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骨科等骨骼进钉质量的手术模块导航方法

文档序号:9358847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骨科等骨骼进钉质量的手术模块导航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包括骨科、脑外科、颌面外科等需要在骨骼中打孔、拧入螺钉的操作。手术前,先给患者制作局部的骨骼模型及导航模块,并在模块上设计导航孔,手术中顺应导航孔进钉,可有效控制进钉点、方向和深度,大幅度提高了手术质量。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脊柱外科手术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及临床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但因脊柱骨骼不规则,外形结构复杂,且周围有脊髓、神经及重要血管脏器的存在。打孔、置钉时如有偏差,将导致瘫痪、大出血,甚至死亡等,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痛苦和经济损失,也因此限制了一些手术的开展和普及。
[0003]目前,临床手术中,置钉的方法主要是手法操作。手术时,进钉的位置和方向是靠目测骨骼解剖标志进行操作的,危险性高,特别是经椎弓根置钉。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学者设计了计算机手术导航系统,用于协助置钉操作。其准确性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如导航仪器价格昂贵,非特大医院难于购买,操作程序较复杂,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对于一个能够熟练掌握导航仪使用的大夫来说,仍然存在着4.1 %的失败率。
[0005]以上两种螺钉置入的方法中,前者危险性高,后者价格昂贵,都难于普及。现介绍一种手术置钉方法,及容易学习、又操作简单,并能高达计算机导航仪的准确率。对于医院,只要具备CT设备,均可开展。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手术时间短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螺钉置入的质量和准确性,更好的增强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其包括:进钉点、方向和长度,使准确率接近100%。
[0007]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术方法和过程。
[0008]包括:
[0009]1:术前的置钉区模型和导航模块的制备。
[0010]2:软组织剥离和骨面的显露。
[0011]步骤:
[0012]1:术前的置钉区模型和导航模块的准备
[0013]I)模型的制作:
[0014](I)首先,对患者的置钉区进行CT螺旋扫描,层厚要求1.5毫米以内,最好为0.6毫米,其他参数与常规扫描一致,无特殊要求。
[0015](2)将扫描后得到的dicom原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内,用相应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进行STL文件的改写。在此过程中特别注意阈值的提取,保证制作的模型与器官达到最高的仿真性。
[0016](3)将处理后的STL文件输入到快速成型机内,进行加工。最后生成误差不超过2%的仿真模型。
[0017]*以上三个过程中⑴由CT扫描室的技术员来完成,(2)、(3)由快速成型公司完成。公司的业务员,负责将制作完毕的模型,准时交给手术大夫。
[0018]2)导航模块的制作:
[0019]此过程是由手术大夫完成
[0020](I)手术大夫,应对照原患者CT的三维重建影像,确认模型无失真。
[0021](2)手术大夫,将骨骼模型固定在“模型钻孔器”的工作台面上,在需要置钉的位置上钻孔后,插入相应直径的钢棒。
[0022](3)再次检查钢棒位置的正确性。只有确保模型内的钢棒位置正确的前提下,才能使相应骨骼上的螺钉位置得到保障。
[0023](4)测量模型中钢棒的长度,即为选择的螺钉长度。
[0024](5)将模型外的钢棒留有2-3cm的长度,并套上薄壁金属套管,套管的内壁光滑平整,套管直径与钢棒直径相吻合,不松不紧。
[0025](6)将分离剂,涂抹在模块要帖附的模型表面上,待其充分干燥后,再把调好的医用超硬石膏或骨水泥(或者是其它在医疗上允许使用的类同物质),填充在套管周围。
[0026](7)待超硬石膏或骨水泥完全硬结后,抽出钢棒,将模块与模型分离。这样带有金属套管的模块制作完毕。模块的一个面与模型表面完全吻合。制作过程中,要防止石膏或骨水泥,进入模型裂隙或表面窄内部宽的沟槽中,避免模块与模型分离困难,难于取下。
[0027](8)反复验证模块和模型进钉孔周围的吻合情况,确保吻合面密切接触,用力移动模块时,两者结合良好,无滑动现象。
[0028]2:软组织剥离和骨面的显露:
[0029]将模块消毒后备用,模型可放在台下参考,也可以一起消毒带到台上,使用时更方便。手术过程中,要充分显露模块区域的相应骨面,彻底剥离骨面上的软组织。以此保证模块与骨面的密切吻合。骨面充分显露后,对照模型相应的骨面帖附、吻合模块。模块内套管的孔向,便是骨骼进钉的位置,此时进钉点和方向已经由模块确定。只要将钻头插入模块的金属套管内,按照已经测量的螺钉长度,钻孔即可。此步骤应注意:对于危险区域,打孔时,严禁一步到位,应由浅至深,边进边探,并进行术中影像验证。确认进钉点和方向正确后,才可拧入螺钉,防止意外发生。
[0030]3:其它工作,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麻醉及术后护理与常规手术无区别。
【附图说明】
:
[0031]附图1是颈椎骨性结构示意图。
[0032]I)椎体、2)椎动脉孔(横突孔)、3)侧块、4)椎弓根、5)椎管、6)椎板、7)棘突。
[0033]附图2是模型钻孔示意图。
[0034]8)三维工作台、9)颈椎模型、10)钻头、11)椎弓根轴线
[0035]附图3是模型椎弓根钻孔示意图。
[0036]4)椎弓根、12)钢棒
[0037]附图4是钢棒上套入金属套管示意图。
[0038]12)钢棒、13)套管
[0039]附图5是模块制作示意图。
[0040]12)钢棒、13)套管、14)模块
[0041]附图6是与模型分离后附带套管的模块。
[0042]15)模块的骨面吻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
[00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做详细阐述和说明。
[0044]附图1是颈椎骨性解剖示意图。以下就颈椎右侧椎弓根制作导航模块的过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程序。
[0045]手术大夫拿到模型后,首先对模型与原CT三维重建影像进行特征比对,确认误差不超过2%,无失真现象。然后在模型上,用铅笔画出右侧椎弓根的轴线位置11。
[0046]附图2是模型钻孔示意图。将标有椎弓根轴线位置11的模型9,夹放在钻孔器的三维工作台8上,通过三维平移和旋转的调整,使椎弓根轴线11与钻头10轴线重合,并钻孔。
[0047]附图3是钢棒12插入模型椎弓根4钻孔示意图。把与钻头10同一直径的钢棒12,插入模型椎弓根4钻孔内,要求插入拔出顺利,又不产生晃动,并注意有无模型崩裂、破损和孔道歪斜现象,确保正确无误。
[0048]附图4是钢棒上套入金属套管示意图。将金属套管13套入钢棒12上,并与模型9接触。要求套管13有一定长度,内壁光滑,直径与钢棒12和钻头10相匹配。套管13外壁要求压花,或焊接金属片(翼片/棍)等,以此增加固定力,并可减少外侧石膏或水泥体积,便于术中置放操作。
[0049]附图5是模块14制作示意图。过程如下:先将分离剂涂抹在需要帖附石膏的区域,再把调好的医用超硬石膏或骨水泥等填充在套管13的周围,下缘应与进钉点周围的模型面9紧密结合,外缘包裹着金属套管13,石膏或骨水泥不可帖附在无分离剂处,不可帖附裂隙内,不可帖附外窄内宽的沟槽内,以防分离困难,应帖附于同一椎骨上,不可贴附进入相邻椎体骨面上,防止术中体位变化时,相邻椎节移动而带来与模块9贴合不佳,影响置钉精度。经过一定时间(约30分钟),超硬石膏等物质完全硬结后,抽出钢棒12,分离模型9。这样带有金属套管13的模块14制作完毕。
[0050]附图6是附带套管13的模块14。应仔细检查模块14的表面有无裂痕,并反复验证模块14和模型9的吻合情况,确保吻合面15密切接触,用力移动模块14时,两者结合良好,绝无滑动。
[0051]将制作完毕的模块14进行消毒,手术时备用。手术中,要充分显露帖附模块区域的相应骨面,彻底剥离骨面上的软组织。显露完后,对照模型9的相应骨面上帖附、吻合模块14,则模块14上套管孔13的孔向便是患者骨骼需要进钉的位置,此时进钉点和方向已经由模块14确定。只要将钻头插入金属套管13内,按照已经测量的螺钉长度,钻孔即可。此步骤应注意对于危险区域不可直接电钻打孔一步到位,应由浅至深逐渐到位,过程中边进边探并由术中影像验证,确认进钉点和方向正确后才可拧入螺钉,防止意外发生。
【主权项】
1.在骨骼上打孔时,一种可控制进钉点、方向和深度的模块手术导航方法。其特征包括:根据快速成型等设备加工的模型(9),制作引导进钉点、方向和深度的导航模块(14)。 加工步骤如下: 1)在模型(9)上画出进钉点和钻孔轴线(11)。将模型(9)卡在钻孔器的工作台(8)上,通过三维调整,使所画轴线(11)与钻头(10)轴线相重合。 2)钻孔后确认符合要求,并将相应直径钢棒(12)插入钻孔内。 3)将套管(13)套入钢棒(12)。要求套管(13)有一定的长度,内壁平整光滑,直径与钢棒(12)和钻头(10)匹配。套管(13)的外壁要求压花处理,或连有翼片或棒,以此增加固定力,并可减少外侧石膏或水泥体积,便于术中置放操作。 4)模块(14)的制作:先将分离剂涂抹在进钉点周围的模型(9)面上,待其干燥后再把调好的医用超硬石膏或骨水泥(或者是其他在医疗上允许使用的类同物质)等,填充在套管(13)的周围。做好的模块(14),应与进钉点周围的模型(9)面紧密结合,模块(14)包裹着金属套管(1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提高骨骼进钉点、方向和深度的模块定位导航手术方法。是由术前所需区域的模型和导航模块的制备,术中显露骨面的软组织剥离两部分组成。其它手术程序不需改动。将该方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可对一些较为复杂、危险的骨科、脑外科、颌面外科中需要在骨骼中拧入螺钉的手术操作,如:确定颈椎的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角度和深度等,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手术成功率会大幅提高,降低失误率,减少并发症。具体实施方法如下:预先给病人患处的骨骼行CT扫描,根据扫描取得的信息,进行快速成型的骨骼模型制作。手术大夫在模型上钻孔、测量和进行导航模块的制作。最后将完成的模型、模块消毒后在手术中使用。
【IPC分类】A61B17/90
【公开号】CN105078563
【申请号】CN201410208187
【发明人】毛广平, 李德亨, 赵建宁, 李洋, 刘金龙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4年5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