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789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
【背景技术】
[0002]单纯性肝囊肿、或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疾病。常导致患者肝区或肾区不适,并可能影响患者肝、肾功能甚至功能不全。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影像介导下的囊肿抽吸及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法,优点在于:创伤小、并发症少、门诊即可手术治疗等多项优势,使得大多数患者不再需要住院或进行常规大的手术治疗。其治疗原理在于:a、首先是抽吸囊肿内液体减压山、再注入无水乙醇消融囊肿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破坏后将不再形成新的囊液,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0003]然而当前所采用的抽吸硬化治疗方法采用的穿刺套件存在如下缺点:穿刺针刚进入囊肿时,囊内为正压,拔出针芯时囊液会顺压力流出,当但抽出一部分囊液后,囊内转为负压,在反复转换注射器与穿刺针接头时(如抽液、酒精反复置换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空气进入囊内(由于囊内为负压)。空气进入囊内后很难再完全抽出,且会导致在无水乙醇硬化过程中,囊壁与空气接触的地方就未互无水乙醇接触,从而形成部分囊壁内皮细胞不能完全消融,使治疗失败或者不彻底,导致囊肿复发。同时,当对囊肿抽吸时,囊肿缩小,其位置会发生变化,本来位于囊肿中间的针尖就有可能损伤到囊壁,此时注入酒精,就会对肝肾实质造成较大损伤,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机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囊肿抽吸及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法,因抽吸使囊肿缩小,而导致空气进入和囊壁损伤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包括空心穿刺针I和软导管2,其中,所述空心穿刺针I 一端为直管开口 3,所述空心穿刺针I的另一头为针尖4,所述软导管2的一头为分叉管5,所述分叉管5的侧边设有三通阀6,所述三通阀6设有第一注射器接头7、第二注射器接头8和手柄9,所述分叉管5的直管部分10由直管封堵帽11封堵,所述软导管2的内径大于所述空心穿刺针I的外径。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可以防止传统的治疗方法因抽吸使囊肿缩小,而导致空气进入、囊壁损伤等弊病,从而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穿刺针穿入软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软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包括空心穿刺针I和软导管2,其中,所述空心穿刺针I 一端为直管开口 3,所述空心穿刺针I的另一头为针尖4,所述软导管2的一头为分叉管5,所述分叉管5的侧边设有三通阀6,所述三通阀6设有第一注射器接头7、第二注射器接头8和手柄9,所述分叉管5的直管部分10由直管封堵帽11封堵,所述软导管2的内径大于所述空心穿刺针I的外径。
[0013]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软导管2与所述针尖4的接头处为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可以为台阶状或螺旋状接口,可使硬质针与软导管紧密相联,这样可以防止针进去了软导管进不去的情况。
[0014]为了可以在CT透视下跟踪、定位,所述软导管2的管壁内有螺旋金属丝。
[0015]其中,穿刺针尖4可以为锐斜面,便于突破囊壁,针粗细选择20G、18G两种规格,针杆上须标注长短刻度,长度可设计为7Cm/10Cm/15Cm多种规格,分叉管5的分叉部分采用透明设计,便于观察囊液流出情况。分叉管5的直管部分10为空心穿刺针I进入道,分叉管5的侧边接三通阀6,三通阀6设计的主要目的便于置换注射器时防止空气进入。所述软导管2的远端(进入囊肿的部分)有多个测孔,以防止堵塞。
[0016]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对肝肾囊肿行抽吸治疗时,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用空心穿刺针I穿入软导管2中,硬质的空心穿刺针I带着软导管2—同刺入囊肿,进入囊肿中心回抽出囊液后,将空心穿刺针I退出,软导管2仍留在囊肿内,再将分叉管5的直管部分10用直管封堵帽11进行封闭,通过分叉管5侧边的三通阀6控制,接换注射器进行囊肿抽吸、硬化治疗,从而既避免空气进入囊内,同时也防止囊肿缩小后,硬质针尖对囊壁造成损伤。
[0017]本囊肿抽吸治疗套件,改变了传统的穿刺针抽吸治疗方法,在软导管上还设有三通阀和两个注射器接头,方便换接注射器。可在超声或CT透视下跟踪、定位,连续进行抽吸、灌洗、硬化治疗;可以防止传统的治疗方法因抽吸使囊肿缩小,而导致空气进入、囊壁损伤等弊病;也避免了经穿刺针直接进行抽吸治疗的不安全因素和繁琐的操作过程,从而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降低了囊肿的复发几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0018]可以理解的是,图中示出的系统结构并不构成对系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设备,或者组合某些设备,或者不同的设备部署。
[001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力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穿刺针(I)和软导管(2),其中,所述空心穿刺针(I) 一端为直管开口(3),所述空心穿刺针(I)的另一头为针尖(4),所述软导管(2)的一头为分叉管(5),所述分叉管(5)的侧边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6)设有第一注射器接头(7)、第二注射器接头(8)和手柄(9),所述分叉管(5)的直管部分(10)由直管封堵帽(11)封堵,所述软导管⑵的内径大于所述空心穿刺针⑴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导管(2)与所述针尖(4)的接头处为锁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导管(2)的管壁内有螺旋金属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为台阶状或螺旋状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导管(2)的远端有多个测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包括空心穿刺针1和软导管2,其中,所述空心穿刺针1一端为直管开口3,所述空心穿刺针1的另一头为针尖4,所述软导管2的一头为分叉管5,所述分叉管5的侧边设有三通阀6,所述三通阀6设有第一注射器接头7、第二注射器接头8和手柄9,所述分叉管5的直管部分10由直管封堵帽11封堵,所述软导管2的内径大于所述空心穿刺针1的外径。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传统的治疗方法因抽吸使囊肿缩小,而导致空气进入、囊壁损伤等弊病,从而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IPC分类】A61M1-00
【公开号】CN204446699
【申请号】CN201420832788
【发明人】杨汉丰, 徐晓雪, 李兵
【申请人】杨汉丰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