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9248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慢性舌扁桃体炎或称舌扁桃体肥大,多由急性舌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多与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烟酒过度,好吃刺激性食物及有害气体的刺激有关。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同时存在,在扁桃体切除术后,舌扁桃体也可能发生代偿性肥大。临床表现是以局部症状为主,如咽部异物感、阻塞感、刺激感及干咳等,说话多时,症状加重。有时可无症状,而在检查口腔时偶尔发现。用压舌板重压舌部或做间接喉镜检查,可见舌根部有肥大的淋巴组织,呈颗粒状布满舌根,两侧对称或一侧为著。重者为布满会厌谷,也可向咽侧伸延与扁桃体相连。由于舌扁桃体内淋巴滤泡感染,故可见到黏膜下有黄白色点状小脓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其特点是:中药组份为毛冬青叶3-15、金银花露3-15、栀子花3-15、小金钱草5-20、凉粉草5-20、鲜地黄5_20、金莲花3_15、犁头草3_15、肺心草3_15、肾蕨3-15、鹿角草3-15、通光散3-15、土黄连5-20、胜红蓟8_30、大血藤8_30、露蜂房3_15、密陀僧5-20、藤黄8-30、龙眼叶3-15。
[000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进一步地: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雌黄5-20、蜂斗菜5-20、博落回8-30、卜芥3_15。
[000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进一步地: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毛冬青叶10 g、金银花露4 g、栀子花5 g、小金钱草8 g、凉粉草8 g、鲜地黄10 g、金莲花5 g、犁头草8 g、肺心草8 g、肾蕨10 g、鹿角草8 g、通光散5 g、土黄连10 g、胜红蓟15g、大血藤15 g、露蜂房6 g、密陀僧12 g、藤黄15 g、龙眼叶8 g、雌黄10 g、蜂斗菜10 g、博落回12 g、卜芥8g。
[0007]本发明使用时的单剂药量为:毛冬青叶10 g、金银花露4 g、栀子花5 g、小金钱草8 g、凉粉草8 g、鲜地黄10 g、金莲花5 g、犁头草8 g、肺心草8 g、肾蕨10 g、鹿角草8 g、通光散5 g、土黄连10 g、胜红蓟15 g、大血藤15 g、露蜂房6 g、密陀僧12 g、藤黄15 g、龙眼叶8 g、雌黄10 g、蜂斗菜10 g、博落回12 g、卜芥Sg。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
[0008]本发明中各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毛冬青叶:清热解毒、止痛消炎,主治牙周炎、疖痈、带状疱疹、脓疱疮;金银花露:清热、消暑、解毒,主治暑温口渴、热毒疮疖;栀子花:清肺、凉血,主治肺热咳嗽、鼻衄、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小金钱草:清热、解毒、利水、活血,主治黄疸、痢疾、砂石淋痛、白浊、水肿、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刀伤、风火眼;凉粉草:清暑、解渴、除热毒,主治中暑、消渴、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主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舌绛、神昏、斑疹、吐血、衄血、虚劳骨蒸、咳血、消渴、便秘、血崩;金莲花:清热解毒,主治上感、扁桃体炎、咽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口疮、疔疮;犁头草: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疔疮、瘰疬、乳痈、外伤出血;肺心草:清热润肺、消肿止痛,主治肺结核、腮腺炎、淋巴腺炎、喉炎、白带、热毒疮肿、跌打损伤;肾蕨: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治黄疸、淋浊、小便涩痛、痢疾、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鹿角草:清热解毒、活血去瘀,主治感冒发热、喉痛、肠炎腹泻、阑尾炎、跌打损伤、痈疽热疖;通光散: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主治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膀胱炎、疗疮肿毒;土黄连:清热解毒、利小便,主治腹泻、赤痢、火眼赤痛、齿龈肿痛、咽喉炎、热淋、痄腮、丹毒、湿疹;胜红蓟: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痈疽疮疖、外伤出血;大血藤: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主治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露蜂房:祛风止痛、攻毒消肿、杀虫止痒、主风温痹痛、风虫牙痛、痈疽恶疮、瘰疬、喉舌肿痛、痔漏、风疹瘙痒、皮肤顽癣、蜂毒、毒肿;密陀僧: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主治痔疮、肿毒、溃疡、湿疹、狐臭、创伤、久痢、惊痫;藤黄:消肿、化毒、止血、杀虫,主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牙疳蛀齿、汤火伤;龙眼叶:治感冒、疟疾、疔肿、痔疮〃治疳疔、杀虫、作茶饮明目、嫩蓮蒸水、加冰片搽眼眩烂;雌黄:燥湿、杀虫、解毒,主治疥癣、恶疮、蛇虫螫伤、癫痫、寒痰咳喘、虫积腹痛;蜂斗菜:解毒祛瘀,主治扁桃体炎、痈肿疔毒、毒蛇咬伤,主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博落回:消肿、解毒、杀虫,主治指疔、脓肿、急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滴虫性阴道炎、下肢溃疡、烫伤、顽癣;卜芥:解毒退热、消肿散结,主治钩端螺旋体病、毒蛇咬伤、瘰疬、肺结核、流感、肠伤寒、蜂窝织炎、无名肿毒、疖疮。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11]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中药组份为毛冬青叶3-15、金银花露3-15、栀子花3-15、小金钱草5-20、凉粉草5_20、鲜地黄5_20、金莲花3_15、犁头草3_15、肺心草3-15、肾蕨3-15、鹿角草3-15、通光散3_15、土黄连5_20、胜红蓟8_30、大血藤8_30、露蜂房3-15、密陀僧5-20、藤黄8-30、龙眼叶3-15。
[0012]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雌黄5-20、蜂斗菜5-20、博落回8-30、卜芥3_15。
[0013]实施例3,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毛冬青叶10 g、金银花露4 g、栀子花5 g、小金钱草8 g、凉粉草8 g、鲜地黄10 g、金莲花5 g、犁头草8 g、肺心草8 g、肾蕨10 g、鹿角草8 g、通光散5 g、土黄连10 g、胜红蓟15g、大血藤15 g、露蜂房6 g、密陀僧12 g、藤黄15 g、龙眼叶8 g、雌黄10 g、蜂斗菜10 g、博落回12 g、卜芥8g。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份为毛冬青叶3-15、金银花露3-15、栀子花3-15、小金钱草5-20、凉粉草5_20、鲜地黄5_20、金莲花3_15、犁头草3_15、肺心草3-15、肾蕨3-15、鹿角草3-15、通光散3-15、土黄连5-20、胜红蓟8-30、大血藤8-30、露蜂房3-15、密陀僧5-20、藤黄8-30、龙眼叶3-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雌黄5-20、蜂斗菜5-20、博落回8-30、卜芥3_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毛冬青叶10 g、金银花露4 g、栀子花5 g、小金钱草8 g、凉粉草8 g、鲜地黄10g、金莲花5 g、犁头草8 g、肺心草8 g、肾蕨10 g、鹿角草8 g、通光散5 g、土黄连10 g、胜红蓟15 g、大血藤15 g、露蜂房6 g、密陀僧12 g、藤黄15 g、龙眼叶8 g、雌黄10 g、蜂斗菜.10 g、博落回12 g、卜芥8g。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中药,是由中草药毛冬青叶、金银花露、栀子花、小金钱草、凉粉草、鲜地黄、金莲花、犁头草、肺心草、肾蕨、鹿角草、通光散、土黄连、胜红蓟、大血藤、露蜂房、密陀僧、藤黄、龙眼叶、雌黄、蜂斗菜、博落回、卜芥组成。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P11/04, A61K36/888, A61K33/24, A61K36/86, A61K35/64
【公开号】CN105521167
【申请号】CN201410688840
【发明人】严明
【申请人】严明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