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肠炎、肠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6921阅读:888来源:国知局
治疗肠炎、肠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治疗肠炎、肠风的中药,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由于进食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其病理表现为胃肠道粘膜的充血、水月中、粘液分泌增多,有时伴有出血及糜烂。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恶心、呕吐、腹泻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
[0003]病因与遗传因素、免疫力低下、滥用抗生素(氨苄、头孢等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会直接刺激肠道,还可以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内正常的大肠杆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引起肠炎)、饮食不当、女性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关。
[0004]肠炎西医治疗:
一般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复方新诺明)、吡哌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空肠弯曲菌肠炎可用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治疗。耶尔森氏小肠结肠炎杆菌肠炎一般应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四环素、氯霉素等。沙门氏菌肠炎轻型病人可不用抗菌药,重型病人可用氯霉素或复方磺胺甲基异唑。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用新霉素、粘菌素和庆大霉素等治疗,可获良好效果。阿米巴痢疾、雅尔氏鞭毛虫和滴虫引起的肠炎,可用甲硝哒唑(灭滴灵)治疗。白色念珠菌肠炎以制霉菌素口服,疗效较好。以上西医疗法虽然疗效较好,但副作用大,费用高。
[0005]目前,肠炎的中医治疗分得很细,需要对症下药,才能见疗效:
1)针对寒邪犯胃证,症状见胃痛暴作,疼痛如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则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方药为高良姜、香附。
[0006]2)针对宿食停滞证,症状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或矢气则舒,嗳腐吞酸,进食加重,不思饮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滑等。治则为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方药为山楂、神曲、茯苓、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
[0007]3)针对肝胃气滞证,症状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气频频,善太息,舌苔薄白,脉象多弦。治则为舒肝理气、和中止痛。方选柴胡舒肝散。方药为柴胡、苟药、枳壳、陈皮、川;、香附、甘草。因肝郁蕴热,火热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热证,症状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冷饮,脉弦滑数。治则为舒肝泄热、和胃止痛。方选化肝煎。青皮、陈皮、芍药、丹皮、泽泻、贝母。
[0008]4)因湿热内蕴,阻滞中焦引起的湿热中阻证,症状见胃脘疼痛,胀满嘈杂,泛酸,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则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选黄连温胆汤。成分为黄连、半夏、茯苓、陈皮、竹茹、蒲公英、甘草。
[0009]5)瘀血阻络证,症状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无华,唇暗,有呕血、便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成分为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0010]6)脾胃虚寒证,症状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白或淡胖,脉沉细或细弱。治则为温阳健脾益气。方选黄芪建中汤。成分为黄芩、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饴糖、大枣。
[0011]7)因肝郁化火,灼伤胃阴引起的胃阴不足证,症状见胃痛隐隐或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唇燥而不欲饮,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治则为养阴益胃。方选养胃汤。成分为沙参、麦冬、玉竹、生扁豆、桑叶、甘草。
[0012]以上中医疗法对医生职业判断能力要求较高,如果诊断有偏差,不能对症下药,其疗效就不明显。
[0013]肠风为便血的一种,指因外感得之,血清而色鲜,多在粪前,自大肠气分而来的便血。病因有以下几种说法:1)指大肠久积风冷所致的便血。《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大肠中久积风冷,中焦有虚热,风冷热毒,搏于大肠,大肠既虚,时时下血,故名肠风也。2)指因风邪而便纯血鲜红的病症。《证治汇补》:“或外风从肠胃经络而入害,或内风因肝木过旺而下乘,故曰肠风。”其症便前出血如注,颜色鲜红,肛门不肿痛,或见腹痛,肠鸣,湿热,便血。3)指以湿热为主因的下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肠风者,肠胃间湿热郁积,甚至胀满而下血也。”
目前西医对肠风暂无相关疗法。
[0014]目前肠风中医疗法为:常用凉血泻热,息风宁血法治疗。治宜槐花散,或四物汤加阿胶、山栀、地榆。风入大肠,留滞不散,挟湿而成者,宜加减四物汤;阴虚血不循经而成者,宜四物汤、地榆散合用。以上疗法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001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费用低的治疗肠炎、肠风的中药。
[001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材粉碎混合而成:地苦胆70?100份、虫草90?110份、黄莲60?100份、黄柏40?60份。
[0017]本发明的最佳技术方案为:地苦胆80份、虫草100份、黄莲80份、黄柏50份。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地苦胆,性味苦辛,寒。归肺、肝、脾、肝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水,解毒之功效。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0019]虫草,性味甘,平。归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之功效。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0020]黄莲,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0021]黄柏,性味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0022]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以中医药学理论为依据,在民间经验方的基础上配制而成。本发明具有凉血,清热,利水,解毒,补肺益肾,止血化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本发明可使药力直达患处,迅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经活络,其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费用低,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治疗肠炎、肠风等症状,对肠癌也有一定的疗效。
[0023]服用方法:温开水送服,每天三次,一次2?3克,7天一个疗程,两至三个疗程即可治愈。治疗标准如下:
有效:腹痛、肠鸣、湿热、便血等症状减轻;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一年内未复发。
[0024]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经活络、理气和胃等作用,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等优点。本发明治疗肠炎65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8%,治疗肠风79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9%。
[0025]以下是采用本发明治疗的典型案例:
案例1:王某,男,38岁;一年半前患有急性肠炎,具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诊断发现胃肠道粘膜的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后,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明显减轻,几乎消失;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0026]案例2:黄某,女,58岁;三年前患有慢性肠炎,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泻,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发作时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后,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几乎消失;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0027]案例3:杨某某,男,29岁;两年前患有慢性肠炎,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腹部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腹痛、脱肛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0028]案例4:方某,女,35岁;两年前患有肠风,便前出血如注,颜色鲜红,并伴有腹痛、肠鸣等症。服用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取地苦胆70g、虫草90g、黄莲100g、黄柏60g粉碎成粉末并混合。
[0030]实施例2,取地苦胆80g、虫草100g、黄莲80g、黄柏50g粉碎成粉末并混合。
[0031]实施例3,取地苦胆100g、虫草110g、黄莲60g、黄柏40g粉碎成粉末并混合。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肠炎、肠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材粉碎混合而成:地苦胆70?100份、虫草90?110份、黄莲60?100份、黄柏40?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肠炎、肠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为:地苦胆80份、虫草100份、黄莲80份、黄柏5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治疗肠炎、肠风的中药,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材粉碎混合而成:地苦胆70~100份、虫草90~110份、黄莲60~100份、黄柏40~60份。本发明具有凉血,清热,利水,解毒,补肺益肾,止血化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本发明可使药力直达患处,迅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经活络,其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费用低,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治疗肠炎、肠风等症状,对肠癌也有一定的疗效。
【IPC分类】A61K36/756, A61P1/00
【公开号】CN105456463
【申请号】CN201510904577
【发明人】熊慧, 沈文才
【申请人】长顺县文会虫草种植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