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用佩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91913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隐形眼镜用佩戴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属于隐形眼睛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隐形眼镜,是一种戴在眼球角膜上,用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镜片。根据材料的软硬它包括硬性、半硬性、软性三种,隐形眼镜不仅从外观上和方便性方面给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改善,而且视野宽阔、视物逼真,此外在控制青少年近视、散光发展,治疗特殊的眼病等方面也发挥了特殊的功效,因而被广泛使用。
[0003]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隐形眼镜大多为佩戴者用自己的手指进行佩戴与取出,在上述过程中,会因操作不当和手指上的细菌而存在感染和损伤眼球的风险。为了避免上述风险,现有的市场上出现了隐形眼镜用佩戴器:设置一个吸盘,通过连接管连接有负压气囊。使用时,隐形眼镜安装在吸盘内,通过对负压气囊的挤压和放松调节吸盘对吸盘的吸附力,从而进行快速的佩戴与取出隐形眼镜。
[0004]上述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使用手指操作带来的感染和损伤眼球的风险,但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吸盘通过连接管与负压气囊连接,由于连接管的可塑性较低,导致在实际的操作时,吸盘不能根据不同的眼眶来调整角度,不利于操作的同时,仍然会因无法准确的贴合眼球带来损伤的风险;其次,现有装置在使用时,会出现因不小心挤压负压气囊而导致隐形眼镜被弹出的情况发生,沾染了细菌和镜片损坏的同时,一样会对眼球带来损伤,导致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操作方便,防止出现感染和损伤眼球的风险的同时,避免隐形眼镜因不小心触碰负压气囊而被弹出的情况的发生,确保佩戴者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圆形吸盘和负压气囊,还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I1、挡块和闭合板。
[0007]其中,连接管II右端与负压气囊连接,左端的内侧开有螺纹;负压气囊内部与连接管II的连接处的上下位置可旋转的设置有两块闭合板,两块闭合板均为半圆形状,前端均为倾斜状,且最尖端接触;两块闭合板的左端的根部分别设置有挡块;连接管I的中间部分设置为折弯管,左端与圆形吸盘连接,右端外侧开有螺纹,并插入至连接管II中,与其螺纹,连接管I中,折弯管的右边部分的长度大于两块闭合板安装位置到接管II左端管口的长度。
[0008]进一步,折弯管的右边部分的长度大于两块闭合板安装位置到接管II左端管口的长度,大于的尺寸不小于两块闭合板叠加的高度。
[0009]进一步,挡块的高度为闭合板高度的30% -60%。
[0010]进一步,连接管I右端的外侧刻有尺寸刻度。
[0011]进一步,两块闭合板前端的倾斜角度为45° -75。。
[0012]进一步,两块闭合板前端的倾斜角度为60°。
[0013]进一步,两块闭合板的外侧均包裹有一层橡胶层。
[0014]进一步,圆形吸盘的前端对应设置有一个卡盖,卡盖与圆形吸盘螺纹配合,卡盖内部设置有一层防护层,所述的防护层为药用棉绒层。
[0015]在使用时,佩戴者首先将旋转连接管I旋转至其右端穿过连接管II,并将负压气囊中的闭合板顶开后停止,随后挤压负压气囊,使空气被压缩出,负压气囊被压瘪;随后,将圆形吸盘吸附在隐形眼镜的外表面;隐形眼镜固定在圆形吸盘上之后,将旋转连接管I旋回至闭合板重新闭合为止,此时挤压负压气囊,挡块防止了闭合板向前打开。通过调整连接管I中间部分的折弯管改变圆形吸盘的角度,使隐形眼镜贴合在佩戴者的眼睛上之后,重新旋转连接管I旋转至其右端穿过连接管II,并将负压气囊中的闭合板顶开后,挤压负压气囊,使隐形眼镜贴合在眼睛上。隐形眼镜的取出方式与上述一致。
[0016]结合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操作方便,防止出现感染和损伤眼球的风险的同时,避免隐形眼镜因不小心触碰负压气囊而被弹出的情况的发生,确保佩戴者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圆形吸盘,2、连接管1,3、折弯管,4、连接管11,5、挡块,6、闭合板,7、负压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包括圆形吸盘I和负压气囊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12、连接管114、挡块5和闭合板6 ;其中,所述的连接管114右端与负压气囊7连接,左端的内侧开有螺纹;所述的负压气囊7内部与连接管114的连接处的上下位置可旋转的设置有两块闭合板6,所述的两块闭合板6均为半圆形状,前端均为倾斜状,且最尖端接触;两块闭合板6的左端的根部分别设置有挡块5 ;所述的连接管12的中间部分设置为折弯管3,左端与圆形吸盘I连接,右端外侧开有螺纹,并插入至连接管114中,与其螺纹,连接管12中,折弯管3的右边部分的长度大于两块闭合板6安装位置到接管114左端管口的长度。
[002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折弯管3的右边部分的长度大于两块闭合板6安装位置到接管114左端管口的长度,大于的尺寸不小于两块闭合板6叠加的高度,上述设计,确保负压气囊7的使用。
[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所述的挡块5的高度为闭合板6高度的30% -60%,确保挡块5的作用。
[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连接管12右端的外侧刻有尺寸刻度,用于精确的操作。
[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所述的两块闭合板6前端的倾斜角度为45° -75。,确保闭合的效果。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所述的两块闭合板6前端的倾斜角度为60°,闭合效果明显。
[002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所述的两块闭合板6的外侧均包裹有一层橡胶层,
避免摩擦。
[002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圆形吸盘I的前端对应设置有一个卡盖,所述的卡盖与圆形吸盘I螺纹配合,卡盖内部设置有一层防护层,所述的防护层为药用棉绒层,防止在不使用时,对佩戴器内部的污染。
[0028]在使用时,佩戴者首先将旋转连接管12旋转至其右端穿过连接管114,并将负压气囊7中的闭合板6顶开后停止,随后挤压负压气囊7,使空气被压缩出,负压气囊7被压瘪;随后,将圆形吸盘I吸附在隐形眼镜的外表面;隐形眼镜固定在圆形吸盘I上之后,将旋转连接管12旋回至闭合板6重新闭合为止,此时挤压负压气囊7,挡块防止了闭合板6向前打开。通过调整连接管12中间部分的折弯管3改变圆形吸盘I的角度,使隐形眼镜贴合在佩戴者的眼睛上之后,重新旋转连接管12旋转至其右端穿过连接管114,并将负压气囊7中的闭合板6顶开后,挤压负压气囊7,使隐形眼镜贴合在眼睛上。隐形眼镜的取出方式与上述一致。
[0029]结合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操作方便,防止出现感染和损伤眼球的风险的同时,避免隐形眼镜因不小心触碰负压气囊而被弹出的情况的发生,确保佩戴者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主权项】
1.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包括圆形吸盘(I)和负压气囊(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I (2)、连接管II (4)、挡块(5)和闭合板(6); 其中,所述的连接管Π(4)右端与负压气囊(7)连接,左端的内侧开有螺纹; 所述的负压气囊(7)内部与连接管II (4)的连接处的上下位置可旋转的设置有两块闭合板¢),所述的两块闭合板(6)均为半圆形状,前端均为倾斜状,且最尖端接触;两块闭合板(6)的左端的根部分别设置有挡块(5); 所述的连接管1(2)的中间部分设置为折弯管(3),左端与圆形吸盘(I)连接,右端外侧开有螺纹,并插入至连接管11(4)中,与其螺纹,连接管1(2)中,折弯管(3)的右边部分的长度大于两块闭合板(6)安装位置到接管11(4)左端管口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管(3)的右边部分的长度大于两块闭合板(6)安装位置到接管11(4)左端管口的长度,大于的尺寸不小于两块闭合板(6)叠加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块(5)的高度为闭合板(6)高度的30% -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1(2)右端的外侧刻有尺寸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闭合板(6)前端的倾斜角度为45° -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闭合板(6)前端的倾斜角度为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闭合板(6)的外侧均包裹有一层橡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吸盘(I)的前端对应设置有一个卡盖,所述的卡盖与圆形吸盘(I)螺纹配合,卡盖内部设置有一层防护层,所述的防护层为药用棉绒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隐形眼镜用佩戴器,包括圆形吸盘和负压气囊,还包括连接管I、连接管II、挡块和闭合板。其中,连接管II右端与负压气囊连接,左端的内侧开有螺纹;负压气囊内部与连接管II的连接处的上下位置可旋转的设置有两块闭合板;两块闭合板的左端的根部分别设置有挡块;连接管I的中间部分设置为折弯管,左端与圆形吸盘连接,右端外侧开有螺纹,并插入至连接管II中,与其螺纹,连接管I中,折弯管的右边部分的长度大于两块闭合板安装位置到接管II左端管口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防止出现感染和损伤眼球的风险的同时,避免隐形眼镜因不小心触碰负压气囊而被弹出的情况的发生,确保佩戴者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IPC分类】A61F9-00
【公开号】CN204501204
【申请号】CN201520167468
【发明人】王舒逸
【申请人】王舒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