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601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床。
【背景技术】
[0002]病床是医院常用医疗器械之一。然而现常用的病床多数为普通病床,部分肢体浮肿病人来说,要将浮肿肢体抬高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现常用措施多为用棉被叠加,垫在肢体下方,但是该措施会占用有限的病床空间,且病人较为不适。同时,病人多数需要进行CT检查,对于身体虚弱的病人而言,从病床转移到担架车再到CT检查床的转移过程十分痛苦。对于少数精神不正常的病人来说,需将其强制固定在病床上,以便配合治疗,不仅如此,现在的病床多不自带垃圾箱,并且严重的患者不能下床,自身制造的垃圾不便扔,家人也不能时时陪同。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病床。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病床,包括床头、床板和床腿,还包括担架车和躺板;所述担架车由左侧担架板、中部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相互铰接而成,所述左侧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背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与万向轮相连;所述左侧担架板的外围安装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底座,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通过万向球与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绑带;所述中部担架板的正面设置有2条滑轨,反面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与设置在床板上的通孔相匹配;所述躺板由上位板和下位板铰接而成,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反面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下位板的正面铰接有卡扣式手环,所述床腿上设置有垃圾箱套,所述垃圾箱套上设置有垃圾箱。
[0006]优选的,所述左侧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反面均设置有2个插环,横梁贯穿于插环中。
[0007]优选的,所述上位板的背面还设置有挂钩槽,挂钩槽内安装有挂钩。
[0008]优选的,所述床头上还设置有挂环。
[0009]优选的,所述右侧担架板的底端安装有把手,左侧担架板的底端安装有凸块。
[0010]优选的,所述上位板的正面设置有伸缩输液杆。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定位螺栓。
[0012]优选的,所述左侧担架板、中部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总宽度大于床板的宽度。
[0013]优选的,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宽度均为50厘米-70厘米。
[0014]优选的,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宽度均为60厘米。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病人从病床到担架车再到CT检查床的无缝对接,全程无需搬动病人,大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最主要的是患者可无需其他人扔垃圾,可自己照顾自己,减少了人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7]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躺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的B-B向视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式手环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挂环,2.床头,3.通孔,4.床板,5.左侧担架板,6.滑轨,7.伸缩输液杆,8.上位板,9.绑带,10.伸缩杆,11.支撑杆,12.卡扣式手环,13.下位板,14.中部担架板,15.万向轮,16.把手,17.床腿,18.右侧担架板,19.插环,20.横梁,21.液压升降杆,22.凸块,23.定位柱,24.定位螺栓,25底座,26.挂钩槽,27.挂钩,28导轨,29垃圾箱,30垃圾箱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一种病床,其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床头2、床板4和床腿17,还包括担架车和躺板;所述担架车由左侧担架板5、中部担架14板和右侧担架板18相互铰接而成,所述左侧担架板5和右侧担架板18的背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杆21,液压升降杆21与万向轮15相连;所述左侧担架板5的外围安装有导轨28,导轨28上设置有底座25,支撑杆11的一端与底座25相连,另一端通过万向球与伸缩杆10相连接,所述伸缩杆10上设置有绑带9 ;所述中部担架板14的正面设置有2条滑轨6,滑轨6为中部担架板14上的凹槽,反面设置有定位柱23,定位柱23与设置在床板4上的通孔3相匹配;所述躺板由上位板8和下位板13铰接而成,上位板8和下位板13的反面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5,下位板13的正面铰接有卡扣式手环12 ;所述床腿17上设置有垃圾箱套30,所述垃圾箱套30上设置有垃圾箱29 ;所述左侧担架板5和右侧担架板18的反面均设置有2个插环19,横梁20贯穿于插环19中;所述上位板8的背面还设置有挂钩槽26,挂钩槽26内安装有挂钩27 ;所述床头2上还设置有挂环I ;所述右侧担架板18的底端安装有把手16,左侧担架板5的底端安装有凸块22 ;所述上位板8的正面设置有伸缩输液杆7 ;所述底座25上还安装有定位螺栓24 ;所述左侧担架板5、中部担架板14和右侧担架板18的总宽度大于床板4的宽度;所述上位板8和下位板9的宽度均为60厘米。
[0025]对于肢体浮肿的病人而言,医护人员通过改变伸缩杆10的位置与长度,将病人的浮肿肢体用绑带9抬起即可,病人不会产生任何不适。病人需要进行CT扫描时,由医护人员利用液压升降杆21将担架车升高,即可移送病人至CT室,然后将伸缩式输液杆7高度降至最低,再将躺板滑动到CT检查床上即可进行检查,病人全程无需起身,且医护人员无需对担架或病人进行抬动,转移全程仅需一位医护人员,进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病人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抽出横梁20,将左侧担架板5和右侧担架板18折叠放置,能大幅节省占地空间。对于精神不正常的病人来说,医护人员用卡扣式手环12将病人的手腕和脚腕强制固定,防止病人移动,有利于病情恢复。病人需要吃饭时,医护人员将上位板8抬起,用挂钩27勾到挂环1,病人即处于坐姿,方便日常生活。旋转把手16到凸块22上,能够防止躺板滑脱,当家人不在身边时,病人可将自身产生的垃圾自行处理,垃圾箱可拆卸清洗。
[0026]实施例2:一种病床,其结构仍如图1-6所不: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上位板8和下位板13的宽度均为50厘米。
[0027]实施例3:—种病床,其结构仍如图1-6所不: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上位板8和下位板13的宽度均为70厘米。
[0028]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主权项】
1.一种病床,包括床头、床板和床腿,还包括担架车和躺板;所述担架车由左侧担架板、中部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相互铰接而成,所述左侧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背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与万向轮相连;所述左侧担架板的外围安装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底座,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通过万向球与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绑带;所述中部担架板的正面设置有2条滑轨,反面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与设置在床板上的通孔相匹配;所述躺板由上位板和下位板铰接而成,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反面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下位板的正面铰接有卡扣式手环,所述床腿上设置有垃圾箱套,所述垃圾箱套上设置有垃圾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反面均设置有2个插环,横梁贯穿于插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板的背面还设置有挂钩槽,挂钩槽内安装有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上还设置有挂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担架板的底端安装有把手,左侧担架板的底端安装有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板的正面设置有伸缩输液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定位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担架板、中部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总宽度大于床板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宽度均为50厘米-70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宽度均为60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床,包括床头、床板和床腿,还包括担架车和躺板;所述担架车由左侧担架板、中部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相互铰接而成,所述左侧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背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与万向轮相连;所述左侧担架板的外围安装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底座,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通过万向球与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绑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病人从病床到担架车再到CT检查床的无缝对接,全程无需搬动病人,大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最主要的是患者可无需其他人扔垃圾,可自己照顾自己,减少了人力。
【IPC分类】A61G1-013, A61G7-05, A61G7-047, A61G1-04, A61G1-02
【公开号】CN204364292
【申请号】CN201420607668
【发明人】赵益峰
【申请人】赵益峰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