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233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偏头痛在中国的发病率已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常见病,偏头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血管性头痛,呈现与脉博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低头受热用力咳嗽等均可使头痛加重,呈急性复发性发作。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的反复发作性头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头部一侧或双侧胀痛,呈搏动或持续性疼痛,周期性发作,发作时单侧头痛,且有时疼痛剧烈,具搏动性,有时伴随恶心呕吐,或畏光、畏声,这种头痛常常从眼眶或前额部开始,向半侧部扩展,也可遍及整个头部,其发病率高达8.4%?28%。偏头痛的反复发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学习和工作能力受损,其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是富有创造力的年龄段。所以,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世界范围内造成伤残的所有疾病中偏头痛已经列第19位。
[0003]现代医学研究所发现的偏头痛多方面发病机制,恰好说明了本病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身体整体的失调,其临床表现符合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少阳病的特征。所以,把握病机,治疗重心前移,应用中药“调整少阳枢机”为主治疗偏头痛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本药物为纯中药配方,可以针对偏头痛,疗效好、见效快、标本兼治且无毒副作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17-35份,京大戟10-19份,委陵菜12-26份,金沸草5-12份,苦楝皮7_17份,鸦胆子3-7份,金果榄5_16份,川芎20-30份,密蒙花10-18份,钩藤5-20份,松节油20-35份。
[0006]优选的,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24份,京大戟15份,委陵菜
20份,金沸草8份,苦楝皮12份,鸦胆子5份,金果榄10份,川芎25份,密蒙花16份,钩藤13份,松节油27份。
[0007]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35份,京大戟19份,委陵菜26份,金沸草12份,苦楝皮17份,鸦胆子7份,金果榄16份,川芎30份,密蒙花18份,钩藤20份,松节油35份。
[0008]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17份,京大戟10份,委陵菜12份,金沸草5份,苦楝皮7份,鸦胆子3份,金果榄5份,川芎20份,密蒙花10份,钩藤5份,松节油20份。
[000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苦玄参、京大戟、委陵菜、金沸草、苦楝皮、鸦胆子、金果榄、川芎、密蒙花、钩藤、松节油混合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制成胶囊剂。每天两次,每次一粒,20天为一疗程,服用2-3个疗程即可见效。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用于治疗偏头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对偏头痛的伴随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并且本发明中药疗效好,见效快,制备简单,无毒,制备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24份,京大戟15份,委陵菜20份,金沸草8份,苦楝皮12份,鸦胆子5份,金果榄10份,川芎25份,密蒙花16份,钩藤13份,松节油27份。
[0012]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处方量药材混合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制成胶囊剂。每天两次,每次一粒,20天为一疗程。
[0013]实施例2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17份,京大戟10份,委陵菜12份,金沸草5份,苦楝皮7份,鸦胆子3份,金果榄5份,川芎20份,密蒙花10份,钩藤5份,松节油20份。
[0014]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将处方量药材混合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制成胶囊剂。每天两次,每次一粒,20天为一疗程。
[0015]实施例3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35份,京大戟19份,委陵菜26份,金沸草12份,苦楝皮17份,鸦胆子7份,金果榄16份,川芎30份,密蒙花18份,钩藤20份,松节油35份。
[0016]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将处方量药材混合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制成胶囊剂。每天两次,每次一粒,20天为一疗程。
[0017]临床资料1、病例
本发明对2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23至72岁,男性85例,女性115例,均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偏头痛。
[0018]2、治疗方法:
每天两次,每次一粒,20天为一疗程,服用2-3个疗程即可见效。
[0019]3、疗效评定标准
(O治愈:超过最长的发作间歇期,仍无偏头痛发作。
[0020](2)有效:偏头痛程度减轻,或疼痛持续时间缩短,或间歇期延长。
[0021](3)无效:服用两个疗程,观察至超过最长间歇期,偏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无任何改变。
[0022]4、治疗结果
在上述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偏头痛患者200例,结果显效150例,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95%,无效10例。
[0023]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男,48岁,阵发性右侧偏头痛2个月,经常心烦,多梦,舌苔白腻较厚,质淡,脉细尺软,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实施例1方法制备),按照要求的方式服药,两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续用2个疗程,头痛消失,痊愈。
[0024]病例2:张某,女,55岁,患有偏头痛,搏动性头痛,头痛难忍,伴恶心,诊断为偏头痛,给予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所制备)治疗,2个疗程后,头痛大大减轻,且次数明显减少;又用3个疗程后,治愈。半年后走访,未见复发。
[0025]病例3:孙某,女,37岁,自诉患头痛3年有余,尤以睡眠不足时加重,自诉服用过西药,但疗效不明显,近日病情加重前来就诊,服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3个疗程后,症状减轻,频率降低,又用两个疗程后,无头疼症状。3月后电话问询,无复发。
[0026]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17-35份,京大戟10-19份,委陵菜12-26份,金沸草5_12份,苦楝皮7_17份,鸦胆子3-7份,金果榄5-16份,川芎20-30份,密蒙花10-18份,钩藤5-20份,松节油20-3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24份,京大戟15份,委陵菜20份,金沸草8份,苦楝皮12份,鸦胆子5份,金果榄10份,川考25份,密蒙花16份,钩藤13份,松节油2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35份,京大戟19份,委陵菜26份,金沸草12份,苦楝皮17份,鸦胆子7份,金果榄16份,川考30份,密蒙花18份,钩藤20份,松节油3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17份,京大戟10份,委陵菜12份,金沸草5份,苦楝皮7份,鸦胆子3份,金果榄5份,川考20份,密蒙花10份,钩藤5份,松节油2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苦玄参17-35份,京大戟10-19份,委陵菜12-26份,金沸草5-12份,苦楝皮7-17份,鸦胆子3-7份,金果榄5-16份,川芎20-30份,密蒙花10-18份,钩藤5-20份,松节油20-35份。本发明的中药用于治疗偏头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对偏头痛的伴随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并且本发明中药疗效好,见效快,制备简单,无毒,制备简单。
【IPC分类】A61K36/80, A61P25/06
【公开号】CN105030998
【申请号】CN201510448490
【发明人】王璐
【申请人】王璐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