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伤寒热厥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109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伤寒热厥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伤寒热厥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伤寒论》中的八大厥证,包括寒厥、热厥、水厥、痰厥、气厥、血厥、蛔厥、脏厥等。厥证是外候,其病机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0003]热厥是阳气独亢,热邪深入,而致阳气郁结,不能通达于四肢所致。《伤寒论》说:“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此即热邪内伏,热深厥亦深的意思。《医宗金鉴》认为脉滑而厥,滑为阳脉,里热可知,是热厥也。”尤在泾提出,脉微而厥为阴邪伤中,寒在里;脉滑而厥,阳邪所伤,热在里。从临床实际来看,热厥四肢虽冷,而胸腹扪之灼手,或见扬手掷脚,恶寒口渴,烦躁不宁,甚或神昏谵语,小便赤涩,目合而赤脉灌睛,脉沉滑实有力,舌黄苔燥,或舌焦黑甚起刺等症,故用白虎汤达热出表,使之热去厥回。
[0004]但应注意,临床上出现热厥,多属病深日久,因热邪内伏,亦可见腹满拒按,不大便等里热结实证,则当用承气攻下腑实,釜底抽薪,泄热以治厥。故不能拘泥于用白虎汤的成规。总之,热厥的热是本,厥是标,热是病机的着眼点,厥是外候假象,即可谓真热假寒,应当细辨。此外,还必须指出,临床上小儿高热,虽病不久,亦可出现“脉滑而厥”的热厥证,如小儿肺炎,热邪聚肺,气粗喘息,但手足厥寒,指纹青紫而滞,亦属于厥证,治当清热宜肺,达热外出,其厥自复。他如急性菌痢、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传染性疾病,均可出现热厥,当明确辨证,因证施治。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疗伤寒热厥症的中药制剂。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用于治疗伤寒热厥症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柴胡14-16g、酒药花14-16g、瓜萎皮8-12g、黄苳10_14g、木通8_12g、红花4_6g、甘草8_12g、蒲黄4-6g、菱角叶4-6g、百合4-6g、海风藤4-6g、当归4_6g、鳝鱼骨4_6g、麸皮8_12g、丝瓜络8-12g、制附子4-6g、丁香4-6g、陈皮4-6g、牛膝4_6g、车前子4_6g。
[0008]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为:柴胡15g、酒药花15g、瓜萎皮10g、黄芩12g、木通10g、红花5g、甘草10g、蒲黄5g、菱角叶5g、百合5g、海风藤5g、当归5g、鳝鱼骨5g、麸皮10g、丝瓜络10g、制附子5g、丁香5g、陈皮5g、牛膝5g、车前子5g。
[0009]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可。
[0010]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其中,所述的口服制剂可以是汤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001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药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I)按如下重量数称取各原料药;
[0013]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锅内加水没过药面,浸泡20?4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续煎30分钟,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到汤剂。
[0014]用法与用量:
[0015]本发明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以及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使用指导:汤剂,每日I剂、水煎,分早中晚服,I剂知,2剂轻,3剂活,静养3日,如常而痊。
[0016]本发明制备的药膳进行了大量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以及治疗疾病的大量临床试验,对该药投入治疗疾病的使用环节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依据。其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分别如下:
[0017]1.对本发明熬制的药膳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0018]药物:由本发明的组方熬制的汤剂,在冰箱内保存备用,由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提供。
[0019]试验动物:小白鼠,体重在30_50g,雌雄随机选择,由安徽医科大学提供。
[0020]方法和结果:取小白鼠50只,分成5组,每组10只,饥饿15小时左右,按每只每次5ml灌喂药物,第1、2、3、4、5组分别在24小时内灌喂药物1、2、3、4、5次,观察5天,小白鼠活动正常,无毒性反应,无死亡。其中小白鼠用药量按公斤体重药量计算,表明口服液无急性毒性,临床用药剂量安全。
[0021]2.对本发明熬制的汤剂进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0022]试验动物:大白鼠,体重在120_130g,全部选择雄性大白鼠,由安徽医科大学提供。
[0023]方法和结果:取大白鼠50只,分成5组,每组10只,其中第1、2、3、4组作为给药组,每组分别灌喂药物4ml、6ml、8ml、10ml,第五组正常喂食作为对照组,每日一次,连续灌喂90天,测体重,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断头处死,测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取心、肾等内脏,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观察剂量的作用,观察饮食、活动的变化,实验证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可见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对于临床50-200倍的剂量均无毒性反应,是一种安全的药物。
[0024]3.为了验证临床疗效,本组方在凤阳县中医院进行试用,通过随机选取其中50例病人,疗程最短I天,最长的为5天。
[0025]4.治疗方法
[0026]按照本发明药物比例,称取原料(一剂量),依据通常煎药的方法得到药液,每日一剂,早中晚各服一次。
[0027]5.疗效判定:采用三级标准;
[0028]显效40例(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有效8例(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2例(自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96%。
[00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配伍合理等特点,月艮用剂量小,有害成分含量低,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1]实施例1
[0032]按如下重量数称取各原料药:柴胡15g、酒药花15g、瓜萎皮10g、黄芩12g、木通10g、红花5g、甘草10g、蒲黄5g、菱角叶5g、百合5g、海风藤5g、当归5g、鳝鱼骨5g、麸皮10g、丝瓜络10g、制附子5g、丁香5g、陈皮5g、牛膝5g、车前子5g ;
[0033]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锅内加水没过药面,浸泡20?4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续煎30分钟,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到汤剂。使用指导:汤剂,取一副煎取中药液,一日三次,早中晚分服,连服3天即可。
[0034]实施例2
[0035]按如下重量数称取各原料药:柴胡16g、酒药花14g、瓜萎皮12g、黄芩10g、木通12g、红花4g、甘草12g、蒲黄4g、菱角叶6g、百合4g、海风藤6g、当归4g、鳝鱼骨6g、麸皮8g、丝瓜络12g、制附子4g、丁香6g、陈皮4g、牛膝6g、车前子4g。
[0036]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锅内加水没过药面,浸泡20?4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续煎30分钟,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到汤剂。使用指导:汤剂,取一副煎取中药液,一日三次,早中晚分服,连服3天即可。
[0037]实施例3
[0038]按如下重量数称取各原料药:柴胡14g、酒药花16g、瓜萎皮8g、黄苳14g、木通8g、红花6g、甘草8g、蒲黄6g、菱角叶4g、百合6g、海风藤4g、当归6g、鳝鱼骨4g、麸皮12g、丝瓜络8g、制附子6g、丁香4g、陈皮6g、牛膝4g、车前子6g。
[0039]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后置于砂锅内加水没过药面,浸泡20?40分钟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续煎30分钟,共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液过滤,得到汤剂。使用指导:汤剂,取一副煎取中药液,一日三次,早中晚分服,连服3天即可。
[0040]典型病例
[0041]陆某某,女,56岁,安徽省凤阳县人。患者素有伏热,仲夏劳动过度,感体酸,恶寒,自服葱姜汤意欲汗出而免药,至晚遂发头痛。来我处,拟诊:伤寒热厥证。法当达郁通阳,泄热宣痞。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水煎剂,3天治愈。
[0042]向某某,女,45岁,安徽省凤阳县人。患者自觉体酸,恶寒,自服葱姜汤意欲汗出而免药,至晚遂发头痛。拟诊:伤寒热厥证。法当达郁通阳,泄热宣痞。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水煎剂,3天治愈。
[0043]陈某某,男,65,安徽省凤阳县人。患者自觉体酸,恶寒;拟诊:伤寒热厥证。法当达郁通阳,泄热宣痞。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水煎剂,3天治愈。
[004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伤寒热厥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柴胡14-16g、酒药花14-16g、瓜萎皮8-12g、黄芩10_14g、木通8_12g、红花4_6g、甘草8-12g、蒲黄4-6g、菱角叶4-6g、百合4-6g、海风藤4_6g、当归4_6g、鳝鱼骨4_6g、麸皮8-12g、丝瓜络8-12g、制附子4-6g、丁香4-6g、陈皮4_6g、牛膝4_6g、车前子4_6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伤寒热厥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柴胡15g、酒药花15g、瓜萎皮10g、黄芩12g、木通10g、红花5g、甘草10g、蒲黄5g、菱角叶5g、百合5g、海风藤5g、当归5g、鳝鱼骨5g、麸皮10g、丝瓜络10g、制附子5g、丁香5g、陈皮5g、牛膝5g、车前子5g。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治疗伤寒热厥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柴胡14-16g、酒药花14-16g、瓜蒌皮8-12g、黄芩10-14g、木通8-12g、红花4-6g、甘草8-12g、蒲黄4-6g、菱角叶4-6g、百合4-6g、海风藤4-6g、当归4-6g、鳝鱼骨4-6g、麸皮8-12g、丝瓜络8-12g、制附子4-6g、丁香4-6g、陈皮4-6g、牛膝4-6g、车前子4-6g。本发明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配伍合理等特点,服用剂量小,有害成分含量低,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
【IPC分类】A61K35-60, A61P29-00, A61K36-899
【公开号】CN104771628
【申请号】CN201510160709
【发明人】陆开云
【申请人】陆开云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