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646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专门用于婴幼儿湿疹治疗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0003]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0004]虽然湿疹的发病原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在于如果因为瘙痒一直用手抓的话,湿疹部分就很难痊愈;婴幼儿自制力和自我意识较差,会不自觉的抓挠湿疹部位,造成小儿湿疹的治疗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湿疹的重要,特别针对婴幼儿容易用手抓湿疹部位这一特点,使婴幼儿的湿疹部位能够尽快恢复,并能够有效解决患处反复,不能根治的问题。
[000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黄柏20?30份、白鲜皮5?10份、板蓝根10?20份、苦参10?20份、炉甘石10?20份、硫磺5?10份、鸡血藤5?15份、蛇床子5?10份、艾叶15?30份、薏仁15?30份、丹参5?10份、草河车2?5份。
[0007]各味原料药的药理药效:
[0008]白鲜皮,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拉丁文名:C0RTEX DICTAMNI中药名。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性味:苦;咸;寒。归经: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
[0009]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0010]炉甘石:
[0011]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味甘,性平。归肝、脾经。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睑弦赤烂,翳膜遮睛,胬肉攀睛,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瘙痒。
[0012]硫磺:
[0013]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味酸,性温。归肾、大肠经。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0014]板蓝根:
[0015]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通常在秋季进行采挖,炮制后可入药。味苦,性寒。归心、胃经。清热凉血,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腮腺炎、急慢性扁桃体炎。
[0016]鸡血藤:
[0017]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0018]蛇床子:
[0019]性温,味苦。归肾经。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尚有类似性激素样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人体骨髓造血功能,保护肾上腺皮质。
[0020]苦参:
[0021]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0022]艾叶:
[0023]性温,味辛、苦。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0024]薏仁:
[0025]又名薏苡仁、苡米,性凉,味甘、淡。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薏米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
[0026]丹参:
[0027]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0028]草河车:
[0029]别名,滇重楼、独脚莲。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0030]本发明的中药为经过多年临床试验总结而得,特别针对婴幼儿容易用手抓湿疹部位这一特点,特别增强白鲜皮、黄柏,配以炉甘石、薏仁、艾叶等清凉收水使婴幼儿的湿疹部位能够尽快恢复,有效解决了患处反复,长期无法真正痊愈的无问题。
[0031]以涂覆痊愈后I月内无复发为治愈;1?4周内偶有复发为显效;1周内即出现复发为好转;涂覆后无反应湿疹未痊愈为无效;经临床近3年来,接待10岁以下儿童100人,其中3岁以下45人,3?6岁36人,6?10岁19人;其中治愈84人,显效10人,好转5人,无效I人,总有效率99% ;期间未发现有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33]—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黄柏20?30份、白鲜皮5?10份、板蓝根10?20份、苦参10?20份、炉甘石10?20份、硫磺5?10份、鸡血藤5?15份、蛇床子5?10份、艾叶15?30份、薏仁15?30份、丹参5?10份、草河车2?5份。
[0034]首先取以上组份的药物混合研磨成为粗粉,然后用10%?50%乙醇浸润,再用50%?80%乙醇渗漉,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稠膏;将稠膏与辅料硅酮相配成为药膏。
[0035]实施例1
[0036]—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黄柏30g、白鲜皮10g、板蓝根20g、苦参20g、炉甘石10g、硫磺5g、鸡血藤5g、蛇床子5g、艾叶15g、薏仁15g、丹参5g、草河车2g。
[0037]先将患部洗净,取上药反复涂擦。I日3次,7天一个疗程,此实施例用于湿疹严重有皮损。
[0038]实施例2
[0039]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黄柏20g、白鲜皮5g、板蓝根10g、苦参10g、炉甘石20g、硫磺10g、鸡血藤15g、蛇床子10g、艾叶30g、薏仁30g、丹参10g、草河车5g。
[0040]先将患部洗净,取上药反复涂擦。I日3次,7天一个疗程,此实施例用于湿疹轻微无皮损。
[0041]实施例3
[0042]—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黄柏25g、白鲜皮7g、板蓝根13g、苦参12g、炉甘石12g、硫磺7g、鸡血藤10g、蛇床子7g、艾叶24g、薏仁21g、丹参6g、
草河车4g。
[0043]先将患部洗净,取上药反复涂擦。I日3次,7天一个疗程,此实施例用于湿疹较为轻微时。
[0044]病例I伍泽灵,男,4岁,2岁开始全身随机部位起湿疹,其中阴部较为严重,严重影响睡眠,采用实施例1配方制备成为的药膏连续涂覆一周后,湿疹部位恢复正常,皮肤变光滑。
[0045]病例2伍贤喆,男6岁,I岁起手部长期严重湿疹,夏季皮损、冬季开裂;连续使用实施例3制备的药膏一个月后,湿疹完全痊愈;随访至第二年无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黄柏20?30份、白鲜皮5?10份、板蓝根10?20份、苦参10?20份、炉甘石10?20份、硫磺5?10份、鸡血藤5?15份、蛇床子5?10份、艾叶15?30份、薏仁15?30份、丹参5?10份、草河车2?5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专门用于婴幼儿湿疹治疗的中药。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黄柏20~30份、白鲜皮5~10份、板蓝根10~20份、苦参10~20份、炉甘石10~20份、硫磺5~10份、鸡血藤5~15份、蛇床子5~10份、艾叶15~30份、薏仁15~30份、丹参5~10份、草河车2~5份。本发明的中药为经过多年临床试验总结而得,特别针对婴幼儿容易用手抓湿疹部位这一特点,特别增强白鲜皮、黄柏,配以炉甘石、薏仁、艾叶等清凉收水使婴幼儿的湿疹部位能够尽快恢复,有效解决了患处反复,长期无法真正痊愈的无问题。
【IPC分类】A61K33/30, A61P17/00, A61K36/8994, A61P17/04
【公开号】CN105106750
【申请号】CN201510570386
【发明人】励彩玲
【申请人】奉化科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