙胆草12-14份、丹皮17-20份、枸杞11-13份、见愁12-15份和玉桂10-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8份、轻粉12份、龙胆草11份、丹皮15份、枸杞10份、见愁10份和玉桂8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8-25份、轻粉12-17份、龙胆草11-17份、丹皮15-22份、枸杞10-15份、见愁10-17份和玉桂8-16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药物是由中草药配制而成,无毒副作用,具有消炎止痛、解毒杀菌、清热凉血的功效;该药原料充足,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是治疗皮肤带状疱疹的外用特效良药,经临床病例验证,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1.7%。痊愈后皮肤无色素沉着,不留后遗症。另外,本发明对其它皮肤疱疹、丘疹也有一定疗效。
【IPC分类】A61K33-28, A61P31-22, A61K36-815
【公开号】CN104644873
【申请号】CN201310578430
【发明人】徐茂恺
【申请人】徐茂恺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