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虹吸灌肠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44610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儿科虹吸灌肠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虹吸灌肠器。
【背景技术】
[000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用到虹吸式灌肠或清洁灌肠,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用肛管,由肛门直接灌入结肠,协助病人排便和排气的方法。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的一次性灌肠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次性使用灌肠袋和一次性使用肛门管连接一次性注射器。
[0003]专利2013205085100公开一种“虹吸式不保留灌肠管”,即将输药管与肛管连接,并设计有针头及茂菲氏滴管,满足了一次性使用的要求,但仍存有以下问题没有解决:一是不能实时监测灌肠液体温度;二是在肛管前端设有与肛管贯通的气囊成本高,病人痛苦大,一定程度上阻碍出水;三是没有解决污物的喷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儿科虹吸灌肠器,该灌肠器使用安全方便,节约成本,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痛苦,同时能有效的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儿科虹吸灌肠器,包括一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为“Y”型,输液管一侧的顶端设有输液针头,输液针头下依次设有出气管、墨菲氏滴壶、流速开关,所述墨菲氏滴壶为感温滴壶;输液管另一侧依次设有夹子、球囊、污物出口,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设有可活动连接的肛管,在其连接处的输液管上设有海绵片。
[0006]进一步,所述输液管与肛管为密封式活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感温滴壶为PVC感温变色材料。
[0008]进一步,所述肛管有多种型号。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感温滴壶为PVC感温变色材料,所以该灌肠器即可测量灌肠液温度,由于在输液管上设有海绵片,所以能有效的防止肛管外周喷液,同时可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及病情选择不同类型的肛管搭配使用,这样既减轻了病人痛苦还能减少成本,并且能有效的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I为输液管,2为针头,3为出气管,4为墨菲氏滴壶,5为流速开关,6为海绵片,7为肛管,8为夹子,9为球囊,10为污物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3]附图1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0014]儿科虹吸灌肠器,包括一输液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I为“Y”型,该输液管应适宜于污物的排出,一般直径应在5毫米-6毫米,输液管一侧的顶端设有输液针头2,液针头2下依次设有出气管3、墨菲氏滴壶4、流速开关5,所述墨菲氏滴壶4为感温滴壶;该感温材料为现有技术,根据液体温度显示不同颜色,根据颜色的不同调节液体温度,以减轻病人痛苦,输液管I另一侧依次设有夹子8、球囊9、污物出口 10,所述球囊为一负压球,需要时利用负压原理可吸出肠内污物,所述输液管I的一端设有可活动连接的肛管7,肛管可设计多种型号,以适应不同年龄的儿童使用,这样既能减少病人痛苦,还能节约资源,在其连接处的输液管上设有海绵片6,该海绵片附着在肛门周围,防止患者液体由肛管外周喷出。
[0015]进一步,所述输液管I与肛管7为密封式活动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感温滴壶为PVC感温变色材料。
[0017]进一步,所述肛管7有多种型号。
[001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9]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主权项】
1.儿科虹吸灌肠器,包括一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为“Y”型,输液管一侧的顶端设有输液针头,输液针头下依次设有出气管、墨菲氏滴壶、流速开关,所述墨菲氏滴壶为感温滴壶;输液管另一侧依次设有夹子、球囊、污物出口,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设有可活动连接的肛管,在其连接处的输液管上设有海绵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虹吸灌肠器,所述输液管与肛管为密封式活动连接。
3.所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虹吸灌肠器,所述感温滴壶为PVC感温变色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虹吸灌肠器,所述肛管有多种规格尺寸的型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虹吸灌肠器,包括一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为“Y”型,输液管一侧的顶端设有输液针头,输液针头下依次设有出气管、墨菲氏滴壶、流速开关,所述墨菲氏滴壶为感温滴壶;输液管另一侧依次设有夹子、球囊、污物出口,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设有可活动连接的肛管,在其连接处的输液管上设有海绵片。该灌肠器使用安全方便,节约成本,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痛苦,同时能有效的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IPC分类】A61M3-02
【公开号】CN204352276
【申请号】CN201520001771
【发明人】李文辉, 马春艳
【申请人】李文辉, 马春艳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