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189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器械中的假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肢接受腔。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工伤、战争、疾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成百上千万截肢者,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交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截肢者数量越来越庞大。根据中国残联2012年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达到8500万人,其中下肢的残疾人占71%。而这些患者重新站起来只能安装假肢或者借助于其他器具,而目前的假肢装置都是利用负压联结残肢达到支撑行走的目的,即残肢包容在假肢接受腔内,残肢与接受腔腔口全接触,密闭,利用接受腔内的负压实现接受腔的自身悬吊。患者佩戴假肢进行站立、行走等基本活动时,人体重力经由假肢接受腔传递到地面,同时地面反作用力也由假肢、接受腔传递给残肢,达到残肢控制假肢的站立、行走的运动功能,并能帮助避免残肢与接受腔的滑动和倾斜。
[0003]然而,正是由于穿戴假肢的人在行走过程中必须保证全接触式封闭负压联结,造成了肌肉过度压缩压迫从而导致残肢血液循环障碍,使得肌肉过度萎缩,形成肌无力等一系列后遗症,引起了新的损伤和病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假肢接受腔的全接触封闭负压联结造成的残肢血液循环障碍,使得肌肉过度萎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假肢接受腔,该接受腔内表面为具有凹凸的光滑平面,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大腿肌肉过度压缩压迫的弊病,凹凸的光滑平面还可以促进人体残肢肌肉的小幅运动,增加肌肉与接受腔接触的舒适性,使残肢达到按摩效果,从而促进残肢的血液循环。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假肢接受腔,包括口型圈,接受腔内表面除口型圈部分外其他内表面均分布着光滑的凸起椭圆面。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椭圆面为半椭圆形状,直径为l-3cm,高度为0.3-0.8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椭圆面由柔性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假肢接受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各附图标记含义:1- 口型圈、2-凸起椭圆面、3-接受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假肢接受腔,接受腔3内表面除口型圈I部分,其他内表面均分布着光滑的凸起椭圆面2,所述的凸起椭圆面2为半椭圆形状,直径为l-3cm,高度为0.3-0.8mm,所述的凸起椭圆面2材料均为柔性材料。口型圈I采用光滑面保证截止患者在穿戴假肢接受腔时确保全密封状态,从而使截肢患者在穿戴假肢行走时保证接受腔内全密封负压联结,其他内表面均分布着光滑的凸起椭圆面2且采用柔性材料,截肢患者在穿戴着行走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大腿肌肉过度压缩压迫的弊病,凹凸的椭圆光滑平面还可以促进人体残肢肌肉的小幅运动,增加肌肉与假肢接受腔接触的舒适性,使残肢达到按摩效果,从而促进残肢的血液循环,防止了残肢皮肤的再损害。
【主权项】
1.一种假肢接受腔,包括口型圈(1),其特征在于:接受腔(3)内表面除口型圈(I)部分外其他内表面均分布着光滑的凸起椭圆面(2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椭圆面(2)为半椭圆形状,直径为l-3cm,高度为0.3-0.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接受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椭圆面(2)由柔性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肢接受腔,所述假肢接受腔内表面除口型圈部分,其他内表面均分布着光滑的凸起椭圆面,所述的凸起椭圆面为半椭圆形状,直径为1-3cm,高度为0.3-0.8mm,且所述的凸起椭圆面材料均为柔性材料,该接受腔内表面为光滑凸起椭圆面且材料为柔性材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大腿肌肉过度压缩压迫的弊病,凹凸的平面还可以促进人体残肢肌肉的小幅运动,增加肌肉与接受腔接触的舒适性,使残肢达到按摩效果,从而促进残肢的血液循环。
【IPC分类】A61F2-80
【公开号】CN204562474
【申请号】CN201520055572
【发明人】鲁玉军, 许华丽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