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67023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脚气的药液。
【【背景技术】】
[0002]脚气(俗名“香港脚”),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脚气的皮肤损害有一个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至会出现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脚气病是一种耐药很强的细菌造成,市面上对治疗脚气病的药物并不多,而且治疗周期较久。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治疗脚气的药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公开的治疗脚气药液,生产成本低,治疗脚气周期短,效果好,并且治愈后不会复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液的药效成分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苦参、麦冬、白芍、白藓皮、茯苓、竹茹、香兰素、黄芪、硫磺、川芎、夏枯草、山慈菇、车前草。
[0005]进一步地,所述药液的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5-15份、麦冬15-25份、白芍10-20份、白藓皮10-20份、茯苓15-25份、竹茹5_15份、香兰素15-25份、黄芪10-20份、硫磺5-15份、川芎5-15份、夏枯草10-20份、山慈菇5_15份、车前草10-20份。
[0006]进一步地,所述药液的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10份、麦冬20份、白芍15份、白藓皮15份、茯苓20份、竹茹10份、香兰素20份、黄芪15份、硫磺10份、川芎10份、夏枯草15份、山慈菇10份、车前草15份。
[0007]本发明制备方案如下:
[0008]I)、精选如下原料:苦参、麦冬、白苟、白藓皮、茯苓、竹茹、香兰素、黄芪、硫磺、川芎、夏枯草、山慈菇、车前草,并将原料捣碎、磨成粉末;
[0009]2)、将步骤I)的粉末溶解于总原料2倍的水中,进行过筛、剔除杂质、污物;
[0010]3)、再将步骤2)中的溶液稀释至2-3倍用大火煎煮至溶液的水量为总原料的2倍关火即得药液。
[0011]本发明中的中药详细情况如下:
[0012]苦参,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瘆,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
[0013]麦冬,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0014]白芍,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015]白藓皮,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0016]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0017]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18]香兰素,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
[0019]黄芪,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0020]硫磺,治阳瘘,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瘆,癞疮。
[0021]川芎,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
[0022]夏枯草,夏枯草性温,有甘温助脾而补中益气和胃、缓急止痛之功。
[0023]山慈菇,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痈疽恶疮;瘰疬结核;咽痛喉痹;蛇、虫咬伤。
[0024]车前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颅目;祛痰。
[0025]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生产成本低,治疗脚气周期短,效果好,并且治愈后不会复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份数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加以选择为克或公斤。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所述药液的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每份Ig):苦参5份、麦冬15份、白芍10份、白藓皮10份、茯苓15份、竹茹5份、香兰素15份、黄芪10份、硫磺5份、川芎5份、夏枯草10份、山慈菇5份、车前草10份。
[0030]上述治疗脚气的药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1]I)、精选如下原料:苦参、麦冬、白苟、白藓皮、茯苓、竹茹、香兰素、黄芪、硫磺、川芎、夏枯草、山慈菇、车前草,并将原料捣碎、磨成粉末;
[0032]2)、将步骤I)的粉末溶解于总原料2倍的水中,进行过筛、剔除杂质、污物;
[0033]3)、再将步骤2)中的溶液稀释至2倍,而后用大火煎煮至溶液的水量为总原料的2倍关火即得药液。
[0034]实施例2
[0035]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所述药液的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每份Ig):苦参10份、麦冬20份、白芍15份、白藓皮15份、茯苓20份、竹茹10份、香兰素20份、黄芪15份、硫磺10份、川;10份、夏枯草15份、山慈菇10份、车前草15份。
[0036]上述治疗脚气的药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7]I)、精选如下原料:苦参、麦冬、白苟、白藓皮、茯苓、竹茹、香兰素、黄芪、硫磺、川芎、夏枯草、山慈菇、车前草,并将原料捣碎、磨成粉末;
[0038]2)、将步骤I)的粉末溶解于总原料2倍的水中,进行过筛、剔除杂质、污物;
[0039]3)、再将步骤2)中的溶液稀释至2.5倍,而后用大火煎煮至溶液的水量为总原料的2倍关火即得药液。
[0040]实施例3
[0041]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所述药液的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每份Ig):苦参15份、麦冬25份、白芍20份、白藓皮20份、茯苓25份、竹茹15份、香兰素25份、黄芪20份、硫磺15份、川;15份、夏枯草20份、山慈菇15份、车前草20份。
[0042]I)、精选如下原料:苦参、麦冬、白苟、白藓皮、茯苓、竹茹、香兰素、黄芪、硫磺、川芎、夏枯草、山慈菇、车前草,并将原料捣碎、磨成粉末;
[0043]2)、将步骤I)的粉末溶解于总原料2倍的水中,进行过筛、剔除杂质、污物;
[0044]3)、再将步骤2)中的溶液稀释至3倍,而后用大火煎煮至溶液的水量为总原料的2倍关火即得药液。
[0045]典型病例:
[0046]1、王某某,男,45岁。南宁横县人,多年来患有脚气病,初始并未在意。2013年6月开始脚越来越痛痒难耐,时常还伴有糜烂、渗液。多方求医,治疗效果不明显。后经人介绍用本发明(实施例1)药物进行泡脚二周,糜烂、渗液现象消失,再连续泡脚一周后不再痛痒,至今,未见复发。
[0047]2、唐某某,女,30岁。玉林市人,因长期在外打工,因工作的原因患上了脚气病,初发为多数散在厚型小水疱,唐某当时并未太在意,后来小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鳞肩,皮肤开始瘙痒难耐,当时只是涂抹一般皮肤药膏,可逐渐扩延成片,皮肤逐渐增厚,自觉痛痒,去医院就医,服用医生开的药多日不见效果。后经人介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液泡脚,两周后,痛痒消失,至今没有复发。
[0048]3、徐某某,男,65岁。北海市合浦县人,患有脚气病多年,时好时坏,尤其夏天症状最为严重,冬季则会有所减轻。起初徐某并没有太在意,有时痛痒难耐时,也只是忍住,涂抹一些止痛痒药膏,但是病情越来越严重,并出现有糜烂、渗液现象,于是就医,打针,仍不见好转。后经人介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液泡脚,两周后,痛痒消失,至今没有复发。
[0049]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的药效成分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苦参、麦冬、白芍、白藓皮、茯苓、竹茹、香兰素、黄芪、硫磺、川芎、夏枯草、山慈菇、车前草。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脚气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的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5-15份、麦冬15-25份、白芍10-20份、白藓皮10-20份、茯苓15-25份、竹茹5-15份、香兰素15-25份、黄芪10-20份、硫磺5_15份、川芎5_15份、夏枯草10-20份、山慈菇5-15份、车前草10-20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脚气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的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苦参10份、麦冬20份、白芍15份、白藓皮15份、茯苓20份、竹茹10份、香兰素20份、黄芪15份、硫磺10份、川芎10份、夏枯草15份、山慈菇10份、车前草15份。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脚气的药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如下原料:苦参、麦冬、白芍、白藓皮、茯苓、竹茹、香兰素、黄芪、硫磺、川芎、夏枯草、山慈菇、车前草,并将原料捣碎、磨成粉末; 2)、将步骤I)的粉末溶解于总原料2倍的水中,进行过筛、剔除杂质、污物; 3)、再将步骤2)中的溶液稀释至2-3倍用大火煎煮至溶液的水量为总原料的2倍关火即得药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其药效成份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苦参5-15份、麦冬15-25份、白芍10-20份、白藓皮10-20份、茯苓15-25份、竹茹5-15份、香兰素15-25份、黄芪10-20份、硫磺5-15份、川芎5-15份、夏枯草10-20份、山慈菇5-15份、车前草10-20份。本发明所公开的治疗脚气药液,生产成本低,治疗脚气周期短,效果好,并且治愈后不会复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IPC分类】A61K33/04, A61P17/00, A61K36/899, A61P31/10
【公开号】CN104984129
【申请号】CN201510418733
【发明人】韦春翠
【申请人】韦春翠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